关于普惠金融的思考

时间:2022-08-19 05:27:22

关于普惠金融的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政府在普惠金融中应该担当的角色然,然后从民间金融作为普惠供给主体的角度探索如何更好的提供基本金融服务,从而拓展普惠多元供给主体的主旨。

【关键词】普惠金融 基本金融服务 均等化 民间金融

很多的专家学者都认为普惠金融是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他们认为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也具备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因此通过分析研究得出政府应该提供这种公共服务的三种模式。之后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温州等地在试点普惠金融服务。本文认为普惠金融与公共服务在涵义上和目的有很多共通之处,都是为了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对于广大农村和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在很多文献中,很多学者都提到了普惠金融的多元化供给,那么并非只有他们研究所说的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代表的供给主体。我想到的是民间金融应该如何更好的提供这种服务,这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首先,必须了解民间金融的界定,如高利贷、合会等。在农村别是在农村工业的发展中,资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往往得不到有效支持,特别是小企业和家庭在起步或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这大大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在解决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上,民间融资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此外,农村地区金融资源供给的极度不均衡,催生了民间金融自发开展和形成,游离于政府金融监管之外的非官方资通活动和组织。其次,由于普惠金融的宗旨,加之正规金融机构的逐利性和利益驱使,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的实现普惠是不可能。因此必须通过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如民间金融机构来实现。

民间金融具有如下四个优势:第一,机制优势;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正规金融的贷款行为有时会受到行政等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而农村民间金融中的借贷行为和利率都是市场化的。二是信息优势;正规金融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经常存在,而农村民间金融是建立在广泛的血缘、亲缘和地缘基础上,作为熟人社会,当事人彼此之间比较了解,与融资相关的信息极易获得,透明度较高。三是成本优势;在农村民间融资过程中,融资前的信息搜寻成本和后管理很低,交易成本较低。四是速度优势;农村民间融资无繁琐的交易手续,交易过程快捷,可以使借款人迅速、方便地筹集所需资金。民间金融的独特优势, 使其与正规金融在农村市场中长期共存成为可能。

至于民间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正在进行的浙江丽水和温州改革试点就是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丽水试点是从破解“农金需求大,融资难”的两大难题展开,着重围绕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强化惠政策健全,健全村金融市场、完善农信用搭建服务平台,改进支付金融市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等体系铺开。而温州地区是通过民资管理公司和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的率先“试水”,这标志着将温州民间资本引向规范化和阳光化,不论何种供给方式,民间金融作为供给主体的目都是要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和普惠化,因此根据民间金融的特性,可以引导资本更多投向于小微企业,以更好的发挥其优势提供金融服务。对于其在中国农村的合理发展,我认为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民间金融形式多样,参与者动机各异,因此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诈骗洗钱的工具。所以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民间金融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保护个人之间、企业之间正常的、零散的借贷行为,符合零散的借贷行为,在一定程度内给予民间金融主体自由,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民间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具有投机性质并且以诈骗敛财为目的,破坏了市场秩序的行为要严厉惩罚。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活动的管理方式主要通过第三方监管并且明确职责,而不能让有逐利性质的正规金融机构来充当。在民间,要加强对大众的金融知识和舆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金融风险意识,塑造良好信用观念。一些低文化和低收入人群因为金融知识的欠缺和风险意薄弱常卷入到一些非法或违规金融活动中,从而引发社会秩序不稳定。这也给司法部门的判决带来相当大困扰。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是在全社会开展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金融风险意,同时提倡合法合规的民间借款。

其次,需要开放民间资金市场准入制度即允许民营资本以参股现有银行机构的方式进入银行业,建立一部分民营银行,这样才能真正把普惠金融的宗旨落实。同时由市场竞争决定优汰劣胜,而不由人为地规定一个先后顺序。因为目前还没有建立关于新型民营银行所必须的市场准入、监管退出等基本法律法规,以应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并给予他们相应的优惠政策。这有利于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民间金融合法化、公开化,这样有利于进行民间资监管为受到正规金融机构排斥的人群服务,赋予其获得金融服务的基本权利,真正使民间作为普惠融的供给主体之一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论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韩俊.加快建立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J].农村经营管理, 2009,(2).

[3]何平.和谐社会视野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

[4]姜风旭.发展普惠金融助力和谐社会建设[J].华北金融,2007,(11).

[5]江明融.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 2006,(3).

[6]焦瑾璞.建设中国普惠金融体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7]孙建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政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8]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

[9]王曙光.普惠之道――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困境与前景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困境与前景[J].中国经济,2009,(5).

上一篇:基于案例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设计探析 下一篇:城镇化与居民收入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