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分析

时间:2022-10-10 06:57:48

【前言】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分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Langendijk(1999)坚持政策无用论,他提出政府扶植政策更多更发达的意大利Modena产业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更为缓慢,而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干预最少的Veneto地区同期经济增长速度确是最快的。 Ina Drejer(1999)和Nanu Ahedo(2004)等学者坚持政策完全有用...

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分析

摘要: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发展新的战略模式,集群政策也成为许多国家和地方发展经济的新工具。资源型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特殊类别,利用集群政策来促进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推动资源型产业、资源型区域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资源;产业集群;政策

产业集群政策是政府和集群经济活动参与者所实施的,以解决市场失灵、系统失灵和传统政策失灵,促进整个集群发展的直接干预和间接诱导的所有区域经济政策的整合。资源型产业集群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勘探、再生、开采、加工利用等而聚集在一定地理区位内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相互竞争、分工合作的大量资源企业、事业单位、专业化服务商与供应商以及相关法人机构等。资源型产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选择合适的资源型产业,通过集群政策培育产业集群,对于缓解资源紧张态势,推动资源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集群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政府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有人利用94个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在1964-1993年间的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政府能力弱而政策不佳的国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而那些具有强大的机构能力和良好政策的国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约3%。可见,政府治理、制度、政策以及其他政府行为对产业集群必然会产生影响。关于产业集群政策的作用,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政策无用论、政策完全有用论和政策不充分性论。

Langendijk(1999)坚持政策无用论,他提出政府扶植政策更多更发达的意大利Modena产业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更为缓慢,而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干预最少的Veneto地区同期经济增长速度确是最快的。

Ina Drejer(1999)和Nanu Ahedo(2004)等学者坚持政策完全有用论,他们通过对丹麦的食品产业、西班牙制造产业等集群的研究认为,集群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国家、区域政府以及其他办公共机构政策作用的结果。Rabellotti(2000)等人认为集群发展的作用至少可以体现在4个方面:为市场功能的发挥创造有利的结构条件;解决研发投资以及知识创造的外在性;政府本身就是许多市场中很重要的角色;消除创新中的系统缺陷,提高创新系统的效率。Jay Mitra(2004)认为政府可以从6个方面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企业导向(Firm-oriented),为企业提供融资,发展咨询服务等;增强集群吸引力(Attraction),鼓励投资;配套服务基础设施(Support Service 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知识服务、特殊服务、技术中心等;信息(Information),技术、市场、出口、业务发展等;培训和研发(Training & Research),支持教育、培训和研发项目;鼓励协助(Support collaboration),网络合作项目,促进社会互动。

Porter(1998)和Philip Rainer坚持政策不充分性论。波特认为集群政策对于促进产业集群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集群是否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主要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而不是由政府决定的。波特还指出,政府与私人经济部门合作应该加强和建设现存的和出现在集聚区,而非试图重建它们,成功的新产业区和集聚区经常在原有的基础上脱颖而出。Philip Rainer(2001)认为,尽管集群政策很难产生完全有别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新范式”,但集群政策至少是一种新的机制,或者可以将集群政策视为政策制定的新模式。

总体来看,我们不能否认集群政策对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作用,但也不能过于迷信政府的作用。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者说其他组织,都是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它们的行为都会对集群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至于政府集群政策对集群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同的集群政策,对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特征的产业集群的影响是不同的。有时集群政策的推动作用大一些,有时小一些,也有时不合适的集群政策甚至会不利于产业集群发展。

二、资源型产业集群政策选择的意义

与一般产业集群相比,资源型产业集群尽管起步比较晚,产业附加值比较低,但是由自然资源以及资源型产业的特性决定着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政策选择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首先,自然资源存量是有限的,是稀缺的,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资源也会也来越稀缺。大多数资源型产业集群所需要的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可再生的资源的再生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自然资源富集区域(简称资源区域)内资源型产业的考察,根据当地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判定该地是否已经形成或者可能形成以特种资源为依托的产业集群,该地是否适宜培育某种特色资源型产业集群而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如果该地区不适宜发展资源型产业集群,那么地方政府就应该适时调整方向,规划新的发展方向。如果已经形成或者适宜培育资源型产业集群,那么可以通过制定适宜的产业集群政策来催化和促进并且监督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政策的支持、调控、保障、监督等作用保证该地资源型产业集群能够长期、健康的发展,进而带动当地整体经济发展。

