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培养探究能力

时间:2022-10-10 12:57:59

【前言】创设情境,培养探究能力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生1:可以用1÷(1/5÷5)=25(天)。因为,5天完成1/5,每天完成1/5÷5=1/25,那把这项工程看成单位1,用1÷(1/25)=25(天) 生2:我的答案也是25天。但我是这样列式的:1/5÷5=1/25,(1-1/5)÷1/25=20(天),5+20=25(天)。我也是先算出每天完成1/25,再算出余下的4...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中看出,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如何去体现教师的作用,那就是教师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生活实际中的事例,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能按课程标准的理念,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健全非智力因素。

因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努力根据教材有创造性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主动学习能力。

1 创设个性体验的氛围,激发学生大胆探索

现代教育观认为: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不同的学生可以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不同,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让具有不同水平、不同方法,有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并通过学生自身在实践中以富有创造意识的积极性,大胆地、主动地去探求获取。

如有道分数应用题:有一项工程,前5天完成工程的1/5,按照这样的工效,这项工程需要几天完成?我要求学生要认真思考,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思考,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帮助解答。(学生有的独立思考,有的小组讨论。之后,进行解法的反馈。)

生1:可以用1÷(1/5÷5)=25(天)。因为,5天完成1/5,每天完成1/5÷5=1/25,那把这项工程看成单位1,用1÷(1/25)=25(天)

生2:我的答案也是25天。但我是这样列式的:1/5÷5=1/25,(1-1/5)÷1/25=20(天),5+20=25(天)。我也是先算出每天完成1/25,再算出余下的4/5需要20天完成,最后再把已用的天数与余下工程天数相加5+20=25(天)。

生3:我的方法更简单:我用线段图来理解。因为工作效率不变,5天完成1/5,那么,可以理解为5天用了总天数的1/5,算出总天数,我就可以直接列式为5/(1/5)=25(天)。

在这道应用题分析过程当中,学生们表达的理由都非常充分。他们利用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究、去发现有关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生1通过把总的工程量看作单位1,再利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算出答案。生2也是先算出工效,根据工效不变,再算出余下的工作时间,最后算出25天,也是可以的。生3换了另一个思考角度,根据工效不变,将问题理解为5天完成总天数的1/5,要算出总天数,用5/(1/5)=25(天)算出得数。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各有千秋,解法也都各有依据,但他们探究知识的过程也是以原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解决问题是建立在对新的题目信息的理解加工,教师加以肯定,让学生可以用自己最能理解的方法来选择解法,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大胆探索知识能力的培养

2 创设探求知识的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产生了主动探究的欲望,积极尝试探索,不断取得成功,又不断受到成功的激励激起尝试探究的动机,并在新的尝试探究中取得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创设探求知识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兴奋、愉快去尝试,又能感受到“我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的快乐。

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投影出示某时段某种股票市场走势图,问学生:“这是什么统计图?你见过吗?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问“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统计图?”此时此刻,学生发言非常热烈,纷纷把在电视里、报纸上、医院里看到的例子都说了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自然而然地感觉到折线统计图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对折线统计图的学习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再如:教学“年月日”r,我将神七飞天的场面片段用录像播放出来,让学生来说说神七飞天发射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学生们对2008年9月25日这一天印象太深刻了,马上就回答出来。我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导入新课。运用生活实际中的材料导入新课,可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3 创造合作学习的舞台,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提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促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给学生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让学生先小组合作,由小组长负责用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去测量不一样的三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其他同学负责记录长和宽的数据,测量结束后,小组同学认真观察并开展讨论:1,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在讨论后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平方厘米数等于长与宽所含厘米数的的乘积,并再进一步抽象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听取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了学习一些抽象公式的死记硬背,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4 创设拓展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在课改实践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拓展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使学生形成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的心理趋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体会到:培养学生积极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百分数》时,为了探究百分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课前我安排学生自己通过上网,搜集有关数据。学生通过各种网络资源,收集到各种材料:有祖国各地区占地面积的百分比,有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有银行存取款的利率,有衣服布料情况等数据、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准备非常充分,这堂课显得非常活泼生动。课后我布置各种作业:如统计今年北京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的各种数据,并对这些信息运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收集各种百分数资料完成拓展作业,有的选择厦门市近年来的人口、人均年收入,有的选择厦门市的绿化面积、小车数量、手机用户等,并能运用所学的百分数的知识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拓展了数学思维,确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实际服务的思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其强烈。”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根据教材合理创设各种有利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就能使原本的枯燥无味变为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叶秀吟(1978-),女,福建省厦门市,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恰当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上一篇:人事档案管理中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的方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