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猎奇心理下的中国电影文化反思

时间:2022-10-10 10:48:23

欧美猎奇心理下的中国电影文化反思

[摘要]起初,为了满足本国观众的“猎奇”心理,欧美电影开始有选择性地在电影中引入中国文化。这种极具“异国风情”的创作手法颇受当地影迷的青睐。进入新世纪之后,欧美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运用开始上升到对“中国资源”的运用,呈现出了更加深入的趋势,手段也愈加高明。这无疑是在提醒中国电影,要学会加深与欧美电影的对话与合作,但又不能被强势的外来文化左右,在借鉴与文化反思的道路上走出国产电影的新高度。

[关键词]猎奇心理;中国电影;文化反思;异国风情

以欧美电影对中国元素的运用这一文化现象为评论对象,通过深度解读和剖析几部经典的欧美影片,得出欧美对“外来资源”的运用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的结论,并将其引申到中国电影文化发展之上。

一、对中国文化的猎奇

“猎奇”是指通过搜寻新奇、异样的事物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早期欧美电影中加入的具有“异国情调”和神秘色彩的中国特色的元素符号,仅仅是为了满足美国本土电影观众对东方文化的猎奇心理。对于“异国情调”一词,法国著名形象学大师达尼埃尔・亨利・巴赞曾经这样解释:“东方主义,这个被西方梦想的东方,它的文学艺术、艺术表述,它的意识形态或想象物,有时又被称为异国情调。从达尼埃尔・亨利・巴赞这句话可以看出,对于东方主义,西方社会之前并没有深入接触过,具有东方主义色彩的文学艺术可能是西方人梦想或想象出来的。由此可见,利用具有异国情调和神秘色彩的中国文化刺激美国本土电影观众的感官,满足其猎奇心理,从而提高电影的票房收入,才是早期中国元素符号出现在欧美电影中的真正原因。这从早期欧美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华裔女明星黄柳霜身上就可以看出来。黄柳霜的造型是极具东方色彩的:刘海波波头,蜿蜒细眉下是黑黑的眼睛。但其饰演的角色却局限于被白人抛弃的情妇或地位低下的女奴。

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中国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电影事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受到潜力无限的中国电影市场的诱惑,在利益的驱动下,欧美电影制作商开始慢慢转变了对中国元素的态度,由之前的审美猎奇逐渐向主动迎合过渡。尤其是最近几年,欧美影片中的中国形象正在从当初贫困落后的负面消极形象向繁荣富强的积极正面形象转变。

2006年上映的欧美大片《碟中谍3》中用了40分钟的时间为观众展现了上海这座世界级金融都市的精神风貌,把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中国银行大楼、黄浦江等上海标准性建筑一一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2008年全球公映的《蝙蝠侠:黑夜之神》中蝙蝠侠从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大楼飞驰而下的同时,也让全球观众领略到了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精美绝伦;2009年上映的科幻大片《2012》将拯救了全世界的中国人民和在中国拉萨建造的诺亚方舟这些中国元素展现给全球观众,赢得了全球观众的掌声和赞叹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世界各国人们心中的形象地位,这部影片在国内外都赢得了超高的票房;2013年上映的《007大破天幕杀机》中,主人公邦德带领全球观众欣赏了绚烂夺目的上海夜景、高大雄伟的上海建筑和澳门华丽喧嚣的众多。这些影片都是对中国繁荣富强的积极正面形象的描写。

2009年开始拍摄的战争电影《赤色黎明》是1984原版电影的翻拍版,把原定的中国侵略美国的故事情节改成了朝鲜侵略美国的故事情节,并利用现代科技对已经拍摄完成的中国侵略美国的视频进行数字处理和剪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美国电影公司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性;2012年上映的影片《超级战舰》中,美国政府毫不避讳地承认了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当美国的航空母舰受到攻击并遭受了严重损失的时候,美国政府第一个想到的有如此强大军事实力的就是中国,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的威信和中国观众的民族自豪感;2012年上映的科幻大片《环形使者》中把未来中国上海的现代化景观和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带到了现代观众的面前,影片中黑帮老大的台词“我从未来世界来,未来世界的领袖是中国”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观众的民族自信心;2013年上映的美国动作大片《钢铁侠3》改编自一部漫画,原作漫画中有一个叫作“满大人”的反派角色本来出生在中国,但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和顾及中国观众的情绪,临时把电影中的反派角色换成了英国人。从以上影片中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国电影市场的迅速发展,欧美电影对中国元素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二、对中国资源的运用

欧美电影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在内容上,由以前粗描淡写的零散碎片化内容逐渐向如今形象细致的多样化内容过渡。在中国元素的运用方式上,如今的“中国资源”的运用逐渐取代了当初单纯“中国元素”的运用。

21世纪之前,中国元素很少出现在欧美电影中,即便有也是以粗描淡写、零零散散的碎片化表现形式出现。在最初的无声电影时代,欧美电影对中国元素进行歪曲展现,到了后来风靡一时的李小龙功夫时代,中国元素在欧美电影中也是浮光掠影般一闪而过。即使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欧美电影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方式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元素的系统化规模效应依然没有在欧美电影中形成。1994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段中美乒乓球外交的情节,主人公阿甘代表美国在中国进行了一场乒乓球比赛,除了乒乓球馆上高高悬挂的画像这一中国元素外,整部电影几乎没有涉及任何中国元素,而且对画像的拍摄也是一闪而过。2003年上映的美国奇幻影片《大鱼》中有过主人公与中国志愿军过招的画面,但是片段很短。从以上电影中可以看出,21世纪之前欧美电影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方式几乎大同小异,无非是从之前电影中一闪而过的唐人街和鸦片馆转变为像和的转瞬即逝。总体来说,欧美电影对中国元素呈现出缺乏整体感的碎片化运用方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电影市场迅速发展壮大。欧美电影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无论是元素种类还是运用方式上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不仅包括对中国导演和演员的大胆起用,对中国功夫的大肆渲染和模仿,对中国故事的大量引用和讲述,还包括深层次的中国自然文化和历史环境的广泛应用以及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借鉴等方面。欧美已经从之前单一引用“中国元素”的阶段成功过渡到了全面挖掘“中国资源”的阶段,更有甚者,在某些电影中中国元素通篇呈现。例如,电影《花木兰》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都在通篇讲述中国故事;电影《功夫熊猫》中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呈现出包罗万象的整体面貌。

