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之我见

时间:2022-10-10 04:37:41

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之我见

【摘要】自从亚洲金融风暴开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在世界经济低落的时期,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推动力。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由于全面开放的日益逼近,及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是我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核心因素,也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是金融界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特征、问题及产生的主要因素,评定金融体系脆弱性的程度,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体系 脆弱性 对策

目前,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深化时期,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问题是制约中国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许多学者认为,中国避免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原因不是中国的安全金融网,而是中国政府对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这种说法引起了中国人的深思。中国自加入WTO后,即将面临着全面开放,随之资本项目也会面临着开放,那时中国将失去资本项目防线的保护。研究我国金融脆弱性的形成原因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策略,对我国金融体系得以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金融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一)金融脆弱性的产生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金融不断向多元化、自由化方向的发展,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金融危机发生的特点与以往有所不同,封闭的地区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发生金融风波之前该地区的经济状况没有什么改变,发生金融动荡与实际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金融危机发生原因的传统解释,人们持怀疑的态度,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深入,渐渐的人们放弃了传统的思维,在新形势下利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解释金融危机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金融脆弱性的概念。

(二)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内涵

金融体系具有的六大功能是:价值创造、价格发现、风险分散、流动性供给、信息生成和公司治理等。六大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种功能都会影响资金的分配,对金融资金的流通也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对金融体系的完整性造成一定的损害,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承受力的范围也缩小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金融危机的风险也增大。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含义是六大功能没有全部发挥自身的价值。

(三)金融体系脆弱性与金融风险

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金融风险的意思差不多,两者之间的注重点不一样。金融风险指的是可能造成的损失,而金融脆弱性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是已经发生的损失。银行金融脆弱性是由于资金贷款的使用时间和还款时间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国内对风险的使用与脆弱性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四)金融体系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金融体系脆弱性,表现的仅是金融的不稳定,不足以成为金融危机,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演化的过程。金融危机是指大部分金融机构的负债超过了其资产的公允价值,导致人们挤兑资产的结构,资产构成的改变会是金融机构倒闭,政府就该发挥其职能,施行宏观调控的职能。金融危机是金融脆弱性长时间积累了结果,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的发展,金融脆弱性向金融危机演变速度的加快,引起了中国对金融脆弱性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分析

中国虽然避免的亚洲金融危机,但是这不代表中国金融体系是高度安全的。正如许多学者所述,中国能避免这次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因其严格的资本项目的管制,而非是因为中国金融体系的良好稳定性。

(一)制度的缺陷

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金融脆弱性的问题主要是隐藏在转轨过程中不适用的制度环境。

首先,产权结构,自2003年底至现在,虽然对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行了股份制的改造,并先后上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是很有效也不健全和完善,这样的国有商业银行就不能正常的经营。这种不正常的经营是由于潜在的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造成的。国有银行内部组织的主导思想是官本位,这种传统的思想导致经理层过度追求自身利益和本部门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做法使得国有银行不能按照非企业化的模式运作,而是按照官本位思想下的行政机关的模式运行。而本部门利益常常通过对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对高风险的项目的投资会使得国有银行承担的风险增大。国有银行的资金信贷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如何确保国有银行体系的良好运行,就要我们在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的情况下,控制国有银行的风险制度。

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职能不仅有自身的职能还有非商业性质的财政职能。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借贷市场进行垄断的同时也带来了高度集中的金融风险,导致出现整个国家的经济风险几乎都集中在了四大银行的账面的现象。由于四大银行承担了过多的财政职能,导致银行金融贷款风险高度集中和沉淀。因此,如果不能消除四大银行对金融的垄断,就不能达到制约风险的目的。

(二)银行的不良资产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是虽然银行内部的变化了,同时改变了资本市场的规模,但却没有改变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特征;其次,中国消费者拥有的债券超过了其他的资产运行。再次,虽然中国的家庭储蓄结构主要是银行储蓄,但是我国的企业融资结构却是以信贷融资为主。由此可见,金融机构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银行业,衡量金融脆弱性的指标是偿还负债的能力,资产和负债的差就是偿还负债的能力。

(三)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

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的先天不足,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不良等,是因为上市公司多数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存在着政府的隐性担保和企业的预算约束等固有的缺陷,所以上市公司的先天不足和证券资金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功能简化,我国股市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股市的不稳定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很密切,社会经济的受股市变化的影响,这也是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脆弱性的另一成因。此外,因我国资本市场负债债券弱股权强的局面。大幅度波动的股市和投机的不真实性使得金融市场的风险加强,对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程度的影响很大。

(四)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为获取自身效益最大化忽视其他人的利益,道德风险的造成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集中体现,也是道德风险的必然结果。

来自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主要是员工的道德水平较低。致使银行损失的出现。道德风险在银行体系中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内部控制问题,是指为追求集体利益并可能有意做出不利银行行为,或隐瞒利润虚增成本费用,或投资高风险业务等行为。二是银行人员渎职或违规操作,道德风险对银行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很难绝对消除的。如某行长盗窃银行资金等行为,充分体现了其道德的问题,道德风险对国有银行的影响非常严重,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的影响也很大。

来自外部的道德风险是指借款人的道德问题造成的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人隐瞒自己的实际情况,如经营状况的信息,企图通过错误的信息逃避应承担的责任,改变借款合同中规定的使用用途,改变借款的用途会使得投资的风险增加,这样银行收回本金和利息的风险也会加大,甚至出现坏账。

三、解决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金融监管,构建金融体系安全网

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是金融监管的核心技术,如何确保金融监管的稳定性、多样性和效率性,为构建完善金融体系的安全网提供了保证。当下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如监管标准不统一,法规不够完善、监管方法落后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因加入WTO后金融环境的重大改变,致使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使得其在市场的生存能力提高,为金融风险发生导致金融脆弱性提高保障。需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加强金融立法,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法规;二是加快实现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标准;三是改善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四是建立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构建安全的金融网。

(二)有效化解不良资产,增强银行业的稳健性

银行系统的脆弱性在金融系统脆弱性中最为明显,巨额不良贷款是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因之一。我们应以最快的速度降低金融资产的脆弱性,增强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建立科学的内部考核制度,加强风险的控制和对不良贷款的处理;建立健全对客户信用的评审等级体系,积极协调客户的结构,确保其稳健安全的发展等。

(三)加强风险处置,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

我国证券市场的脆弱性出现了投机倒把和不现实的现象。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实现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过度,杜绝不合格公司的上市,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二是大力培养机构的投资者,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三是加快基金业的立法进程,使得合法的资金渠道能被打开,减缓监管政策对市场冲击力和负面效应。

(四)建立“显性”存款的保险制度

由于隐形存款保险制度,强化了金融企业的道德风险,我国应尽快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使人们的利益得到保证,完善金融体系,增强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但是存款保险制度仅能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而不能保障其经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将其与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结合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总结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均保持了稳定较快发展,但是国内金融体系却暴露出一定程度的脆弱性。如果不能将问题及时的遏制处理,其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通过上文讨论,完善体制、加强控制,进而提高金融行业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董小君,李宇航.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与系统性金融风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05):07-08.

[2] 赵玉梅.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问题思考[J].现代商业,2012(02):17-18.

[3] 林宇.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分析[J].商业研究,2005(11):13-14.

作者简介:周启清, 男,河南信阳人,应用经济学博士,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国际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刘志文,女,硕士研究生,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国际经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上一篇:试论中国商业银行跨境发展 下一篇:机动车辆保险防骗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