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激励评价让课堂生机盎然

时间:2022-10-10 06:31:49

运用激励评价让课堂生机盎然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评价机制的变革,以积极的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唤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小学生,他们心理脆弱敏感,教师对他们的言语表情,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采用激励性语言,关心爱护学生,温暖学生的心灵,从而让他们在安全自信的情境中学习。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语文教师可谓与小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如何通过富含激励,触动学生灵魂的评价,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意气风发,智慧火花频闪?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点滴看法。

一、开展活动,积极评价,消除自卑心理

恰当、及时的激励性评价能对小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善于为落后的小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教师通过这种评价,让小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从而鼓励他们满怀信心的去争取成功。例如,我班有一名小学生,一向沉默寡言,与同学交流也少,认为自己语言天赋极差,因此也很自卑,上课几乎从不发言,与小组间的合作也几乎很少参加。针对她的这种情况,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我特地参加了她所在的小组交流。为了激发她敢于表现的勇气,我和小组成员不断给她以鼓励,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她成功的表演了课文中的情境对话,将课文中那个可爱的小骆驼演绎得惟妙惟肖,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我高兴地举起她的小手说:“大家说一说,她今天表演是不是非常的棒啊!看来我们每个人只要大胆尝试,就一定会为自己创造奇迹!”其他同学也对她的表现给予了赞扬。在她的脸上,我们都看到了少有的笑容。经过几次类似活动的开展,她在语文课上慢慢变得自信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日渐高涨。

二、及时发现,把握机会,激发学生自信

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往往过分关注班级的少数优等生,而那些成绩平平或者暂时还不是太好的学生往往被忽视。如果教师能够引导他们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纵向比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动力。如朗读课文比以前正确、流利了,对课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到位了,在语言表达中遣词造句的新颖独特,作业书写的工整漂亮等等,教师都应及时发现,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可以用填写课堂记录卡的方式进行评价。如“你今天收获了什么?”并自我评价,如果表现优秀,可以在这一栏的后面画上一个笑脸,从而在这样的细小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消除小学生的自卑感。

三、恰当适时,关注过程,避免自满情绪

恰当真诚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但那种口是心非,虚假的评价反而会让小学生感觉不自然,如芒在背。因此,在评价中应避免那种“廉价的表扬”,同时,对于有些小学生,频繁过度的激励式评价会让他们变得飘飘然,导致他们自高自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针对小学生平日的学习表现,通过生生互评或自我评价,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出自己存在的缺点,让这些飘飘然的学生心悦诚服,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励他们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不仅有利于改善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而且有利于小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

1、评价小学生学习活动。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观察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是否愿意与人合作,主动帮助他人,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等。

2、评价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个人能力结构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在评价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评价思维的正确性,更要从思维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的灵敏性等诸多方面给予评价,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传统的观念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仅仅评价学生思维的结果,简单的以“对”或“不对”进行评判,或者仅仅给予他们“好”或“不好”的评价,至于哪里好,又错在何处,究竟应该怎样去分析,小学生无从知晓。因此,教师要充分引导小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对思维的过程给予恰当准确的点拨,从而促进他们正确思维的形成。

3、评价小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后,我在即将下课时对全班同学说:“今天这节课,大家通过分角色表演、小组互助等形式,理解了课文的含义,大家之间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值得表扬。”这种激励色彩浓厚的评价,反应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和付出努力的肯定,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持久的保持这种兴趣,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显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激励性评价机制的建设,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点滴细节,通过教师精心预设,可让语文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智慧火花闪耀的舞台,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自信快乐,思维洞开,从而确实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阴区古寨中心小学 江苏】

上一篇: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下一篇:创新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