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农村教育发展研究

时间:2022-10-10 03:36:57

新型城镇化农村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

农村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仅与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民和农村孩子等“利益相关者”休戚相关,而且与城乡的差异、农村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不可分。新型城镇化是当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背景和主要载体。只有把农村教育放置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放置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中进行设计,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农村教育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农村教育;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过程,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过程。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意味着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城乡差距将逐步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背景和重要载体。只有把农村教育放置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放置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中进行设计,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农村教育发展的难题。

一、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等多种力量裹挟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开始大规模地向现代转型。作为农村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教育,在城乡二元体制、农民“向城化”生存诉求、教育“市场逻辑”和应试升学教育等多种约束性力量作用下,农村教育价值取向“非人本化”、农村教育结构“单一化”、农村学校设置“非科学化”、农村教育底蕴“荒漠化”,农村教育已不自觉地沦落为城市教育的“附庸”,渐变为积贫积弱的“似城非乡”的农村教育。这不仅制约着农村教育乃至农村的现代化,而且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农村教育价值取向“非人本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只有培养出素质较高的适应现代城市生产生活的新市民和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保证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效果。但是,从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农村教育价值取向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物易人”,农村基础教育宣扬的价值理念是“知识改变命运”,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价值主张是“科教兴农”。在这些思想观念的支配下,能否产生可预期的经济效益是农民和农村孩子是否愿意接受教育的最朴素动机,追求升学率是农村学校的“立校之本”,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的分数是农村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可以说,对知识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致使当下的农村教育变为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或工具,这已经背离了农村教育的本质和初衷。因为,“只有教育对象———‘人’得到了全面、和谐发展,其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得到统一,他们才能自觉地成为促进农村社会良性发展的积极力量”。[1]

(二)农村教育结构“单一化”

农村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从对象上而言,可分为农村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职生)和成年农民;从类型上而言,可分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结构应该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不同结构类型的农村教育具有不同的目的任务:农村基础教育是为人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城镇化建设者,农村成人教育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但是,在“重物轻人”的教育价值导向下,农村教育呈现出结构单一、目的混乱的局面。农村基础教育不是为了农村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奠基而是追求不切实际的分数和升学率乃至遥不可及的物质回报,致使农村中小学生无奈地背上“所学非所愿、所学非所需”的沉重学习包袱。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更是因政策错位、经费不足、内容脱节而陷入“政府连年‘喊话’、农村基层‘无心’应对”的尴尬局面,失去了其“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合格公民塑造”的作用和价值。

(三)农村学校设置“非科学化”

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土地魅力不再,大批农村人口纷纷背井离乡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加之因国家计生政策而导致适龄入学儿童数量迅速下降。地方政府在“经济主义”作用下,在广大农村掀起了大规模的“撤点并校”运动,一举打破了在广大农村维持多年的“一村一校”教育格局。“三村一校”乃至一个乡镇一个中心校的农村教育中心上移格局,不仅使城乡教育资源更加失衡,而且也违背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初衷。目前,广大农村,特别是“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孩子的上学远、上学难、亲情割裂、乡土认同危机等现象无不是因此而生。另外,“撤点并校”中闲置下来的大批校产正在破败消失,而没能及时转化为“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抑或“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为农村教育和乡土文化传承提供公共空间和场所。

(四)农村教育底蕴“荒漠化”

在农村向现代大规模转型的当下,农村教育正在亦步亦趋地“模仿”城市教育,特别是现行的农村教材和课程设计已经游离于农村社会,缺乏农村生活的经验和内容。这一方面动摇了农村孩子“生命存在的根基”,使农村孩子变成了“融不进城市、回不去故乡”的“无根的浮萍”;另一方面使以升学为“立校之本”的农村学校办学路子越走越窄,精神底气越来越弱。农村教育底蕴的“荒漠化”不仅是农村教育的悲哀“,在更深的意义上,那将是生命姿态的断裂和生存意义的迷失”。[2]

二、农村教育弱势发展的归因

毋庸讳言,今天的农村教育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烦恼”,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从历史—社会的纵深视野来看,农村教育问题显然不仅仅是农村教育本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农村教育古已有之,历史上私塾、书院等都极为兴盛。但新式农村教育则发端于清末民初。在民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现代化宏大叙事进程中,农村教育在自上而下的一元化国家意志的主导下,先后历经了以“人人有书读”为目标的“嵌入”式“文字下乡”运动和以“人人读好书”为取向的“撤点并校”式“文字上移”运动。从发展主义的现代化逻辑和一元化的国家主义视角来看,试图通过大规模地改变广大农村人口命运的农村教育项目似乎取得了显著成就、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从社会层面而言,一元化国家力量主导下的农村教育,显然忽视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异、农村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忽视了当下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民和农村孩子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端

