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10 05:26:37

真实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摘要:除了传统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外,上市公司还可通过操纵真实经营活动来实现盈余目标——即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大多偏离了公司的最优经营策略,并将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和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最终损害上市公司的价值成长。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证明真实盈余管理确实存在,而目前学术界仍花大部分精力研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不足。本文将对国内外学者针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为后期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

一、引言

学术界的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上市公司经理人为了实现各种目的,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操纵盈余的手段虽有许多种,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会计造假、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传统的盈余管理主要指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即公司经理人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来操纵应计利润,从而操纵盈余。这一类盈余管理的手段虽然实现了经理人的收益目标,但未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现金流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其本质上并未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指经理人通过操纵公司的真实经营活动,影响真实现金流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标(如削减酌量费用等)。二者虽然都能达到经理人盈余管理的目的,但是由于后者真实影响了公司的经营行为且可选择的手段更多、更为隐蔽,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二、真实盈余管理:国外研究综述

早在1989年, Schipper就首次指出盈余管理应囊括真实盈余管理。她将盈余管理定义为“对外公布财报过程中,有目的的干预行为,以获得一定的私人收益的行为......将这一定义稍加扩展,通过适时性财务决策来改变报告收益的真实盈余管理也是属于盈余管理的范畴”。虽然早有学者这样指出,学术界针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仍侧重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而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却停滞了很多年,直到本世纪初才有了新的发展。究其原因,大概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一定的自由裁决权,由于会计准则存在漏洞、监督不利、内控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公司经理人通过操纵应计利润来操纵盈余的空间较大。随着安然、世通等会计丑闻的不断出现,美国于2002年颁布萨班斯法案,这一法案的公布使得经理人通过会计造假或操纵应计利润的手段来操纵盈余的空间变小,并迫使经理人越来越多地通过其他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从实证会计的角度来说,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实证模型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为后续学者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基石;而真实盈余管理的实证模型直到2006年才由Roychowdhury系统提出,此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才得以不断发展。

( 一 )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 真实盈余管理系统性的研究始于2006年,在此之前,学术界对上市公司经理人操纵真实经营活动来实现盈余管理目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资行为。Dechow&Sloan(1991)研究了高层管理者任期即将结束时经理人的行为,结果发现高层管理者倾向于在其退休前削减公司的研发支出。Baber et al(1991)发现公司在做出研发决策时,着重考虑该决策对当期收益的影响,当公司为保盈或增加收益时,公司会明显削减研发开支。Bens et al(2002)发现公司为了减缓因行使股票期权而对每股盈余的稀释时,经理人员会减少研发开支和资本性支出。Chowdhury(2011)发现上市公司CEO的年龄与资本支出之间为负相关关系,而与留存收益则为正相关关系。CEO的年龄越大,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越多,而用于研发活动的支出费用则越少。除了投资行为外,研究者还发现了经理人通过其他手段来操纵盈余。Herrmann et al(2003)调查了日本经理人员利用资产出售来管理盈余的情况,发现当公司本期经营业绩低于(高于)预期业绩时,公司会通过出售固定资产和证券投资来增加(减少)盈余。Chapman&Steenburgh(2010)验证了短视行为在零售阶段也会出现。他们发现一些公司在财务报告期间的最后时期,企图通过对不宜腐坏的商品提供价格折扣来增加销售,但不对易腐坏的日用品提供价格折扣。目的在于通过促销的方式刺激消费者囤积不宜腐坏的商品,因此将本来应在未来实现的销售和收益转移到当前,以帮助经理人完成当期收益目标。Deleersnyder et al(2008)也发现在经济萧条时期,上市公司削减过多广告支出与其股票价格下降相关。Moorman&Spencer(2008)研究了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新产品的及时性问题,结果发现一些上市公司出现棘轮效益,通过推迟向外界介绍公司的创新来降低股票市场的预期,以操纵未来的市场反应。虽然股票市场对棘轮策略的反应是积极,但是由于推迟也给公司带来了潜在的收入损失,因此棘轮策略的成本很大。Graham,Harvey&Rajgopal(2005)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研究了公司高层对于盈余管理的态度和选择。他们发现,当公司经理人面临着当期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目标时,为了达到收益目标,80%的CFO会选择削减可操纵性费用,如削减研发支出、广告支出等;55%的经理人会选择延缓开始一项新项目,即使这一延缓是以牺牲公司价值为代价的;39%的经理人选择通过刺激消费者来增加当期的销售额。这些结果表明经理人更乐意通过中断正常经营过程以及损害未来现金流的形式——即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满足短期经营目标。Roychowdhury(2006)研究了那些临近零收益的公司为了避免出现损失而操纵真实经营策略的行为(即保盈动机下的真实盈余管理)。将真实盈余管理定义为:偏离了正常经营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经理人企图误导部分企业利益相关者相信某些财务报告目标已经通过正常的经营活动实现了。这种偏离行为虽然能帮助经理人达到报告目标,但对公司价值成长没有帮助,甚至有负影响。发现为了避免损失,公司将通过:销售操纵(提供价格折扣来促进短期销售的增长)、生产操纵(过度生产来降低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费用操纵(削减任意支出等方式来增加利润)。同时发现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将对经理人的这一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作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为后续国内外学者进行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真实盈余管理这一流派的研究。Fazeli和Rasouli(2011)依据Roychowdhury(2006)的研究方法,验证了真实盈余管理同样存在于伊朗国内的上市公司。发现获得微盈利的公司与其他样本公司相比,存在着异常低的现金流、异常低的可操作性费用以及异常高的生产成本,这意味着上市公司通过销售操作、费用操作和生产操作来进行盈余管理。此外,作者还发现报告收益(即经过真实盈余管理操作后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收益与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显著低于未进行操作的公司的收益价值相关性。

