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质要求的角度分析中学语文教师的口语障碍问题

时间:2022-10-10 06:28:06

从素质要求的角度分析中学语文教师的口语障碍问题

摘要:本文从口语障碍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中学语文教师素质要求的内容,阐述了中学语文教师口语障碍的现状和具体表现,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师口语障碍的影响因素,并针对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克服口语障碍提出了战略对策。

关键词:口语障碍 中学语文教师 素质要求 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其中,对于中学语文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主性、创新性、综合培养的要求下,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评判也有所转变,从满足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到拥有基本的教学素养、能够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口语障碍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口语素质要求进行了探讨。

一、中学语文教师素质要求的内容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形势,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对教育质量都十分重视,也对教师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受教学目标要求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的处境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包含了诸多内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教育理念改革素质,施行实践教育

目前,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仍未认识到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并未针对新课标而对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更新,造成陈旧的理念不适用于现代教育,严重影响教学成果。因此,现代教育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转变教育理念的素质,在教学中施行实践教学,将语文教育付诸于语言实践和口语应用。

(二)语言修养素质,实现以自身为榜样

语文教育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理解力和想象力。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自身具有很高的语言修养,无论是在理解力还是想象力上,都能够展现出很大的拓展空间,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全面、更清晰、更直观的感受语言的魅力带来的乐趣。

(三)语文专业素质,做到因材施教

良好的专业素养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新的教学体制下,各个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相互交叉、综合的趋势,中学语文学科也要求能够顺应发展的需要,构建出创新、开放的课程系统。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素养。

二、中学语文教师口语障碍的现状和具体表现

新课改教学体制下的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各项要求,归根结底在于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以其较好的普通话素质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但目前,部分中学语文教师仍存在口语表达素质较差,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运用存在障碍,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

(一)教学口语生动传神的缺失

1.示范性缺失。普通话标准、发音正确、口齿清晰是语文教师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教师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中学语文教师口语表达存在障碍,不能准确、简洁地抓住教学实质,使得语文教学口语失去了示范性。

2.启发性缺失。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创新思维的全面培养,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从而更好地进行语文的学习和感悟。而中学语文教师的口语障碍直接导致语言的启发性缺失,制约教学改革的实现。

3.生动性缺失。语言是一门极具情感内涵的学科,其运用需要通过语音、语调、语气的灵活转变来表达思想感情。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方式将内容的特点展现出来。中学语文教师口语障碍而导致的生动性缺失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4.自控性缺失。语文教师的自控能力是指教师语言的掌控和自我调节。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口语表达的分寸,注意对程度、语量、语速的调节,同时重视肢体动作对语言表达的辅助作用。而自控性缺失是中学语文教师口语障碍的一大表现。

(二)朗读水平较差

在课堂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水平。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从整体上感知文章,教师有必要进行范读。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好的朗读水平,运用朗诵的方式代替乏味枯燥的单一讲解和分析。

三、中学语文教师口语障碍的影响因素

中学语文教师口语障碍是其基本功的不扎实、教学水平存在不足,针对这种口语障碍的存在,主要有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专业素养水平不够

专业素质水平不够是造成中学语文教师口语障碍的根本原因。我国对于教师的资格考核有着严格的标准,对于普通话的考核更是有着明确的要求。但仍不能排除部分语文教师素质水平低的情况出现,某些教师只针对考试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习,而其口语表达能力欠缺,专业素质只停留在较为低级的水平,这就给中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和困难。

(二)自身修养水平不高

自身修养水平是对中学语文教师个人能力提高的要求,受新课改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也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革,施行生动、灵活的教学模式。因此,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口语表达存在障碍,无法适应教学体制改革的需求。这是由于教师自身修养水平不够的原因造成的,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对教学理念改革认识不够

对教学理念的认识不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学语文教师口语障碍的存在。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具备丰富专业素质和较高的自身修养,但仍沉浸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沿用陈旧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口语表达枯燥单调、缺乏生动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制约现代教学体制的推广。

四、中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克服口语障碍提高自身素质

面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以及教学体制改革的强烈需求,中学语文教师克服口语障碍,提高课堂口语表达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口语障碍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师克服口语障碍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专业水平

自身语文专业素质水平和个人语文修养是口语障碍的决定因素,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师要克服口语障碍就必须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加强自身修养。在基本功的培养上,加强普通话的学习和规范,做到口语运用流利、准确,口齿清晰、句读分明。在个人修养上,不断完善心理修为,同时涉猎各类学科, 不断丰富个人的知识面和知识储备量。

(二)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在新的教学体制改革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对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理解力、感悟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克服口语障碍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在这种改革的作用下,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朝着生动传神的方向不断发展,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加强心理揣摩,提高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项对教师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的学科,其课堂口语的表达是教师对知识、情感地具体化细腻的表达。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要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心理揣摩,研究其具体所要表达的思想,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保证思维的灵活性,从而使得中学语文教师克服口语表达的障碍。

五、结语

中学语文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在对学生语言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感悟力的一门学科。其教学实施对于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充分显示着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水平。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克服口语障碍,提高基本素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薛晓晓 中学语文教师素质之我见[N].学周刊,2012,27

[2]李喜仁 中学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素质[N].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3]周恩国 浅谈中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运用[N]. 学周刊,2012,04

[4]刘家旺 论新课程环境下的中学语文教师素养[J]. 语文教学通讯,2012,05

上一篇:《史记》主题句初探 下一篇:打动人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