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浅探

时间:2022-10-10 06:48:18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浅探

目前学生的阅读水平实在令人担忧:阅读面狭窄,语感差,理解、分析的能力低……因此,许多教师迫切需要一种能适应新教材的新的阅读教学模式。

研究阅读教学模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终极目的,不管哪种结构形式,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都是值得提倡的。笔者在初步尝试之后,把这种探索的模式归结为:激发兴趣+把握整体+强化练习+多读多听。

一、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作为一种巨大的的内驱力,对学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姑且把阅读教学理解为三个要素:教师、课文、学生。如果我们借鉴系统方法的原理:那么阅读过程就是一个系统,三个要素的简单相加不等于系统,只有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矛盾时,他们才能组成系统,而其中对学生这一要素把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这样就要把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作为一项重担来承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借助录音或教师范读,让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引发学生的联想。2.教师精心设置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3.让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迭宕起伏。4.让师生的交流方式更具民主化,使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

二、把握整体

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张志公先生有过具体而通俗的阐述:“读一篇文章,应先通读全篇,得其大意。再逐段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突出的用法和提法,新颖的词句,最后再通篇领略一番。”这就是他的“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著名主张,指明阅读是一个“整体―一局部――整体”的反复过程。也有人把这种阅读过程叫做“环星结构”。

1.整体:胸有全局,这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能力训练中,第一点就提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感知能力”训练。阅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整体把握:我们反对那种生硬肢解课文,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教学方法。

2.局部:体会文章语言的意蕴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说整体把握课文是从语言文字的感知到对思想内容的领会,那么,研究思想内容用怎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则侧重于对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的分析。学生学完前一个过程,只能说为后一个过程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学好后一个过程,真正把语言学到手,并从中获得对思想内容的深切体会,力求达到语言分析的最高境界。

3.整体:又一次的通篇领略

把文章分成一个个部分以后,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具体化和深刻化,教师还要分析各块之间的联系,综合起来,又一次让学生进行通篇的领略,再次获得完全深入的理解并学会实际运用。

三、强化练习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把握整体的阅读能力固然重要,但练习的强化是阅读能力形成的重要手段。

1.加强阅读过程中“语言转化”的能力训练

在考试中,一般来说会出现三种语言:一是命题者的语言,即题干;二是选文作者的语言;三是考生的语言,即考生的答案。有时要求考生用文字来表达,如简答题、填空题等,答题过程要求考生根据第一种语言的要求,感知第二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然后用第三种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为此,我们必须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1)要学会把文章中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的语言。(2)学会把文章中具体的内容,即“第二语言”变为概括的“第三语言”,(3)学会把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信息变为通俗明晰的“第三语言”。

2.加强根据语言环境进行理解的能力训练

近几年来的中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几乎每一道题都要依赖于语境,不管是读音、词类、词义,还是句子的含义都是如此。某市中考有一题目:“还有各种花的香”,判断加点词的词性,很多考生把“香”看成形容词。考生若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就不难判断出“香”是个名词。

3.加强学生疏理文章思路的能力训练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围绕阅读材料,启发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从文章中抓住最能体现文章思想信息的句子,并以此作为理解、把握文章的契机。如鲁迅的《拿来主义》,文章开头并没有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送去主义”,最后才慢慢引出“拿来主义”以及如何“来拿”。如果我们教师能这样启发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也就抓住了解读文本的“牛鼻子”,从而为理解、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奠定了基础。

四、多读多听

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初中语文教研员李文利说过:“各个层次的考试,应使读得多而且善于读书的学生发挥其优势。”这是一种远见卓识。根据调查,凡是中考语文成绩高的考生,在回答“语文为什么考得好”时,几乎全都回答:“课外书籍读的多。”从命题者的初衷和考生的体会,我们不难从中悟出这样的道理:指导学生多读多听,多积累第一手素材,对提高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学生的阅读是没有止境的,阅读关键在于平时的有效积累。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并指导学生努力做到多读多听,并要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近几年来的中考,试卷的阅读量约在6500字左右,如果学生阅读的速度太慢,就会影响答题的速度,从而制约答题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除了上面说的四个方面以外,还要鼓励学生多看报刊杂志,多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以扩大视野,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培养基本的语感,提高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受,从而不断提高自已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浅析我国道路桥梁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下一篇:隧道病害研究及其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