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相关问题探究

时间:2022-10-10 09:30:18

有关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相关问题探究

【摘 要】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本文主要从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施工要点的质量控制、施工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技术;安全

前言

高层建筑施工要点是质量控制和生产安全,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设计上也较普通多层建筑有着本质区别,因此,想要确保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就要严格控制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规范施工,增强安全管理。

一、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析

1、高层建筑工期长,建筑物层数多,高空作业,施工难度高,工作量大,技术复杂,因此,垂直运输、高空安全防护、防火、通讯联络、用水及建筑垃圾的处理等问题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之一。

2、为了确保高层建筑施工整体的稳定性,需要埋深地面以下5 m,进行一层或两层的建筑施工,在提高地基可靠性的同时可以作为设备层及车库、辅助用房等。

3、高层建筑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所耗人力、物资巨大,季节性跨度施工不可避免,对工作人员和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4、高层建筑的施工用地紧张,周边环境复杂,为了保证工程设备的正常进行,材料的合理使用,需要合理安排现场临时设施工程,尽可能减少高层建筑施工中材料、设备的储存量,充分利用商品和预制构配件及半成品材料。

二、高层建筑施工中应重视的计算问题

在高层建筑施工前,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并进行细致的计算,确保工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是施工过程中重要的计算项目,其中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是计算的难点之一。根据相关资料,对风载荷的计算参数进行简单的分析,整理出风载荷计算过程,找出其规律性的内涵,方便准确地计算脚手架风荷载标准值,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脚手架规范规定:作用于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式计算:

ωk=0.7μzμsω0 其中ωk ―――代表风荷 载标准值(kN/m2);μz―――代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s―――代表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ω0―――代表基本风压(kN/m2)。

计算风荷载标准值三个参数:1)基本风压ω0及修正系数。荷载规范规定:风荷载标准值即ωk=βzμzμzω0,考虑到脚手架附着在主体结构上,取βz=1.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荷载规范规定: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根据地面粗糙度类别按《荷载规范》采取。3)风荷载体型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脚手架规范》4.2.4 规定计算。

三、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1、对施工方案在高层建筑中的控制。如果施工方案不恰当,就会容易发生基坑坍塌的安全事故。一旦基坑深度超过5 m以上,就须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组进行深基坑方案论证,只有通过专家论证的支护方案才能够继续组织施工。

2、高层建筑的质量需要精准的测量和精心的施工。高层建筑的测量最为关键之处就是对建筑物轴线、标高、垂直度的控制,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必须经过多次严格的测量。

3、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裂缝,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高层建筑中混凝土量较大,建筑强度高,混凝土裂缝需要提前预防。对于新浇灌的混凝土,需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使内部约束力过大,导致开裂。对于浇灌以后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差要控制在20 ℃以内,避免因温差过大使混凝土从内部开裂。

四、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分析

1、基础施工。高层建筑需要更强的水平载荷承受能力,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倾斜、水平滑移、地基的沉降等问题发生,对高层建筑中的基础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主要有土方开挖、基坑的支护、基础混凝土浇筑等工作。1)土方开挖前,要对地形、地质、水文等信息进行处理,以便选择最合适的开挖方式,编制最优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根据开挖工程规模、土石特性、工作条件等选取最适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做好弃渣、弃土的处理工作,不可随意倾倒,最好用于铺路、造地还田,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做好施工排水措施,施工用水、地下水等要及时排出,避免基坑积水,创造最好的施工条件。2)基坑支护可以减小基地回弹,节约施工空间,保护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在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存在极限状态时,要求施工人员工作必须达到安全标准,挡板质量要高,避免结构受弯破坏,挡板嵌入深度要符合标准要求,增强挡土结构的抗压力,针对不同被支护土体类型选择合理的支护结构形式。

2、转换层施工。工程结构施工的时需要做出和平常相反的一些布置,建筑上层需要用刚度比较大的剪力墙,而下层要换成刚度比较小的框架柱。想要实现这样的结构方式,就需要在建筑结构楼层中布置转换层。

3、应用后浇带施工。 1)高层建筑建设中,通常会把低层裙楼与高层主楼相连在一起,使得高层主楼周围会有很多低层裙楼,施工过程一般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楼同时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可以方便上面建筑结构施工,而对于建筑的上部结构,无论是怎样设置,还是要按施工设计图的预留来进行施工后浇带。从结构上来看,如果想要把高层与低层隔开,就需要设置变形缝,而变形缝的设置增加了施工工作量,也不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对于施工方来说不会想要设置变形缝,因为设置变形缝之后会出现平面设计布局受到限制的情况,为了解决问题,采用建筑施工后浇带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矛盾。2) 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高层建筑施工后浇带的配筋,它能够起到承担混凝土的沉降力的作用,防止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新浇灌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变化产生了温度应力,留出后滞带后,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自由收缩提供可用空间,有效的提高了混凝土抗收缩能力。

五、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施工企业过多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往往对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产生忽视,企业的质安部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施工过程切不可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施工速度应以安全做为保障,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排除,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六、结语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设工程结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规模不断增大,逐渐朝着建筑外观复杂化、施工难度大的综合方向发展。本文针对这些现象就高层建筑的控制措施以及施工要点作出了详细的介绍。

参考文献:

[1]张爱青.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

[2]王海红.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浅析[J].河南建材,2009.

[3]杨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1.

上一篇:试论建筑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处理 下一篇:浅析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