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社会评价与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的比较与分析

时间:2022-10-10 04:39:10

高校课程社会评价与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的比较与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和发展,学生及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间的竞争也随着招生和就业体制的改革越来越激烈。为了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视角,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对学校办学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很多高校一直坚持开展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工作,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高校课程社会评价目前在我国高校几乎还是空白,只有个别学校就个别课程开展了此项工作。分析其原因,主要还是认识问题。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学校在开展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工作时,都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作为评价指标的内容,另行组织对高校课程的社会评价已没有必要。本文主要就高校课程社会评价与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的对象、内容等进行分析比较,同时说明高校进行课程社会评价的重要性,也希望高校的同行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一、两类评价的共同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郭朝红、王彬两位教师在他们的论文《素质教育社会评价的特点与模式》一文中对社会评价教育的特点作了较为详尽的归纳,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列出,本文仅就要讨论的两类评价的共同之处作一个简要概述。

1.评价的组织。社会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在2002年工作要点和教高[2004]4号文件中,对社会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中,社会评价成为衡量高校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各高校依据评价学、教育学的方法和理论加强了对社会评价工作的研究和实践,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将社会评价作为高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毕业生质量、课程体系与质量等教育社会评价均主要由高校自身组织进行,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各院系是其主要职能部门,可由上述相关部门协作组织进行,也可由各部门单独组织,其调查结论与分析报告作为学校各级领导、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

2.评价的目的。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以毕业生为评价对象,高校课程社会评价以高校课程为评价对象,尽管评价的对象不一样,但是从学校宏观层面来看,上述两类评价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高校主动面向社会,通过社会评价的反馈信息,直接和客观地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培养内容及方法和手段、培养质量等的要求,分析学校教学改革中的特色及其存在问题,从而为高校进行课程或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方向和指导,进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3.评价的主体。教育的社会评价是一个开放的评价体系,必须引入社会参与机制,体现不同投资主体的利益和要求,也就是要将教育评价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中,从学生、家长、社会企业的角度审视教育,从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诸多需求相统一的角度来规范教育。课程的社会评价、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都应该遵循教育社会评价的一般规律,以毕业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企业等社会力量为评价主体。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必须从社会不同的角度及时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等相关信息直接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了解关心社会经济部门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保障学校教育沿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4.信息的收集。教育的社会评价随着毕业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而变化,涉及的社会企业单位很多,个体与相关背景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信息收集难度增大,特别是评价指标难以统一,大多数指标难以用数量指标来衡量,定性指标多,给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带来困难。目前,各学校采取较多的是问卷法、集中会议讨论法以及函调法。但由于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家长、毕业生对学校的调查不重视或不感兴趣,加之企业环境、工作环境、家庭背景、学校环境等的区别,往往使得收集到的信息真实性较差,缺乏客观性、全面性和有效性。近年来,有些学校开始注重建立毕业生、家长、社会用人单位等的信息库,学校将要了解和评价的内容公布在相关的网页上,由社会进行不定期的动态测评。这种方法能克服前述几种方法的弊端,具有评价的连续性和规范化,但组织起来较复杂。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还有待于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二、两类评价的主要区别

1.评价的对象。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的对象是高校的毕业生,对象是明确的,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与鉴定,来了解毕业生胜任社会工作的程度,从而衡量和检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达到了教育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作为更新与调整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的重要依据。高校课程社会评价主要是以高校开设的课程为评价对象,着重评价高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主要是针对目前高校课程评价中的存在问题而提出的。

2.评价的内容。综观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院校进行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的指标内容,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一方面要考虑不同用人单位、不同个性之间的差异,以使评价内容具有可测性或对比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评价的可行性。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评价的指标和标准都是相对统一的,一般均要求毕业生或企业用人单位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对要评价的内容进行一些定性描述。如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满意程度,包含的指标大体有基础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英语学习水平、独立工作应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与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学习理解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敬业精神等等;再如,调查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其包含的指标大体有: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能力培养、课程结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敬业精神、学校社会声誉、办学条件及水平、素质教育效果、人文环境等。通过上述各项指标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可以找出学校在能力培养、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存在问题,促进高校全面客观地评估其培养模式、专业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实际效果,真正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促发展的办学理念。