城乡二元体制源于新中国成立后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需要而制定的政策。城乡二元体制是国家依靠行政力量人为设计而形成的“,它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把中国社会分割为城市和农村两大块,并且推行工农、城乡区别对待的政策”。[3]城乡二元体制具有明显的“城市中心主义”特征,实行“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的利益分配方式,这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地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城乡二元体制使我国教育在政策保障、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以城市为中心,优先发展城市教育,农村教育发展由此埋下了“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病根。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在二元体制的作用下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教育发展也因之“雪上加霜”。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必须首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行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农村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

农村教育,顾名思义,即农村的教育,其主体就是农村孩子和农民。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我国农村教育之所以畸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农村教育主体地位的缺失。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教育一直处在一元化的国家意志的主导下发展,无论是“人人有书读”为目标的“嵌入”式“文字下乡”运动还是以“人人读好书”为取向的“撤点并校”式“文字上移”运动,都是国家力量作用的结果。但是,一元化的国家意志主导下的农村教育无法也不可能满足农村孩子和农民的多样化教育诉求。无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大规模“撤点并校”运动所引发的农村孩子“上学远、上学难”问题,因“所学非所用”而引发的农村“新读书无用论”的兴起,因缺乏乡土文明浸润而游走在现代城市文明和传统乡土文明之间的农村少年所产生的“两头不到岸”精神迷茫和心理困惑,无不是农村教育主体地位缺失的最好例证。发展有质有量的农村教育,必须尊重农村孩子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否则农村教育只能事倍而功半。

(三)政府主导地位的缺位

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发展农村教育是政府的根本职责和基本职能。但是,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在“重城轻乡”二元思维和“GDP政绩”考核体系作用下,地方政府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出于财政支付能力的考量和多出“政绩”的冲动,更愿意为城市教育发展“锦上添花”,而不愿为农村教育发展“雪中送炭”。反观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基层教育仍令人担忧的状况,就可知政府主导地位在农村教育中的缺位状况。农村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而系统的民生工程,要发挥政府在发展农村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把“民生”而非“GDP”作为政府效能的评价体系,让政府真正重视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三、在新型城镇化中发展农村教育

新型城镇化是当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背景和主要载体。解决“牵一发而动全身”农村教育发展问题,不能仅仅从农村教育本身着手,还需要把农村教育放置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中找到破解之策。

(一)着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共同富裕

不可否认,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农村教育的发展变革受到城乡在经济、文化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的深刻影响。在此意义上而言,未来农村教育的兴衰与波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乡能否统筹发展、能否一体化发展、能否共同富裕,这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要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城乡在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共同富裕,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农村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让农村教育多元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教育,其目标就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城市培养具有现代城镇化综合素质的新市民。因此,发展农村教育要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上的特殊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农村教育主体地位,变单一的“应试升学教育”为“三教统筹”的农村教育,即普通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兼顾、齐头并进,实现农村教育培养目标、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与平行化,让农村教育在多元化发展中变得生动而丰满,让农村孩子“升学有望、就业有路、致富有术”。要在充分汲取乡风、乡俗、乡情等乡土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农村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农村教育在乡土文明的滋养中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农村孩子在乡土文明的浸润中健康快乐成长。

(三)合理布局“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农村学校,充分发挥农村教育的普惠作用

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所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发展农村教育、实现教育公平,要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与现代转型的实际,特别是要关注农村社会的底层和弱者群体,而非从经济发展与政治成本角度对农村教育进行政策设计。要根据农村特别是“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实际,统筹规划和建设农村学校并保留必要的农村教学点,在校园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师资力量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先倾斜和充分保障,切实保障每一个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让农村教育放飞广大农村孩子快乐成长的梦想。

(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让农村教育有质有量

发展农村教育,固然需要一大批“扎根农村基层、心系农村教育、奉献农村教育”的农村教师。但是,在市场化、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让广大农村教师永远做“麦田里的守望者”,而要让他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心有所盼。因此,要按照《农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要求,把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紧紧围绕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需求,在薪酬福利待遇、基本住房保障、个人成长发展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倾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切实解决广大农村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广大农村“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农村教育的发展才有希望,农村教育的质量才有保障。

作者:王院成 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田夏彪.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功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9):18.

[2]程天君,王焕.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小学的兴衰起伏[J].教育学术月刊,2014(8):10.

[3]陈克磊.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及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6):58.

上一篇:高校治理下内部审计效用研究 下一篇: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