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时间:2022-10-10 01:41:04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08-02

摘要:当前的数学教育较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小学数学的知识的难度在经过几次改编之后都降低了很多,重点放在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上,将知识在纵向上的深度要求转变到了对知识的横向思维发展上.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古乐福特的学说,发散思维,是以扎实而丰富的基础知识为依据,不拘泥常规、常法、而善变、开拓,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观察思考、想象和探求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数学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会因多媒体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易懂得多了.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丰富课堂,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看到演示所揭示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透过文字看影象又从现象看本质,在教学手段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是非常符合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提高 数学教学 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就此问题,浅谈一下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知识与生活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和我们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着很大的差异,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加之他们生活经验匮乏,许多数学问题如果脱离生活讲解就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情境,比如,一个问题、一个故事、一段录像、一段音乐、一幅图画、一次游戏、一个实验、一个情节、一种状态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好奇,充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转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当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到内心产生主动的“我要学”的动力时,创设的情境才能称得上成功。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出示上海、北京和昆明三个地方的美丽风景。1、创设情境:“五一”来临了,教师们打算结伴分别到上海、北京或昆明的三个地区旅游。你们认为教师要注意什么问题?2、组织学生讨论出游前要考虑的问题。如:去那个地区?路程有多远?选择什么交通工具?需要多少钱?在各个地区的开销是多少?需要带多少钱?……3、学生交流明确本次活动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你打算去哪个地区旅游?

(2)选择什么交通工具?路上要用多长的时间?(并说说理由)

(3)需要准备多少钱?

形象生动的画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萌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此时,教师适时把握时机,导入新课,这样就抓住学生的心,栓住学生的思想,又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好基础。

又如教师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播放一段录像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父亲节快到了,小红想给爸爸一个惊喜,悄悄地和妈妈商量,准备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爸爸买一件礼物。她把自己攒的硬币都拿出来数了数:1元的有10个,1角的有30个。拿着这么多硬币不方便,于是小红就找妈妈来帮忙想想办法,妈妈说这好办,我们换一换就可以了。妈妈收了小红的30个1角硬币,又给了小红3张1元钱;妈妈再收了小红的10个1元硬币,给了一张10元纸币的给小红。小红有点不高兴,觉得有点吃亏。你们说:“小红拿30个1角硬币换3张1元钱的纸币亏不亏?小红拿10个1元的硬币换1张10元的纸币亏不亏?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操作讨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1元与10角相等”,“10个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个1角”,“1元=10角”,“10个1元是10元”。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但学生感兴趣,容易掌握,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孩子们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具体,发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规律。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人机对话,计算机对学生的答案即时作出反应,对的会发出掌声、动听的音乐声和以示表扬的说话;做错时,发出沉沉的声音表示再动脑筋,重做一次;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很快知道学习结果,满足其求知欲望.遇到教学重点时就用一个醒目的符号标志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习动机。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存在着“高分低能”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形象,学生就能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更能对学习中的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对难题刻苦钻研,对解决问题后的自信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良好情感,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充分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在小数几何体知识教学中,涉及周长、面积、体积、高、棱等概念,由于这些概念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以接触感性知识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往往易混淆周长及面积的概念,弄不清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不能正确理解高与底的对应关系等,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课件周长和面积的复习模块中,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我设计了两幅动画,第一幅是一只小猫绕图形一圈,跑过的地方同步改变颜色;第二幅是将图形的平面部分从上到下涂上黄颜色。配合师生的问答,学生很快理清了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生活走进课堂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例如,我教学五年级?“数学活动课”一节时,录像播放师游“广州东方乐园”的情景。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有980人,教师38人。门票价格为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3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团体票每张6元。问:请你设计一种最为省钱的购票方案。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创设生活情景,突出主体地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例如,我在教学“几和第几”时,让学生模拟人们排队买票的情景,把静止的画面变成生动的场景,在生动有趣的生活中学生加深了对基数与序数的认识,学会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必将给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上一篇:习作来源于孩子的生活 下一篇:浅议高职旅游市场营销课教学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