( 二 )再融资时期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再融资(SEO)时期,上市公司经理人为了抬高该公司的股价以保证融资的顺利进行,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将更为明显,因此这一特殊时期为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Mizik&Jacobson(2007)研究了再融资时期,上市公司通过削减营销支出来操纵盈余和股价的行为及其后果。发现上市公司为了使再融资时期收益增长,将出现削减营销支出的行为。然而,削减营销支出将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如品牌建设、消费者忠诚度等)建设,最终导致公司未来股票收益出现下滑,且这种下滑将最终抵消初期通过削减营销支出所带来的收益。Mizik&Jacobson(2008)研究了再融资时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后果。发现上市公司倾向于同时采取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以及削减研发支出的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来调控再融资时期的收益及股价。相较于调整可操纵性应计项目,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采用改变真实经营行为的方式来操纵盈余。此外作者还发现,那些人为地增加再融资时期收益的公司,其后期风险调整后的股票收益将是负增长的,且通过削减研发支出的手段所导致股票收益下滑的幅度比操纵应计项目更为严重。Cohen et al(2010)研究了再融资时期(SEO)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发现在再融资时期,上市公司除了通过操纵应计项目来操纵盈余外,还会利用真实盈余管理来使当期收益出现增长,以抬升再融资时期股价,保证再融资的顺利进行。但上市公司的这一行为将随着随后几期收益的下降,且通过真实活动操纵盈余所引起的收益下降幅度更大。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时期是否选择通过真实活动操控实现盈余管理是基于其操控应计项目的能力以及成本来决定。

