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途径之我见

时间:2022-10-10 06:04:59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途径之我见

摘要: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不断递增,但是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却不断减少,师生的到馆率也在下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疏通流通和阅读的环节,拓展服务领域,还是大有可为的。

关键词: 图书馆; 文献资源; 利用;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2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83-01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职院校教辅部门,为广大师生员工学习借阅,传递文献信息,科技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现实的情况是到馆的师生愈来愈少,利用文献资源的师生员工寥寥无几。仅以我馆为例,2005年以前,师生到馆率占全校师生的85%,文献资源利用率高达90%,而到目前,师生到馆率占全校师生的31%,文献资源利用率不足18%,造成文献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现状,怎样认识,如何解决当前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是图书馆人必须破解的一个课题,这也是提高图书馆人地位和影响力及发挥作用的机遇。

1 高职院校师生员工利用文献资源下降的原因剖析

1.1从主观上讲,高职院校师生员工利用文献资源下降的趋势,有着深刻的社会和自身问题

就教职员工来说,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机制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原因及落实到每个高职院校有着不同层面上的体现。比如名校和普通院校的经费投入,教职工收入的高低,生源的质量优劣,都有所不同。又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教职工的心理,构成了多种要素的矛盾。职业理想与教学水平的矛盾;兴趣爱好和事业发展的矛盾;同类学校收入差距的矛盾等等,这样从社会问题直接触及到教职工的心理浮躁,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教与学现实冲突,从而滋生了利用文献资源学习研究教学的递减趋势。当然还有院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诸多因素左右着教职工心态的变化,影响他们对知识追求的热情及对未来的渴望等等。

从学生来说,造成到馆率低,利用文献资源少的主要因素是互联网、手机、电视等各种传播渠道的迅猛发展与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的现代化手段相对落后的矛盾;学习目标与学习现状的矛盾;专业选择与兴趣爱好的矛盾;学业层次和职业理想的矛盾,其核心就是就业和择业间的矛盾,这些矛盾逐渐形成了学生额外的负担和压力,这就存在着与自己所学专业利用图书馆的意识淡薄,又加上本身学业能力不高,想获取有价值的文献资源相对艰难。即使到图书馆来学习也只是为了应对学校考试不得以而为之。

1.2从客观上来讲,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师生员工的文化需求以及现代化技术应用发展挑战着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功能、服务水平

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尤其图书馆说起来重要(特别是评估时),做起来领导很少过问,经费得不到保证,现代化技术手段和业务流程相对落后,半封闭的被动服务模式,促使图书馆员工素质得不到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水平难以让师生员工满意,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师生员工自愿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这是主要原因。

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目的就是提升师生员工对图书馆服务机构的设置、查询文献资料、网络信息的方式方法认识。由于授课教师实践少,理论多,又不能理论与实际结合授课,这种脱节干瘪的教学,不仅枯燥无味,也严重地挫伤了师生员工利用图书文献资源的积极性。

2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

拓展服务领域,疏通文献资源流通和阅读的各个环节,在不断改善和加强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上下功夫,走出去,请进来,让“死”的文献资源变成“活”的文献资源,调动起师生员工利用图书文献资源的积极性,达到让我来变成我要来的目的,这是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2.1加强图书馆工作领导是做好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工作的关键

俗话说,选好一个领导,带活一个团体。一个优秀团体是创造一流业绩的队伍。以科学的方法逐步改革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建立全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打破界限,竞争上岗,选优择能,优化干部队伍,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全员聘用制,提高员工忧患意识,增强员工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近年来,教育部对高职院校实施的工作水平评估,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原则,收到一定效果,倘若能以此为契机,创新地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效果会好得多。

2.2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规划

图书馆发展必须有一个好的规划,建立健全规划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图书馆逐步升级,打造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一流图书馆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这就需要院校领导高瞻远瞩,通过协调整合各兄弟院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购买硬件设施,开发软件匹配等手段来升级上位次,实现网络化、视听化、缩微化、数字化的文献资源共知、共建、共享。以这样的少花钱办好事,擦亮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崭新面貌的窗口,必然会吸引师生员工的目光,达到不请自来的目的。

2.3服务质量永远是检验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水平的最基本的标准,是图书馆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

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师生员工到馆率的高低。前些年,我们常提“读者至上,服务第一”,“始终以读者为中心”等口号,实际上重藏轻用,丰富的文献资源无人问津,束之高阁。近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采取改变入馆制度,简化手续,实施“超市化”管理,延长阅览时间,扩大书刊开架借阅量,并开设新书展示室,特藏资料室,馆藏珍品展示室,剪报室,剪报阅读室等服务项目,同时开展电话委托服务,文献快递上门服务,科研项目跟踪服务,热点论文及书目推荐服务等等。这些举措的实行,拉近了图书馆与师生的距离,盘活了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这盘棋。服务质量的规范,有助于工作标准化,兼有制定的《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读者服务条例》等标准,并监督检查,评比奖惩等措施,必能推动服务工作,促进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使高职院校图书馆赢得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2.4“以教育为本,以利用为主”是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教育职能,信息传递职能,发挥终生教育课堂作用,更好地成为广大师生调整心态提高自身素质的主渠道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设《文献检索》课程的目的就是宣传培养师生利用图书馆的知识教育,培养他们从记忆信息转向应用信息和创造信息,不仅要向他们提供信息源,还要让他们掌握各种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适时开展专题讲座,信息咨询,以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来吸引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尤其是步入教育国际化,网络化的发展时代,有针对性的对师生心理疏导,运用电子缩微、视听等文献,举办有兴趣性娱乐活动,引导他们养成利用图书馆的良好习惯,由让我来的被动利用图书馆变为我要主动来图书馆利用各种资源的局面,成为自我调整心态,自我提升综合素质最好场所。

诚然,高职院校图书馆不仅要保管好、开发好各种文献资源,更重要的是充分地让广大师生员工利用好各种文献资源,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为打造一流的高职院校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 王龙. 前苏联的读者研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图书馆概览,2009.

[2] 王胤威.提高图书馆利用率几点思考[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9(4):70-71.

[3] 丁晓岭.信息技术在未来高校教育中的发展趋势[J].图书馆概览,2009.

上一篇:关于水泥砼路面施工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从西方电影市场看中国当代电影文化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