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反思

时间:2022-08-12 07:40:39

欧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反思

美联储。美国为迅速摆脱危机,在美联储的操作下,将联邦基金利率一降再降,直至接近于0,随后又动用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通过演讲、政策声明和承诺等多次向公众传达经济形势,引导联邦基金利率未来的可能趋势,修正投资者和经济预测者的利率预期;制订“信贷流动性计划”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执行购买长期资产的量化宽松政策。2008年11月25日,自美联储宣布将购买房利美、房地美及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开始,到2012年12月共开展了五次大规模资产购买,其中四次操作被外界称为量化宽松政策 (即QE1~QE4)。

辅之以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的银行体系、证券市场情况的确开始改善,但其政策目标——拉动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却远未达到。2006年美国实际GDP达4.6%,此后一路下行,至2009年出现3.1%的负增长。而2006年和2007年美国失业率大约为4.6%,之后直线上升,2009年5月甚至高达9.4%,此后的两年半一直徘徊在9%~10%。较高的失业率构成了对美国经济、政治与社会稳定的巨大挑战。美联储无奈又在2012年最后三个多月推出与失业率挂钩的QE3和QE4。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购买总额已达3.5万亿美元的极限,资产负债表风险极高,通胀压力巨大。

欧洲央行。次贷危机爆发初期,欧洲央行主要是采取常规货币政策工具非常规操作的政策措施,但却难以应对随后的债务危机,不得已推出非常规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采取的非常规政策主要有三种。“加强信贷支持”是欧央行在2008年9月雷曼破产后首次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并逐渐形成一个政策措施组合。具体包括:在常规3个月长期再融资操作基础上,延长操作期限;在所有再融资操作中采取固定利率全额分配的招标方式,完全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流动性需求;与金融机构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满足金融机构对外币流动性特别是美元的需求;扩大再融资操作中银行机构合格抵押品的范围;实施担保债券购买计划,为银行提供长期融资支持。这一系列政策旨在增强银行的市场融资能力,增加其流动性,进而促进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恢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而最终实现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

2010年5月10日,欧央行实施的“证券市场计划”则旨在从二级市场购买政府债券、担保债券,帮助欧元区政府债券市场恢复融资功能,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顺畅运转。同时重新恢复并进一步完善2009年末退出的“加强信贷支持”措施。

2012年9月6日,欧央行的“货币直接交易”可不受限制地从二级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取代“证券市场计划”,进一步帮助欧元区政府债券市场恢复融资功能,直到欧央行认为达到目的为止。

为避免非常规货币政策带来意外后果,欧洲央行采取了常规和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分离原则。这是欧洲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与其他央行的主要区别。

欧元区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虽缺乏独立性,但欧洲央行的措施促进了欧元区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对顺利运行。不过,已导致了其资产负债表出现扩张,当前大量的流动性未来可能会转化为广义货币和信贷,并最终形成通货膨胀压力。

美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是为促进其内经济复苏和提振实体经济、降低失业率,提升国内消费水平而采取的政策。但是,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美联储的这一做法,实际上是在向全世界增发货币,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这在客观上给他国带来两种后果:一是货币超发导致美元贬值,从而缩减了美国对其债券持有者的债务;二是因世界主要大宗商品多是以美元计价,美国通过进口获取他国的实际资源,将通胀风险转给对美国出口的国家。

同时,非常规措施迟早都要退出,未来又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作者为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上一篇:论民间 7期 下一篇:黑田东彦的“双化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