( 三 )真实盈余管理的后果 Gunny(2005)对上市公司可能采取的四种真实盈余管理手段的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可能的手段有:(1)削减研发支出以增加当期收益;(2)削减销售和一般管理费用以增加当期收益;(3)适时性的长期资产和投资出售;(4)过度生产以降低每单位产品成本和销售价格。作者发现,这四种手段都导致了公司未来更低的收益和现金流。此外,作者还发现投资者意识到削减销售和管理费用、过度生产将对公司未来收益带来的影响,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削减研发支出和适时性的资产出售将给公司造成何种损害。Cohen(2008)研究了真实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给公司造成的经济后果,即对公司投资行为造成的影响。作者发现,通过操纵应计项目和真实盈余管理来操纵盈余的公司,都在进行盈余管理的当年及以前年度出现了过度投资现象,但在随后几年又出现了投资不足的现象。此外作者发现同时采取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操纵盈余比单独采取其中的一种手段,对公司的投资影响更大。Mizik(2010)研究了通过同时削减营销支出和研发支出来操控收益的上市公司,其股票收益的变动。作者发现,股票市场并不能立刻辨别出短视经营的公司,因而也无法对那些报告异常收益的股票进行合理定价,这意味着真实盈余管理确实能给公司带来短期收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逐渐意识到上市公司的这一行为,随之而来的收益下降以及股票回报下降,将远远超过短视策略所带来的收益。此外作者还对比了采取真实盈余管理和操纵应计项目这两种调整盈余的手段给公司带来的收益与损害,结果发现前者给公司的价值成长带来更大的损害。然而,Xu et al(2007)、Taylor et al(2010)得到了与Gunny(2005)等学者截然不同的结论,他们发现,进行真实盈余管理的公司在随后年度的经营业绩并未发生显著下降。Bhojraj,Hribar,Picconi&McInnis研究了那些为使当期收益超过分析师预期而出现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其当期收益以及未来收益的变化。作者发现,那些收益质量低且刚刚达到分析师预期的公司与那些高质但未达到分析师预期的公司相比,短期股价将出现上涨,然而这一趋势在三年后出现逆转。此外,这类出现短视经营的公司将出现更大规模的股票发行和内部人交易,作者认为这意味着经理人事实上是了解他们短视经营的影响的。Cheng,Subramanyam&Zhang(2007)研究了自愿公布季度业绩指引报告(quarterly earnings guidance,公司对自身的业绩预测)的公司是否存在短视经营和操纵盈余的行为。作者通过将样本公司分为专注的业绩指引者和偶尔的业绩指引者两种类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前者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更少。此外,与偶尔公布业绩指引报告的公司相比,专注的业绩指引公司其收益更经常满足或达到分析师预期,然而这类公司未来都出现收益下降的情况。

( 四 )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选择 Graham,Harvey&Rajgopal(2005)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研究了公司高层对于盈余管理的态度和选择。发现经理人更乐意通过中断正常经营过程以及损害未来现金流的形式——即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而非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手段来实现短期经营目标。Wang et al(2006)研究了会计弹性对经理通过削减研发费用来操纵盈余的影响。在借鉴 Barton&Simko(2002)的度量会计弹性方法的基础上,发现当会计弹性高时,经理更可能利用应计项目而不是削减研发费用管理盈余;当会计弹性低时,应计项目调整受限,经理更可能通过削减研发费用来管理盈余。Zang(2006)就经理人如何通过权衡应计项目调整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成本来选择操纵盈余的手段这一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经理人视这两种操纵盈余的手段为可相互替代,且通过真实活动来操纵盈余的决策优于操纵应计项目。还发现随着诉讼风险以及外部监督力度加大,上市公司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水平下降,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则显著上升。X u et al(2007)研究了通过股票回购来管理盈余的问题。用 1992年至2001 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应计项目调整能力受限的企业更可能利用股票回购来抬高每股盈余。Cohen te al(2008)研究发现,在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时期,经理人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转移到真实盈余管理。这意味着,在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时期,随着会计丑闻的不断公布,经理人为了避免操纵应计项目的做法被外界所发觉,开始越来越多的依赖真实盈余管理来达到收益目标。特别的,作者发现可疑公司(当期收益达到上一年度收益、微利公司和收益达到分析师预期的公司)在SOX法案之后,真实盈余管理的水平增加了。这说明经理人转向采用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操纵盈余,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抵减了法案的效用。Koh et al(2008)研究了萨班斯法案之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及上市公司达到或超过分析师预期的倾向。发现在出现会计丑闻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1世纪前期,上市公司进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行为有所缓和。此外,这些发现也表明在后萨班斯法案时期,上市公司为达到或超过分析师预期将越来越依赖操纵未来的现金流来实现。

