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人一壶酒――隋炀帝临死要喝酒/饮食与成语――糟糠之妻

时间:2022-10-10 10:52:45

中华名人一壶酒――隋炀帝临死要喝酒/饮食与成语――糟糠之妻

中华名人一壶酒――隋炀帝临死要喝酒

文/路 英

隋炀帝杨广灭掉了陈后主,但他和陈后主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沉湎酒色、偏好艳诗方面,如同一人。隋朝虽然建都长安,但他的目标是江南秀丽妩媚的江山和美人。因为他特别看好江都(今扬州),特地征发百万民工开掘运河,制造龙舟,供他三次南巡江都。所至之地,隋炀帝在龙舟上与众妃子纵情地饮酒作乐,甚至“招迎姥媪,朝夕共肆丑言;又引少年,令人与宫人秽乱”。隋代的国宴规模史无前例,以大型文艺表演来渲染欢腾热闹的宴席气氛,夸耀大汉文化。他还下了一道特别优待胡人的荒唐诏令:凡是一般胡人经过的各家酒店,都必须邀请他们入内醉饱一顿,还不得收取分文。隋炀帝的国宴、诏令,无非是为了对外显示太平盛世和天朝宽松稳定的政治环境,而不惜耗尽国库、牺牲商贾,对内则镇压各地义军。当镇压失败时,他就干脆躲到江都,对萧皇后说:“方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都想争夺我的皇位,我们还是不要管它,痛痛快快地饮酒作乐吧!”有时偶然酒醒,引镜自照,叹道:“好头颅,谁当斩之?”哪料部下发动,生擒杨广,意欲杀之。杨广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么能加以锋刃呢?取鸩酒来!”到这地步,还想喝酒。部下不许,终于把他绞死。据说杨广生前曾有诗说:“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他果真在三月被杀。

饮食与成语――糟糠之妻

文/徐大晨

“糟”,是酿酒剩下的酒渣子;“糠”,是从稻、麦等谷物上碾下来的皮和壳。穷苦人家用来充饥的酒渣、糠、麸子(小麦的外皮)等极其粗劣的食物,叫做“糟糠”。《韩非子・五蠹》中有这样两句话:“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没有足够的糟糠用来充饥的人,不会想到吃细粮和肉;连粗布短衫都不完整的人,不会想到穿锦衣绣袍。)

《后汉书・宋弘传》中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守寡后,看上了大司寇宋弘。光武帝就召来宋弘,对他说:“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谚语说“地位高贵了就要交新的朋友,富有了就要娶新的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啊!)宋弘拒绝了:“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我听说的是“不能忘记贫贱时的知己,不能抛弃曾经一起吃糟咽菜的妻子”。)光武帝只好对湖阳公主说:“事不谐矣!”(事情没有办成!)

成语“糟糠之妻”就是这样产生的,指曾经一起吃过苦、共过患难的妻子。赵玫的《上官婉儿》中就使用了这一成语:“……十四年流放地糟糠之妻生活的苦难,使她认识到了重新成为太子妃的生活是怎样地来之不易。”

这条成语可以简作“糟糠”。唐代白居易的《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诗中就有“家贫共糟糠”的诗句。

上一篇:品味 第9期 下一篇:常见病食疗――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