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推广之我见

时间:2022-04-25 01:18:15

汉语国际推广之我见

摘要:大力推行“汉语国际教育”的国策,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之中遇到不少的困难和挑战。

关键词:汉语热 汉语国际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 世界文化多元化

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 汉语热方兴未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股世界性的汉语热伴随着中国市场的更加繁荣,参与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方兴未艾。截至2009年12月,世界上共 有7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约300多所。1990年――2008年,国外参HSK(汉语水平测试)的人数累计超过132.4万人次。在美国从1992―2002年间上大学前学习汉语的人数从6000人增加到24000人。法国有12000 人在学习汉语,而且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

二、汉语国际传播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现代汉语是现民族使用的语言,它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含义是指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广义的含义统指普通话和方言。现代汉语有不同的称呼,例如:在台湾称“国语”;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称“华语”;英美也有称现代汉语为“官话”或英语“mandarin”的译音“满大人”的。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信息产业的资源。一种语言被传播的程度与其所属国的强弱有直接的关系。从历史上看,在古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拉丁语是古代西方的“超级语言”。17世纪法国崛起,法语取而代之。而如今英国的发达与美国的霸权使英语成为现代西方的“超级语言”,称雄于全球,几乎成了世界的通用语。而中国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可以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前,《周礼》及《礼记》中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对外语言传播[3],始于汉朝,大兴于唐代,汉武帝时期,帝国疆界向四面八方大大扩展 ,中国的语言被传到了中国以外的许多地区,尤其是汉字对东亚、东南亚地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世界向多元文化发展之际,世界人民向往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之时,把汉语教育推向世界,并且是作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一种战略国策来实施,这是完全必要的。

三、商业机会是世界汉语热的源动力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已从单纯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转为凭借懂汉语的语言优势或到中国就职或与中国人做生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拥有13亿庞大人口数目的国家,为世界提供了广阔无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例如韩国仅在山东一个省注册投资的韩资企业就达8586家[4],同时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企业都需要大量懂得汉语的“老外”管理,现在中国人出外旅游消遣的也越来越多了,这就需要有大量懂得汉语的导游、导购、娱乐、餐饮、旅馆等相关行业的服务人员。

四、世界华人的殷切希望

从前华人华侨长期以来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同程度的歧视和不公平,如今随着中国日益强盛,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愈来愈大,特别是航天科技的巨大成就对人们影响力最大,在短短的五年多时间里,就顺利完成了航天飞船神六、神七、以及神八的成功发射,以及神八与天宫一号在太空中顺利的对接,这一切使华人华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恢复了民族复兴的信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正在加强。

五、增加话语权,化解误会的必要

中国改革开放的国策,不仅使经济快速腾飞,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是一日千里。同时国家的国防军队也正朝向现代化迈进,中国的制造业正蒸蒸日上,中国的市场正一派繁荣,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加强,而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对中国的责难不断 。事实上西方早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将西方文化的理念、意识形态通过文化产品和语言对中国渗透、冲击,来保持西方文化在全球的绝对优势。中国政府将“汉语国际推广”提高是为了增大中国软实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高度来认识,是非常英明、正确的。各国间只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消除或避免误会,这样才能创造出双赢或共赢的局面,使冲突减少,建设和平的世界,使全世界的人民安居乐业、无忧无虑。事实上中国一向主张尊重各国的内政,主张和平共处,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而自豪,注重礼仪精神,体现在含蓄、善良、温和、宽容的处事哲学上,接人待物温、良、恭、谦、让,礼貌周全。孔子的儒学强调“和为贵”且主张“和而不同”,其意义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中国希望世界文化百花齐放,共享繁荣。在此意义上讲,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实施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六、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问题及建议

首先,在设置课堂时,首先要考虑到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需要。促使课堂从当地的中学开始就学汉语,这样才能使其基础深厚,便于理解语言背后深层的民族文化。几年后作为两国的亲善大使,促进交流、信任、合作。不但如此,而且最好的建议是尽早开办小学或娃娃班,这样文化传播将会更持久,更深入人心。由此他的父辈、祖父辈以及小朋友的阿姨、叔叔、舅舅,凡是关爱他的人们都会注意到“有关汉语的学习”。

其次,可以开办各种各样活动扩大影响力。例如可以借助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春节包饺子;元宵节吃元宵、赏灯、猜谜语;中秋节吃月饼、划龙舟、赏月、吟诗等等。这其中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汉语水平的高低酌情处理具体的情节。例如,五月初五吃粽子可以简单讲解吃粽子的传统,但如果是汉语基础深厚的高年级学生可以借机讲解屈原的离骚及其爱国精神,甚至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还可以讲茶道、学剪纸、写书法、练武术、听民歌,使其浸儒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这样学汉语不是很有意思吗?

第三,任何一所学校要想得到良好的办学效果,和持久不断的生源,除了课程有吸引力外,最主要的莫过于该学校有好老师。好老师的标准不一而足,需从多方面考察。但最主要的是,作为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对海外的或其他的不懂汉语的学生教授汉语时,他自己首先要热爱汉语,热爱发明和使用汉语的民族与国家。他还要深爱他的工作,深刻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的重大意义。

第四,学校办得好除了上述之外还要有符合学生不同要求、不同学习目的、不同汉语基础、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国别来源地学生的教材,总之教材必须是具有针对性。因此一定要对教材的选取或编写慎重。要注意其有趣性、知识性、系统性、结构性、循序渐进性、字词重复运用、句型结构、段章的理解、诗意的文章、交际的功能,还要记得要深入浅出,因材施教。总之,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熟悉教材,灵活地运用适宜的教材,包括网络多媒体的资源和途径,作为一个海外华文教师,只要尽职尽责,千方百计,辛勤工作,像园丁一样,一定可以迎来海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满园春色。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团结一致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事业而努力奋斗,为汉语国际推广尽全力,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清宇多元文化融合与上海汉语国际推广。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8(4):45-47

[2]林妙娜。联合早报,新加坡新闻2011,11:7

[3]华文应用价值不断提升,汉语国际推广进入好时期。[B/OL],http://.cn/Chinese/News/1266459,htm.

[4]在山东注册的韩资企业已达586家[N].中华工商时报,2004,04:27

上一篇:语文教育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发展 下一篇:《大学》的作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