( 五 )真实盈余管理的缓解手段 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真实盈余管理所采取的手段改变了上市公司的最优经营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增加上市公司的收益,暂时错误得迷惑市场,但从长远来看,其是以损害公司的价值成长为代价的,最终会受到投资者和市场的惩罚。因此,对于如何较好缓解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有些学者认为需通过缓解经理人关注公司短期收益的压力,有些学者则认为只有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缓解经理人的盈余操纵行为。Bushee(1998)调查了机构投资者在缓和经理人通过削减研发支出费用来避免收益下降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占股比例大的公司通过削减研发支出来阻止收益下降的概率较小,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控股减少了经理人关注公司短期收益的压力。然而,他也发现当大多数机构投资者是目光短浅时,公司削减研发支出的概率更大。Edmans(2009)从大股东退出理论(Exit theory)提出了与干预理论相反的观点。作者认为大股东由于持股规模大,即使不直接干预上市公司的经营,也可以通过收集足够多的信息来判断上市公司的质量。如果收益的下降是由于上市公司自身质量差所导致的,则大股东通过出售股票退出。由于大股东出售的股票规模较大,将导致公司股价下降,从而引导管理层为避免大股东退出而进行价值投资。如果收益的下降是因为公司进行了一些可能导致短期内收益下降但长期将增加公司基本价值的长期投资所导致的,则大股东将继续持有该上市公司股票,这意味着,即使由于进行了长期投资导致短期内公司收益下降,大股东也不会出售股票,这也将缓解经理人过于关注短期收益而采取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操纵盈余的问题,增加公司长期投资,最终增加公司的价值。Gigler,Kanodia,Sapra&Venugopalan(2009)从财务会计报告的频率入手指出太过频繁的财务报告将给经理人施加关注短期收益的压力,迫使他们采取短期经营策略来增加短期收益。这意味着过于频繁的财务报告将诱发经理人操纵盈余。作者认为,只有降低财务会计报告对外公布的频率,才能解决经理人过分关注短期收益并采取相应盈余管理手段的问题,虽然这将是以破坏信息完整性为代价的。Holden&Lundstrum(2009)从信息成本的角度出发,指出投资者使用长期信息的成本比短期信息要大,因此,对于风险厌恶者来说,他们更依赖于短期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经理人施加了关注短期收益并操纵盈余的压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减低长期信息的使用成本和风险。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发行的长期普通股预期证券(LEAPS)可以缓解上市公司管理短视的问题。LEAPS的出现降低了投资者使用长期信息的成本,使得股价包含更多长期信息,这将最终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盈余操纵问题。Lehmann(2004)指出目前企业界广泛的存在过于关注短期结果的现象,他认为组织的所有层面都应该采用复合业绩指标而不是单纯的业绩来评估经理人,以此来缓解短视经营及盈余管理的倾向。Chowdhury(2011)研究发现,短视经营在那些公司治理机制较不完善的上市公司更为普遍。因此,作者认为,为了较好的解决管理短视这一问题,上市公司应当加强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Brunzell,Liljeblom&Vaihekoshk(2009)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研究了北欧公司中,大股东在减缓管理短视问题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作者发现,所有权集中程度越高,CEO所面临的通过牺牲公司价值来实现当期收益的压力就越小。CEO所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于财务分析师,然而相较于其他公司,那些股权集中度高的公司CEO受到的来自财务分析师的压力要小的多。Peasnell et al(2005)的研究表明,独立董事的介入能够强化董事会对管理者的监督作用,抑制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真实盈余管理: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基于2006年Roychowdhury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保盈动机下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真实盈余管理的后果、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等。张俊瑞等(2008)、朱朝晖和丛丽莉(2011)等学者将样本公司分类为微盈企业和非微盈企业,比较研究了保盈动机下两类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作者发现,相较于非微盈企业,微盈企业存在着更低的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更低的异常可操作性费用和更高的异常生产成本。作者以此验证了微盈企业存在利用销售操控、费用操控和生产操控来实现保盈目标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李彬和张俊瑞(2008、2009)研究了上市公司通过生产操控、销售操控和费用操控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给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作者通过将进行了生产操控(销售操控或费用操纵)的样本公司与其配对公司进行比较后发现,前者未来三期的资产回报率(ROA)和经营活动现金流资产比(CFOA)普遍低于配对公司。