在美国观众眼中,“中国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异国情调和神秘色彩,中国人这种天生的“他者”形象拉大了彼此的距离,也引发了美国观众无限的遐想。近些年,“中国人”的形象正以日渐丰富的角色类型和越来越密集的频率出现在欧美的银幕上。在美国观众眼中,中国人的形象正在经历一个由单薄、单一逐步向丰满、立体裂变的动态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表现为中国明星的角色类型日渐丰富。比如某些单一的功夫明星逐步转变为具有多种风格的多元明星。以成龙为例,他早年在香港是以拍摄动作电影出道,但他主演的功夫片与李小龙的电影不一样,他把喜剧的元素融入功夫电影的拍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套路,即所谓的“功夫喜剧”的风格。进军欧美之后,他并没有按照美国人的设想和预料成为“李小龙第二”,而是充分利用欧美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平台,在已经形成的“功夫喜剧”风格的基础上借鉴李小龙电影的经验,对其原有的风格进行改革创新,成功地实现了角色上的转型。从欧美拍摄的《上海正午》《尖峰时刻》等系列影片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被欧美的文化氛围所左右,而是继续坚持自己原有的“功夫喜剧”的风格和邪不压正的主题逻辑。在美国观众眼里,他身上的“他者”气息越来越浓重。在欧美的电影文化环境下,他成功地摆脱了“功夫明星”的单一称号,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人”身份,而是以各种方式加重自己身上的“中国人”气息。在成龙主演的多部影片中,他扮演的角色都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他所主演的电影涉及古今中外的各个题材,在这样一个“中国人”身上汇集了古今中外驳杂的历史文化内容,自然而然他的形象就会日趋多元化。不管外人的评价如何,也不管他所塑造的人物风格成功与否,但毋庸置疑,就目前来讲,他已经是欧美舞台上“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

二是中国明星的角色地位日趋重要。相比于之前欧美影片中中国明星的客串或只是“花瓶”,如今中国明星的戏份越来越多,角色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剧情的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在影片《云图》中,中国明星周迅一人分饰现代时空中的男性酒店经理、未来时空中的克隆人幼娜939和后末日时空中的部落少女萝丝三个不同时空类型的角色,这三个角色都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她饰演的未来时空中的克隆人幼娜939非常具有反抗意识,成功地引导了裴斗娜饰演的另一个主人公走向反抗之路。周迅也凭借自然娴熟的演技和优雅大方的表演赢得了全球观众的掌声和称赞。由中国、澳大利亚和德国联合拍摄的欧美影片《黄石的孩子》在美国上映后引起很大的反响,2008年在中国上映后也备受追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该影片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理解和塑造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之前欧美影片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塑造都是凭借印象对其进行刻板沉闷的处理,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动机不做深入的揣测和描写。但是,影片《黄石的孩子》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员陈汉生大量动作细节的描写,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在内心深处对祖国的归属感这一心理状态。这种对中国共产党员形象细致的塑造手法,淡化了陈汉生身上的政治属性,将一个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有血有肉的共产党员陈汉生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这样的塑造手法无疑是高明的,它也使得国外观众通过该影片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中国电影的文化反思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电影市场的迅速发展,欧美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已经在态度和内容上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最初的猎奇逐步发展到了今天的“中国元素热”。但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在全球化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都处于较高程度的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必定会对中国电影市场乃至中国文化有所动作。如果片面地追求国际化,以强国准则作为参照来要求自己,以强国的认同作为评判好坏的唯一标准,国产电影就非常容易丧失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成为发达国家文化的寄生虫。因此,国产电影在享用先进的、发达的、时髦的外来文化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迷失本真。

作为美国支柱文化产业之一的欧美电影,其“中国元素热”的实质就是以电影产业为主导的思想和文化的输出与传播。面对欧美的、强势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国产电影应采取一种“灵活”的政策来应对,既不能过分排斥,也不能全部接收。在全球化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我们要准确地找到自己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位置,既不能一味地发展本土文化,对全球文化避而不见;也不能过分强调外来文化,而忽视本民族文化。中国电影人应该把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内容植入全球化的整体文化大框架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外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有效结合。这种“灵活”的政策也可以应用到中国的电影事业中,中国电影既要加深与欧美的对话与合作,也不能被欧美的文化氛围所影响,要结合中国特有的本土文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电影。

[参考文献]

[1] 戴元光,邱宝林.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J].现代传播,2004(02).

[2] 贾磊磊.中国电影文化价值观的纵向重构与横向整合[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3] 尹鸿,张建珍.全球多元电影格局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建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5).

[4] 陈旭光.再出发:“80年代”的遗产与波德维尔的反思――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文化批评的反思与展望[J].当代电影,2009(09).

[5] 王一川.通向在世共生型文化――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文化转型[J].当代电影,2008(11).

[作者简介] 方亚利(1982―),女,陕西榆林人,硕士,榆林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化。

上一篇:感情中请拒绝语言暴力 下一篇:游戏改编的电影风格及叙事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