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个体因素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10 06:04:13

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个体因素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热点问题。根据人口结构测算,今后一个时期,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约1 000万人,加上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 00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毕业生2010年就有630万人,以后还会增加;初高中毕业没有升学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2010年预计是520万人。农村有超过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在正常增长条件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只有1 0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就业引起了大学生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

1999年至2005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也带来了研究生整体规模的发展。在此期间,教育学研究生的招生以年均31%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全国研究生的平均增长速度(26%)。2005年教育学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12 357人,其中教育学硕士研究生11 352人,比2004年招生人数增长了24.9%,高于全国同期硕士生招生增长率13.6%。截至2005年,全国共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24 693人。就在校生人数而言,到2005年,在校教育学研究生已接近3万人,是1982年的120倍左右。特别是从1999年随着高校的扩招,教育学研究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规模也急剧攀升,在校研究生人数从1999年的54 99人增加到2005年的29 855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1%左右,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这种发展速度和规模与目前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息息相关。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绝大多数专家学者是从整个大学生群体宏观研究,关于教育学硕士群体就业难的研究较少,即使有相关因素的研究,大多数也是从市场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着手。本文着重研究影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个体因素。

二、研究假设、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本研究的假设是:个体自然因素和个体背景因素影响就业率,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我们对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2010届教育学硕士毕业生进行了全样本的调查,共发出问卷299份,收回有效问卷299份,并对其中5人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

文中所说“就业”指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出国、国内升学、签就业协议,“未就业”指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为自由职业、在京待就业和回省待就业。

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就业率=(出国+国内升学+签就业协议)/毕业生总人数(本就业率指有户有编的就业率)。

个体因素包括个体自然因素和个体背景因素。其中个体自然因素包括性别、民族、生源地;个体背景因素包括政治面貌、是否学生干部、本科院校、专业、导师职称。

三、影响就业率的个体因素分析

采用独立性卡方检验,分别考察了性别、民族、生源地、政治面貌、是否学生干部、本科院校、专业、导师职称等八个因素同就业率的相关关系(见表1)。

1.性别

2010年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的男女比例约为1:3.5。67名男生中有55名已就业,就业率为82.1%;232名女生中有187名已就业,就业率为80.6%。男生在就业上比女生略有优势。

2.民族

2010年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来自汉族、回族、满族、苗族、羌族、土族、瑶族、土家族和维吾尔族等9个民族。其中汉族学生占94.6%,少数民族学生占5.4%。汉族学生的就业率为80.6%,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率为87.5%,后者比前者高出6.9%。

3.生源地

目前,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通常还是采用东、中、西部的划分方法。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个省(市);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

2010年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生源地为东、中、西部的毕业生分别有133人、102人和64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44.5%、34.1%和21.4%。经分析,来自不同地区毕业生的就业率有显著差异:西部地区就业率最高(95.3%),中部地区就业率居中(79.4%),东部地区就业率最低(75.2%)。

4.政治面貌

教育学2010届全体硕士毕业生中共有党员223人、共青团员71人、群众5人,分别占毕业生总数的74.6%、23.7%和1.7%。非党员的就业率为75%,而党员的就业率为83.3%,高出8.3%。由此可见,党员在就业上有较大优势。

5.学生干部

2010年教育学硕士毕业生中有16名是学生干部,占毕业生总数的5.4%。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就业率分别是81.3%和80.9%,学生干部的就业率略高于非学生干部。

6.本科院校

2010年教育学硕士毕业生中,从本科直接升上来的共有203人。本科院校为211或985院校的和非211或非985院校的各占一半。统计结果表明,本科院校为211或985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显著高于非211或非985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二者的就业率分别为87.3%和75.2%,相差12.1%。

7.专业

目前,北师大教育学类共设16个硕士专业。有的专业就业率很高,比如成人教育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远程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学这四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专业的就业率很低,比如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和教育史这三个专业的就业率均不足70%。

8.导师职称

就业率与导师的职称有较大关联,从表2中可以看到,就业率与导师的职称呈正相关:导师是教授的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导师是讲师的毕业生就业率最低。

9.小结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学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与个体因素有较大关联。

首先,个体自然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表现在:(1)男生在就业上比女生略有优势(相差1.5%);(2)少数民族学生相对于汉族学生在就业方面更有优势(相差6.9%);(3)生源地不同,就业率差别非常大,西部最高,东部最低(最高与最低相差20.1%)。

其次,个体背景因素对就业率的影响表现在:(1)党员在就业上相对于非党员更有优势(相差8.3%);(2)学生干部在就业上略有优势(相差0.4%);(3)本科院校为211或985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上有较大优势(相差12.1%);(4)专业不同,就业率相差较大,其中成人教育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远程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学这四个专业的就业率最高,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和教育史这三个专业的就业率最低(最高与最低相差38.9%);(5)就业率与导师职称呈正相关,即导师职称越高,就业率越高(最高与最低相差8.3%)。

四、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1.学生性别比例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北师大2010届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男女比例约为1:3.5,女生占了77.6%,而大多数用人单位明确提出不招聘女生,只招男生,女生失去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客观上加重了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整体的就业困难。在女毕业生当中,同时存在部分有男友或者结婚成家在北京的女毕业生,大概占25%左右,她们对自己定的标准是即使没有编制和户口也一定要留在北京,这进一步影响了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本科就读院校整体水平与社会期望不符