这说明,真实盈余管理将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它是以牺牲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为代价的。李彬等(2009)从会计弹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作者发现,会计弹性(应计项目的调整空间)与通过真实活动操控盈余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即,会计弹性越大的公司,由于其可操控的应计项目空间大,其更倾向于通过应计项目来管理盈余;而会计弹性越小,上市公司可利用的应计项目越少,从而更倾向于利用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式来实现收益目标。李增福等(2010、2011)研究了2007年我国所得税改革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作者发现,上市公司会依据预期税率的变动方向来选择盈余管理方式。当预期税率下降时,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通过应计项目操控来实施负向盈余管理;当预期税率上升时,上市公司则倾向于采取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来实施正向盈余管理。此外,作者于2011的研究结果还发现国有控股和公司规模、债务水平以及管理层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成正相关关系,而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成负相关关系。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式与通过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手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替代性。李皖丽等(2011)从高报盈余的的重述公司切入,研究了盈余重述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作者发现,相较于非重述公司,重述公司在被重述年度其经营活动现金流更低而生产成本更高,这说明高报盈余的重述公司存在利用销售操控和生产操控等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正向调整盈余的情况。李增福等(2011)从股权再融资的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作者发现,为了保证再融资的顺利进行,上市公司会同时使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这两种方式;但从最终结果来看,上市公司通过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会导致公司短期业绩下滑,但对公司长期业绩的破坏程度较弱;而真实盈余管理则会影响公司的长期业绩,将对公司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姜英兵、王清莹(2011)研究了公司股权结构以及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作者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有较显著影响,国家股和法人股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成正相关关系,而流通股比例则与其成负相关关系。此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呈U型关系,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大或过小都可能诱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出现。因此,通过调整股权结构以及股权集中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问题。张志花、金莲花(2010)从监督和激励的角度出发,对公司治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将有利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金莲花、张志花、李正和(2010)研究了总经理在任期结束前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作者将样本公司划分为进行了总经理更换的上市公司与总经理留任的上市公司两类,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总经理更换前一年,上市公司出现了经营性现金流异常下降及生产成本异常增长的情况,这表明,总经理在离任前,为了提高当期收益将采取真实活动来操纵盈余。方红星、金玉娜(2011)研究了高质量内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依据信号传递理论,高质量的公司更有动机自愿向外界传递信号,因此,作者将样本公司划分为披露内部控制鉴证的公司(又细分为获得合理保证内部控制鉴证的公司和获得有限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及未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样本公司是否存在着盈余管理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尤其是通过销售操控和生产操控的真实活动)程度越低。孙思、杜金岷(2011)针对东莞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作者认为非上市公司的避税动机导致了其出现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因此非上市公司会出现调低利润的倾向。此外,作者发现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互补,为正相关关系。非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一种真实盈余管理手段(销售操纵、生产操纵或费用操纵)来操纵盈余,而非同时使用使用以上三种。

