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词汇教学融入英语习语中

时间:2022-10-10 07:45:06

将词汇教学融入英语习语中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知识学习和文化意识培养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其中,在词汇教学中融入部分英语习语,就是为两者搭建桥梁而进行的探索尝试。

一、融入英语习语,拓展词汇知识

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情景:当教师领着学生学习“颜色”“数字”等词汇时,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说了;当教师指着这些词汇让学生朗读时,他们显得漫不经心。即使部分学生在认真“配合”课堂活动,但实际上,在那个时段里他们并没有太多新的收获。因为,那些词汇他们已经在小学里学过,已经是已知的知识。简单的认知活动对初中生已构不成好奇和挑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在进行“颜色”词汇教学时,笔者融入了部分英语习语,进行教学尝试。

在进行了颜色词汇听说辨析这一基础形式的学习后,笔者添加了两个拓展活动:

1.听故事认识颜色家族

One day, the Greens have a party for their daughter, Ann. Their friends, the Browns and the Whites come over to their house. They bring some gifts to Ann. Ann’s favorite gift is a book named The Blacks And Their Pets…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突然发现颜色词汇原来可以表示英文姓氏。“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含义吗?”随着知识的拓展,他们又开始质疑,渴望了解更多。

2.图文猜测

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英语文化的多维度含义,笔者展示给学生下列内容: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 in black and white(白纸黑字),once in a blue moon(千载难逢),She is a green hand in learning English(一个生手),She is in the pink of condition(身体健康)。学生根据文字和图片,猜测习语的意思。在由直白的翻译到正确含义的感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兴趣高昂。他们不仅了解了习语在生活中的正确含义,还顺势学习了其他词汇。

二、融入英语习语,增加词汇学习的趣味

在对身体部位词汇进行教学时,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任务活动:教师对学生发出“Touch your head! Touch your ear! Touch your nose!”等指令,学生做动作配合。固然这一任务对加深词汇印象起一定的作用,可以适用于学龄儿童,但对中学生来说,却显得有些不恰当。鉴于这种认识,笔者对身体部位词汇教学进行了教学探索。在对词汇进行整体认读后,加入英语习语,设置相应活动,辅助教学。

1.习语学习与动作模仿

例如,让学生学习和动作展示“face to face(面对面), hand in hand(手拉手),neck and neck(齐头并进)”等。其设计目的就是利用词汇的重叠性强化语音,同时拓展它们的短语用法。

2.情景猜测

教师做动作,让学生猜测习语的意思。如Give me a hand(帮我一下).Foot the bill(付帐).这一任务设计是在学生已经动起来的基础上的递进的活动,它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习语,也让课堂气氛倍加活跃。

3.汉英习语匹配

中文中有许多习语、俗语和典故。不同地域的语言中是否也存在相类似的文化现象?通过中英文习语匹配的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Three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英汉习语表达方式,并且明白了语言的产生源于生活,即使来自不同的地域,人们在用语言表达思维时也会存在共同的心理倾向。

三、融入英语习语进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融入英语习语进行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探索习语融入的时机、难易度、适宜性等教学策略,还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图书、网络、歌曲、影视等载体,多方位地接触英语知识和语言运用环境,以增长智慧、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由于短语或句子一旦成了习语,其意义的诠释就不仅仅存在于表面意义上,可能在句中被赋予新意。如果学生对习语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不仅会觉得晦涩难懂,而且可能会引起误解。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学习英语习语。既要理解词汇的本意,又要提高欣赏鉴别能力,理解它们的本质。

上一篇:让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 下一篇:走出多媒体生物教学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