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重点与难点

时间:2022-10-10 01:31:48

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重点与难点

支原体是一种病原微生物,其特点是体积比病毒大,比细菌小;无细胞壁(与病毒相同);可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与细菌相同,与病毒不同)。

支原体有很多种,其中引起肺炎的称肺炎支原体,这种支原体引起的肺炎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近年来已简称为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很常见,约占4岁肺炎的40%,该病在诊断、治疗上有不少重点与难点,现将笔者在解决这些重点与难点的经验简介如下。

什么样的肺炎患儿需要检查支原体?

对发热持续>4d的肺炎患儿,尤其是>4岁患儿,其病原不明确的,需检查支原体。

检查支原体目前有哪些方法?

目前有3种方法:①支原体培养:优点是培养出来后可做药敏试验,有助于抗菌药物的选用,但由于培养条件复杂,只有少数科研单位开展。②支原体IgM抗体定量:此方法还不成熟,可靠性差。③支原体抗体滴度:此方法简便可靠,目前广泛应用,但必须做滴度检测。有些基层医院只做定性检测,即阴性、弱阳性、阳性。对弱阳性和阳性病例,不能肯定即支原体肺炎,需抗体滴度≥1:160才可确定支原体肺炎(有些医生认为1:80也可确定诊断)。

应该在什么时候检测支原体抗体?

一般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病4~5d后,抗体开始升高,7~10d达高峰,因此肺炎患儿发热4~5d不退者,需检查支原体抗体。如抗体IgM≥1:160即可确定诊断。如抗体IgM滴度

除上述检查外,还需做什么检查?

支原体肺炎(尤其是抗体滴度达1:640~1280)常可引起大片肺实变(超过1个肺叶的2/3)、肺不张、胸膜炎,若发生了上述并发症,为了便于支气管镜检查、吸痰和局部应用抗生素,需做胸部正侧位摄片或做胸部CT。

如何选用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一般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尤其是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支原体肺炎治疗最常用的是阿奇霉素[5~10mg/(kg・d)]和红霉素[15~20mg/(kg・d)]。

注意静脉输入时红霉素浓度不能>1mg/mL,阿奇霉素不能>1,5mg/mL。由于二者都对肝和胃肠有毒性反应,因此二者不能同时使用。由于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都是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因此每天静脉使用1次即可。

曾有文献报告,高热时红霉素疗效好,不发热时阿奇霉素疗效好,这个观点已被否认。对大多数病例,阿奇霉素疗效优于红霉素,不良反应小于红霉素。

由于支原体肺炎常合并其他细菌感染,因此可同时使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

支原体肺炎如何使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

阿奇霉素排泄较慢,因此阿奇霉素用5d停3d,红霉素对肝毒性较大,连用>10d可发生红霉索性肝损害。因此治疗支原体肺炎时,用阿奇霉素5d后,改用红霉素3d,共8d为1个疗程。

使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时有显著胃肠反应怎么办?

口服或静脉使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常有显著胃肠反应,如腹痛、干呕、呕吐、食欲减退等。常用的治疗措施为减慢输液速度和在静脉输入的液体中加维生素B6100mg。笔者的经验是用思密达(蒙脱石散)(4岁6g)加入温开水30~50mL内口服,半小时以后开始静脉使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基本上可完全防止胃肠反应。

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

支原体肺炎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72h后体温仍>38℃,称为难治性肺炎。可采取以下2项措施:①加用皮质激素(泼尼松或地塞米松);②加用芙露饮(匹多莫德口服液),1支/次,2次/d。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治愈的标准?

以临床症状消失为主要指标,即不发热、不咳嗽、肺部无呼吸音降低、无干湿性音。

注意 抗体滴度不是停药标准,因为抗体是人体对感染的反应,抗体滴度高,代表曾有感染,抗体滴度在感染后半年到1年才会恢复正常。因此,只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即可停药,不必等抗体滴度降至正常。笔者的经验是,支原体抗体在1:(160~320)约需1~2个疗程,在1:(640~1280)约需2~3个疗程。

上一篇: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规范使用硝酸酯类药物 下一篇: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房颤栓塞的变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