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学思考

时间:2022-10-10 08:29:39

思政课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学思考

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它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给高校思政课带来的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变革,对教师角色意识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并从四个方面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力的途径,以此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力;高校思政课教师

一、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目前在各个学科中都有运用。高校思政课视域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思政课教师指导下,通过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面对高校思政课日益突出的教学矛盾,不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引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类:一是从不同角度对研究性学习理论进行研究,二是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的论述,三是对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国内是一个较新的视角,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单纯关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忽略对思政课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力的研究,部分思政课教师仍然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居高临下地教导学生无条件地接受现成的理论成果,这种灌输方法剥夺了大学生思考和选择的余地,与他们的新思想、新观念产生了冲突,挫伤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致使正面引导难以产生共鸣。总之,当前高校思政课因受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因素的影响,教学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变革。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深刻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并根据新形势的要求自觉提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能力,使教学方式和方法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特点,更好地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力的途径

(一)创新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的广泛运用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积极影响。研究性学习强调“研究”与“学习”的有机结合,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带来了广阔的空间。转变教学方式是开展提升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力的关键,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使思政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积极探索新方法,运用新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例如采取专题讲授方式、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突出问题意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最关心、亟待解决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知识维度,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再次,引导学生主动研读教材、关注社会生活、发现社会发展亟待破解的问题,并以课题项目的形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大学生综合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课题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加强自主学习意识,真正理解、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二)主动对接信息化教学新形势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明确要求“,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部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研究性教学,能够准确、迅速地查阅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归纳和价值判断,把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构建新知识体系,同时利用“互联网+”的大背景,将教学领域从课堂延伸至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颇具颠覆性的概念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带来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渗透力和持续性,满足教学的交互性,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以及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指引下,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利、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传统课程资源、如何增强教师教学方式的适用性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已成为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主动对接信息化教学新形势,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才能适应信息化时展要求,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教师的个别化教学。例如湖南省教育厅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使用云空间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并确立100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空间课堂建设与研究项目,以此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交流与共享,打造面向全省大学生开放的网络空间课堂,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通过名师空间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利用互联网不仅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多元化学习,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力。此外,信息化教学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还需具备以下教学必备技能:1.课件制作技能:将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的结构层次、教学目标以及更多的人文关怀体现在自己的课件中,突出课件的针对性。2.屏幕录像课件制作技能:屏幕录像课件教学方式是一种程序化教学方式,教师既可以通过PC环境下的屏幕录像软件,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将教学材料和教学过程信息全方位呈现在视频课件中。3.媒体视频文件编辑、转换技能:教师可自行对多媒体视频文件进行编辑、转换,从而能在各种移动设备上进行适时播放。4.移动应用交流技能:教师应积极主动学习、掌握各种社交类应用,摒弃传统式说教,与学生平等探讨,让学生用更便捷的移动方式学习知识,实现课后师生互动。

(三)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意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是从问题或课题出发的,一个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是难以胜任当今高校教学要求的,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探究活动。为了防止研究性学习指导流于形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思想,明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制定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案,这都需要较强的科研意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作为基础。由于思政课课程体系跨学科的性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更高层次的学术视野、知识储备和科研水平。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提升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力,必须增强科研意识,努力提高科研能力,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研究性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强化科研意识: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认真钻研研究性学习、关注教学主体,认真分析学情,根据思政课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二是以科研为抓手,深化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找到科研灵感、拓宽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思路和领域,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教学理论,促进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三是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总结与反思,并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到实践教学中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巩固研究性学习效果,促进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形成“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学生培养”的良好局面,通过教师的影响,也将促进大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的养成。

(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全员性等五个基本特征。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具有鲜明的个性,很长一段时间来被人贴上“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享乐的一代”“、温室花朵”等标签,因此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质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借鉴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强化师生互动,积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我研究学习,促进师生双方加深了解与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这无疑有利于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带动整个学校良好学习氛围与和谐的学术环境的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敢于放手,允许大学生走弯路,犯错误,目的是推动学生从被动走进主动的自主学习,让大学生通过自主研究的实践积累研究经验,转变对学习和生活中缺少独立思考的一些依赖观念,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牢基础。新型师生关系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又能体现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价值,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不但获得认知上的增长,同时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在知识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引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教师角色观念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有必要适应新形势,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自觉提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能力,使教学方式和方法贴近学生实际,更好地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引导,积极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任务,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洲,钱国英.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

[2]邱翠竹.研究性学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J].高等教育,2011(12).

[3]李金萍,李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的原则及模式研究[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4]王鹏,许艳平.浅论移动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必备技能[J].职业时空,2014(10)

作者:彭军林 朱霁 单位: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

上一篇:政治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下一篇:大型检查井注塑流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