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机构性质特点初探

时间:2022-10-10 05:24:17

我国养老机构性质特点初探

【摘 要】自1999年以来,我国迈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科学家预计到35年后我国来年人口总量将超过总人口30%,达到4亿人口以上,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步入老年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的生活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其中最现实、最突出的问题在于这4亿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养老问题上的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使得我国的来年社会福利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养老事业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形势;养老机构;分析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3.2%的年递增率,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我国越发严峻,党和政府在老龄化问题的工作力度在不断加大,这是保证我国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养老床位的增加正是这一工作成效的具体表现。我国老龄化庞大的数据注定了大量老年护理和老年管理人员的需求,尽管目前老年工作较以前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庞大的数据必定带来多方面的问题,并且快速的增长速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我们对老年相关事业的研究还需要结合国情不遗余力的开展。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尽管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鉴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老年人的界定60岁以上者。兼休养与养老用途的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就是这部分老年人,通过养老机构的发展,让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老年生活的满意度。减少老年人的社会问题,减轻职工子女的负担。

我国的部分养老机构除了服务老年人以外,对辖区内的残疾人和孤残儿童也接收。例如农村的敬老院不仅有老年人还有片区内的孤儿好残疾人以及其他情况导致的五保户;在城市当中国养老院除了服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外,还接受城市辖区中的“三无”老人。所以从我国目前养老机构服务社会的情况来看,很难清晰的界定出哪些属于盈利性质的,哪些属于非盈利性质的。因为根据我国养老机构现目前的某些具体情况而言,国家集体兴办的养老机构本应属于福利性的,在实际操作过程汇总,他们除了接受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以外,也开始接收社会寄养和托养等,存在一定的盈利行为,只是所得利益不作为分红,而作为贴补政府拨款的不足。

一些民间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虽然主要服务对象为社会寄养和托养的老人,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接收少量的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以及一些残疾人,究其本来性质是以盈利为目的机构,但实际上也在为政府排忧解难,因此在我国要真正区分营利与非营利不能完全从投资主体入手。

养老机构的存在不是形单影只的存在,而是我国福利的具体体现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对象的年龄和生理状况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养老机构有着公益性,全人、全员、全程服务性和高风险性。其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养老机构对“三无”“五保”和孤残人士的帮扶和救助上。全人、全员、全程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从老人入住养老机构之日起为老人提供的全方位的服务需要养老机构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高风险性在于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老人是意外伤害事件以及疾病突发的死亡的高危人群,我国的养老机构功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缺乏严格的管理以及必要的风险防范机制,双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养老机构的经营与投资存在高风险。

养老服务机构的高风险近些年在养老院事故上体现得最为明显,频发的养老院事故破坏性强,影响巨大,对老年人和家属都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15年初在河南某养老院发生的火灾事故38位老人遇难,14年邯郸某敬老院失火活活烧死一位老人,13年黑龙江省海伦市联合敬老院的住院处发生了火灾,致使10名老人在事故中遇难,这些事故景象至今历历在目,这频发的事故给养老院提出了很多新问题,也给民众带来了很多困惑,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很多人提出了“我们该去哪儿养老?”的疑问,这些事件都给养老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同时也给当前养老机构的管理提出了很多的新问题,尤其在硬件设施上,特别的设计就是贴心的保护,符合老年人的相关设计既减少以外事件的发生,也能推动我国的养老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在2001年就颁布了老年福利机构相应的规范,老年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是一个指导性非常强的条款。最重要的指导意义体现在对养老院服务宗旨的确定上面,规范明确提出在养老院建立之初,相关负责人或法人代表需要对本养老机构的宗旨进行明确。其实笔者所理解的养老机构的宗旨就是一系列行动的开展满足“三好”的原则。所谓“三好”原则就是指老年人好,亲属好、政府好。安排具体的服务让老年人达到身心的愉悦,老人满意,家属放心,政府的社会的养老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排解。所有养老机构服务措施的开展都必须以这个为原则。

在国内不同的养老机构对自己的服务宗旨有着不同的表述和宣传,比如有些养老院的宣传是“老人之上,服务第一”“尊老敬老爱老热情服务周到”,还有一些是“让老人满意,让亲属放心”,以及“替儿女尽孝,为政府排忧”等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通过对养老机构的服务宗旨的总结,笔者认为这些宣传都围绕着“三好”原则在开展。

作者简介:林芝(1985-),女,籍贯:四川彭州,职称:中级职称,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工商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卓颐,使用养老机构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上一篇:小学数学应用题三步教学法设计 下一篇:三个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