在2010年毕业的北师大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中,本科院校是非211或非985院校的占到了50%。如今招聘单位非常看重应聘者的本科学历,如果本科学校是211或985院校,往往能得到更多的面试和就业机会。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教育学硕士生整体的就业率。加上这部分毕业生个人能力相对较低,较难凭借个人实力扭转局面,因此造成就业困难。前文的数据也证实了本科院校为非211或非985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

3.人才培养过程与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存在矛盾

北师大教育学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总体上看是重理论轻实践。现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为教学科研人员所设的门槛越来越高,大都要博士,甚至是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生毕业后要想从事这些工作非常困难。从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亦是如此。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就业单位中排行第一的是中小学校,排行第二的虽然是高等院校,但从统计数据来看,硕士毕业生去高校基本是做行政工作。教育学类重理论轻实践的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简单的待人接物、公文写作、沟通交流、调查研究等能力很难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求职竞争力不强,与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不甚符合,这给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困难。

4.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

各专业中,课程与教学论(4+2)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最为顺利,早在四月份时就已基本定下了工作单位。主要原因是该专业学生有四年本科阶段的学科背景,还有两年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符合中小学教师的岗位需求,可以直接上岗任教。由此可见,我校毕业生目前最大的就业市场仍为中小学。相比较而言,教育学的其他专业,如比较教育(就业率87.5%)、高等教育(就业率82.4%)、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率76.1%)、教育原理(就业率66.7%)、教师教育(就业率64.3%)、教育史(就业率61.1%)等,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研究而非实践,这些毕业生即使想到中小学就业,也因为没有学科基础而缺乏职业竞争力。这部分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教育学专业毕业生总人数的一半,从而增加了教育学毕业生的整体就业难度。

5.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存在矛盾

据了解,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期望整体偏高:大多数人想留在北京,而且期望得到有户口、有编制的工作。其中许多人还积极争取进入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待遇较好的部门。许多毕业生没有充分考虑个人能力与社会的现实状况,盲目地追求高起点、高标准,都期望用“北京户口+好单位+高工资”圈定岗位,竞争自然激烈。从部分毕业生那里了解到,之所以选择北京主要是认为北京的发展机会较多,体制、机制等比较透明,找工作相对公平,今后发展也会比较顺畅;而回家乡找工作要靠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今后的发展也受种种因素制约,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很难被认可。但不管怎么说,留京名额和好工作都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地追求这些,就会丧失许多其他的机会。就这样,许多人最终成为了待业人员。

6.部分毕业生就业准备不够充分

忙于写毕业论文或是考博也是造成部分同学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毕业生写毕业论文的周期过长或是论文不合格而耽误了找工作,甚至延期毕业;部分毕业生由于考博但又没成功,错过了找工作的时间。就业准备不够充分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部分毕业生临到毕业时仍然不知道自己今后要做什么,还在就业与升学中徘徊,即使开始找工作也不知道找哪个行业、哪个岗位的工作。因为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找工作需要的能力以及实习经历不具备或者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困难。

五、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课程设置实践性

目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模式,都与毕业生求职就业所需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矛盾。主管教学的部门应该在确定招生数量时考虑各专业就业率的因素,并对课程做适当调整,增加实践类的课程,加强与市场需求的联系,增加应用性与技能性课程的结构比例,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同时,应该给毕业生提供一些诸如简历制作,模拟面试,提升演讲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

2.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

从2010年的就业情况分析得出,在教育学专业中,女毕业生、学科理论性较强的毕业生、本科是非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属于就业较困难的群体,应该针对这几类人群开展一些专门的指导。比如可以根据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的几个主要去向――高等院校、出版社、中小学等进行分类指导。指导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比如职业能力系列讲座、模拟面试大演练、参观用人单位、经验交流会、毕业生座谈会、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征文等;指导的内容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可以就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对相关就业政策予以介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进行礼仪培训、组织学长经验交流、开展心理辅导等。此外,还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就业方向,比如中小学、高校行政部门、公务员、国企外企、出版社等,分门别类地制作就业指导手册。

3.落实就业指导前置化

提高毕业生职业竞争力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职业竞争力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迅速提高的,也不只是在面临找工作时就能够提升的,一定要进行前置化的培训。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投入较大精力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前置化工作,例如新生入学时,可以对新生进行职业测评,指导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及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再如可以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一些实习基地,为低年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见习的机会,还可以联系校外培训机构来给低年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的服务等。

4.打造就业实习多样性

就目前统计的情况来看,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对宽泛,就业行业范围较广,相关服务部门应该更加积极地为毕业生拓展更多更广的实习实践机会和岗位。比如北师大教育学部通过各种共建项目,为学生开拓更加多样的实践机会。采取的措施包括:输送更多的学生到后勤的餐饮、宿管、物业等中心担任助理;推荐优秀的研究生到北京各区县教委挂职锻炼,到中小学担任校长助理;招聘高年级并且有志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学生担任新生辅导员助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求职竞争能力等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5.发挥校友资源优越性

学校有着丰富的校友资源,应当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巨大作用。学校和院系应在合适的时机与校友联系,从校友处收集就业信息,向校友推荐毕业生。例如北师大教育学部专门聘任校友担任学生职业规划导师和校外就业辅导员,邀请校友中的成功人士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以电话或邮件的形式解答学生们有关就业的疑问,定期来给毕业生做就业讲座,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信息及机会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

上一篇:丰宁试验区:大幅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 下一篇:《教育漫话》中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