随着会计准则和会计审计的不断完善,经理人通过传统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手段来操纵盈余的空间正越变越小。为了达到收益和短期经营目标,越来越多的经理人转向真实盈余管理,试图通过改变公司的经营决策来实现收益目标。然而,目前学术界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因此未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巨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俊瑞、李彬、刘东霖:《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第9期。

[2]李彬、张俊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2期。

[3]李彬、张俊瑞:《销售操控与未来经营业绩关系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3期。

[4]李彬、张俊瑞、郭慧婷:《会计弹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管理评论》2009年第6期。

[5]李增福、郑友环:《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比较》,《财经研究》2010年第6期。

[6]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管理世界》2011年第1期。

[7]李婉丽、陈丽英、吕怀立:《盈余重述与真实活动操控》,《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8]李增福、郑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第4期。

[9]姜英兵、王清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5期。

[10]张志花、金莲花:《公司治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2010年第4期。

[11]金莲花、张志花、李正和:《上市公司总经理更替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公司治理评论》2010年第2期。

[12]方红星、金玉娜:《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会计研究》2011年第8期。

[13]孙思、杜金岷:《中国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比较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第6期。

[14]Schipper K.,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Accounting Horizons,1989.

[15]Dechow,P.M.,Sloan R..Executive Incentives and the Horizon Problem: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1.

[16]Baber.W,Fairfield P.,Haggard J..The Effect of Concern about Reported Income on Discretionary Spending Decisions:The Cas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1.

[17]Bens D., A,Nagar V., Wong M.H.Franco..Real Investment Implications of Employee Stock Option Exercise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2.

[18]Chowdhury,J..Managerial Myopia:A New Look ,working paper 2011.

[19]Herrann,D.,Inoue,T.,Thomas,W.B..The Sale of Assets to Manage Earnings in Japan,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3.

[20]Chapman,C.J.,Steenburgh,T. J.An Investigation of Earning Management Through Marketing Actions working paper 2010.

[21]Deleersnyder,B.,Dekimpe,M.G., Steenkamp Jan-Benedict E.M., Peter,S.H.L,The Role of National Culture in Advertising's Sensitivity to Business Cycles:An Investigation Across Continent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9.

[22]Moorman,Christine,Fredrika,J.S.. Innovation and the Ratchet Effect:How Firms Trade off Value Creation in Financial and Product Markets,MSI Report NO.08-116,Marketing Science Institute 2008.

[23]Graham,J.R.,Harvey,C.R.,Rajgopal,S..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

[24]Roychowdhury,S..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6.

[25]Fazeli,Y.S.,Rasouli,H.A..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Value Relevance of Earnings,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11.

[26]Mizik,N.,Jacobson,R..Myopic Marketing Management:Evidence of the Phenomenon and Its Long-Term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in the SEO Context,Journal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7.

[27]Mizik,N.,Jacobson,R..Earnings Inflation through Accruals and Real Activity Manipulation:Its Prevalence at the time of an SEO and the financial Market Consequences, working paper2008.

[28]Cohen,D.A.,Zarowin,P..Accrual-Bas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 around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

[29]Gunny,K..What Are the Consequences of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working paper 2005.

[30]Cohen,D.A.,Zarowin,P..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Activities,working paper 2008.

[31]Mizik,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yopic Management,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010.

[32]Xu,Z.R,Taylor,G.K..Economic Cost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Stock Repurchases,working paper 2007.

[33]Taylor,G.K.,Xu,R.Z.H..Consequences of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on subsequ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2010.

[34]Cheng,M.,Subramanyam,K.R.,Zhang,Y..Earning guidance and managerial myopia,working paper,2007.

[35]Wang,S.,D'Souza,J..Earnings Management:The Effect of Accounting Flexibility on R&D Investment Choices,working paper2006.

[36]Zang,A.,Y..Evidence on the Trade off between Real Manipulation and Accrual Manipulation,working paper,2006.

[37]Cohen,D.A.,Dey,A.,Lys,T.Z.. Real and Accrual-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Pre- and Post-Sarbanes Oxley Periods,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

[38]Koh, K., D. Matsumoto and S. Rajgopal. Meeting or beating analyst expectations in the post-scandals world: Changes in stock market rewards and managerial action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Forthcoming) , 2008.

[39]Bushee,B..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myopic R&D investment behaviour,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9.

[40]Edmans,A.,Blockholder Trading, Market Efficiency,and Managerial Myopia,the journal of financial,2009.

[41]Gigler,F.,Kanodia,C.,Sapra,H.,Venugopalan,R.,How Frequent Financial Reporting Produces Managerial Myopia,working paper,2009.

[42]Holden,C.W.,Lundstrum,L.L..Costly trade, managerial myopia, and long-term investment,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2009.

[43]Lehmann,D.R..Metrics for Making Marketing Matter,Journal of Marketing,2004.

[44]Brunzell,T.,Liljeblom,E.,Vaihekoski,M..Short-term expections in listed firms:the mitigating impact of large owners,working paper,2009.

[45]Peasnell,K.V.,Pope,P.F.,Young,S..Board Monitoring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Do Outside Directors Influence Abnormal Accruals?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Accounting,2005.

上一篇: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下一篇:滑雪 生死时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