而高校课程社会评价的内容与上述评价的内容是有很大区别的,从大的方面来说,课程的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课程体系,其实质是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与修订;二是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课程评价的目的即是通过评价发现存在问题,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达到整体优化,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真正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良好的课程体系应能够鼓励、开发学生的独立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能从整体上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知识整合的过程,因此,评价课程体系的优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全面性,就是要符合培养目标,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性,要能构成知识结构的广博性,全面考虑理、工、文、经、管等学科知识的合理构成;二是整体性,各课程要能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门课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具有内在的联系,各自在整体中有确定的分工、地位和作用;三是融合性,各门课程不应自成封闭系统,在明确专业主干学科的前提下,研究构成课程体系的各学科及课程之间的关系,找出“结合点”,实施体系和内容上的汇流和融合,从整体上体现思想性和科学性融合,体现不同学科基础、不同技术科学方法与手段、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教育方法等的融合,使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培养得到系统地不断地强化;四是创新性,一方面要对课程体系中的原有课程内容进行实质性分析,合并改造成新的课程,实现相近或相关课程内容上的重组,另一方面,要考虑高层次的课程内容改革,通过学科延伸或扩展,学科交叉与综合,采用系统的方法,把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形成反映最新理论、最新方法与最新成果的崭新课程。

课程内容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水平、教学基本条件(包括教学设备条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资料、实验室条件等)、课程教学工作(包括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教书育人、考核办法、教学管理等)、教学质量与效果等。这里,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评价应该是整个评价的核心。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各课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从而促进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三、几点思考

通过上述分析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校课程社会评价与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是不能等同的,进行高校课程社会评价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课程社会评价的两个内容来看,高校课程社会评价工作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高校课程社会评价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其评价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这就要求评价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基础,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各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课程的内容体系等有较深入的研究,能够就评价的对象、内容、标准等进行一些高级的、理性式思考,否则会使评价流于形式,难以达到评价目的。

2.为了提高评价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必须让评价主体充分了解各专业课程的理论取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方式、课程教材的实施过程、学生的成就、课程取得的预期和非预期的效果等,还要了解课程的一些背景信息,如课程的教师因素、学校因素、行政管理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等。由于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社会评价主体对上述情况了解不足,他们只能通过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来判断有关课程的教学状况及教学效果,或者通过与毕业生的交流来了解学校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或者通过查阅相关课程的资料来了解课程的教学情况,因此,评价的可靠性值得怀疑。各高校应主动建立起课程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邀请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及学生家长等社会评价主体亲临学校教学第一线,通过听课、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来真正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3.作为课程影响的直接承受者,高校毕业生是课程社会评价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能从课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发展需要角度来进行评价,他们的意见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于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弹性要求,特别是经过几年的实践,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具有真实的体验,评价的可信性较高。但是在组织毕业生进行评价时,应充分考虑课程知识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影响。首先要注意毕业生的工作性质,尽量挑选那些从事专业工作的毕业生作为评价主体。其次要考虑毕业生的毕业时间:时间太短,学生所学课程的作用可能在工作中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时间较长,则易受新知识增长、工作经验积累等因素的影响。把握好学生的工作性质和时间,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课程学习对于毕业生能力的作用。

4.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与高校课程社会评价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评价高校的教学质量,它们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离不开评价学校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而高校课程的社会评价也离不开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特别是社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毕业生各种能力表现来评价学校各教学环节的质量。两类评价目的一致,相辅相成,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渠道。因此,在组织评价时,各高校可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减少社会评价的环节,提高社会评价的效益。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高校课程建设标准和评估研究”(批准文号:苏教高(2005)27号)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务处)

上一篇:“语言暴力”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对策研究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