其次,资源型产业是基础性产业,为大多数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的原料供应,与多数产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我国自然资源基本上是国家所有,开发利用受到更多的政策限制。所以,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程度严重影响着经济总体的发展。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上受国际油价和粮价居高不下的影响,导致近两年,粮、油、失业、次贷成为困扰美国经济发展的4大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搞好资源型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产业集群是21世纪以来最热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工具,把特色资源型产业培育成为资源型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型企业成本,延长资源型产业链,推动资源型区域更好、更快的发展。

再次,自然资源大多存在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对于我国来说,资源主要分布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相比,资源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慢,技术水平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如果通过考察当地资源型产业,培育一定的资源型产业集群,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通过集群发展培育大规模的企业群,促进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推动人才和技术的流动,这对于提高西部落后地区对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吸引力,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解决我国东西部差距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很多自然资源存在于广大贫瘠、落后的农村,识别和培育产业集群也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镇化发展。

最后,资源区域依靠资源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也就是“资源诅咒”效应。然而,识别和培育资源型产业集群,一是可以推动不同企业和产业间的分工、合作,延长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避免由“资源诅咒”带来的产业结构失衡、产品附加值低、贸易条件恶化等问题;二是通过集群发展可以不断推动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交流,这就避免了“资源诅咒”带来的人才培育不足、创新能力差、闭关自守、地方保护等问题;三是通过集群发展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通过集群政策对集群发展进行规划、监督,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环保手段等避免“资源诅咒”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

三、资源型产业集群政策的重点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坚信,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区域层面,支持和创建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在国际国内市场获取成功的主要选择。在全球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各国政府和区域政府纷纷立足各自资源优势,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如鲁尔煤炭产业集群、芬兰的林业产业集群、美国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意大利陶瓷产业集群、智利三文鱼产业集群、荷兰花卉产业集群、中国山西煤炭产业集群、中国内蒙古乳业产业集群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集群政策的选择上各有侧重点,但总体来说,资源型产业集群的集群政策和一般产业集群的集群政策类似,由于资源型产业的特殊性,集群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资源型产业基本是传统产业,本身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所以集群政策更注重通过政策导向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循环经济下的产业链。资源型产业集群往往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社会生态效益问题。因此,应该引导资源型产业集群按照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发展的要求,组合相关的产业,实现不同企业和产业间的废物交换和循环利用,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其次,由于“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所以集群政策更应该通过科技投入、人才培养、环境保护等手段提高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可持续性。资源型产业集群一般采取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方式,当地企业和政府也容易由对当地资源的依赖而产生锁定(lock-in)效应和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问题,为此,地方政府更应该通过集群政策推动知识、信息、人才等的流动,促进创新体系的发展。

最后,考虑到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为避免由于资源枯竭带来的诸多问题,集群政策需要引导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化。对于“资源枯竭”型的产业集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集群政策的作用,推动集群的升级和转型。一方面可以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行使一定的权力和相应的责任,推动集群升级和转型,另一方面可以有选择性地主导产业和核心大企业,吸引相关的配套产业,培育新的产业中心。

参考文献:

1、郑健壮,叶峥.基于资源观的产业集群政策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7.

2、张会新.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系统动力机制分析[J].生态经济,2009(5).

3、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4、Jay Mitra.Building Entrepreneurial Regional Clusters: an overview.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ICT Policy Reform and Rural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Japan August 23-September 1,2004[EB/OL].省略/Doc/JayMitraBUILDING%20ENTREPRENEURIAL%20CLUSTERS%20%202%20final.ppt.

5、Philip Rainer.The Cluster Approach and the Dynamics of Regional Policy-Making[R].Regional and Industrial Policy Research Paper,2001(9).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作者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上一篇:对诸暨草塔袜业块状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京沪高铁建设对无锡客运公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