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色彩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0 12:21:13

【前言】浅谈色彩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平面广告是传达信息、表现创意的形式,主要依靠视觉传达来进行交流和沟通受众的感知而实现的。在各种感知中视觉感知是图形和色彩的认识形式,是视觉传达的主要渠道,使平面广告与大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础。 色彩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在视...

浅谈色彩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设计也在飞速发展。平面广告已经成为商业活动和公益活动的最有效的信息传播工具。色彩对平面广告来说就如同人的肌肉,是平面广告生机与活力之所在,对色彩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色彩的作用、色彩的特性、色彩的配色规律的阐述,浅析了色彩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特征。

关键词:色彩联想;色彩情感,传达;视觉符号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67-01

色彩的巧妙使用是平面广告设计成功的因素之一,色彩的表现是无限的,它具备各种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潜藏着一种神秘的魅力。如何运用广告色彩的表现力,创造新颖效果,使广告有效吸引目标群体,是搞好平面广告设计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平面广告中的色彩作用

平面广告是传达信息、表现创意的形式,主要依靠视觉传达来进行交流和沟通受众的感知而实现的。在各种感知中视觉感知是图形和色彩的认识形式,是视觉传达的主要渠道,使平面广告与大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础。

色彩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在视觉意义上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一件平面广告作品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彩运用的优劣。完美的色彩具有影响人们的感知、记忆、联想、情感等,产生特定的心理作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目性

广告色彩的提示、诱导,可唤起人们对产品的兴趣。当今的人们已被浩如烟海、名目繁多的色彩媒体所包围,色彩的流行趋势时刻在改变, 人的眼睛却已见怪不怪, 几乎可以接受任何对色彩的处理方式。

(二)情感性

色彩情感产生的视觉效应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体现尤为突出。设计的个性化虽然由多方面因素构成,但色彩的作用最为直观,人们对色彩的感性反应比理性反应更加复杂,好的配色会刺激而引起了人们生理上的愉悦感,有助于平面广告在信息传达中发挥攻心力量,生成共鸣。

(三)审美性

色彩的审美就是强调外在形象对视觉感官的刺激作用,设计者往往刻意地运用一些精妙的色彩组合所造成的完美境界,来提供精神上的认识和享受,使人们在了解内容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色彩特性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因素,使平面广告构成要素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平面广告设计之前,应对平面广告色彩设计的特性有所认识,才能表达有效、共鸣的设计诉求。概括起来,平面广告的色彩设计具有如下特性:

(一)竞争性

这通常多表现在商业平面广告中,往往在同一传播媒体中,出现多种品牌及同类企业的竞争。表现在非商业平面广告中就是同类题材平面广告的区别性,比如同样是以水为主题的平面广告,有节约用水的,有抗议污染的。

(二)隐喻性

色彩刺激视觉感观,引发生理反应,并依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社会的文明规范、自然的食物景观等因素的潜意识影响,而赋予色彩不同的具体的联想与象征。

三、平面广告设计的色彩的配色规律

(一)主色调的确定

如何在平面广告中表达其特定的主题,就需要通过文字、形象、色彩等因素来表现。对于色彩而言,要恰如其分的起到烘托主题和表现主题,发挥其情感的联想和象征作用,符合广告主题的中心思想。

(二)广告色彩感情规律的应用

1、年龄、性别、教育等方面的差异

年龄、性别、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对色彩的认知和心理感受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幼儿较喜欢红、黄等纯度及明度较高的色调,少儿较喜欢红、黄、蓝、绿等多种纯色搭配的色调,青年较喜欢蓝、红、绿等对比性较强的色调,中老年人则较喜欢中性沉着等对比较弱的色调;男性喜爱强烈、热情、厚重的色调,女性喜爱柔和、雅致、浪漫的色调。

2、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对色彩的喜爱差异

例如,北欧地区的人们喜欢冷色调,南欧地区的人们喜欢暖色调,中欧地区的人们喜欢淡雅的中色调,东欧地区的人们喜欢红色调,非洲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偏爱于较原始较粗犷的原色调搭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们普遍喜欢大红色调;日本的人们普遍喜欢粉红色调。

总之,色彩本身是没有灵魂的,它只是一种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所以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谨慎探索,使色彩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

参考文献:

[1]路明,徐帆编著.平面广告设计实用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论体育与健康的是非观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