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2-10-09 09:20:49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好之”优于“乐之”。在数学学习中,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重点探索的课题。本文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重点,论述了如何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贯穿于数学教学全部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启发;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077-01

在实际数学教学工作中,启发式教学和强制式教学比较事半功倍。只要抓住青少年好奇心强、求知欲大、思维创新多的特征,注重挖掘学生的创新和钻研精神,让学生感到数学绝不是干巴枯燥,淡而无味的,能够主动学习数学、用创新的思维学习数学,效果无疑是最理想的。

一、 启发学生的疑问

培养创新能力学习中的创造性品质首先表现在“质疑”上。设疑的目的是使学生发生质疑,设疑是训练学生质疑的好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质疑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产生疑问,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题设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通向成功大门的钥匙,只有有疑点,才能有问题,只有会有思考,才能有创新。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学生就会由被动质疑转变为主动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这写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途经。

二、 启发学生的猜想

牛顿有一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事业来。数学教学中更应该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对已知原理、事实、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性的命题。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直觉思维,使其掌握探求知识方法的必要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达到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目的。

三、 启发学生的判断力

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已的判断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的思更具流畅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当学生思维的火花刚刚点燃时,要鼓励而不要抹杀,当学生思维发生障碍时,要启发而不要包办;当学生思维偏离轨道时,要引导不要责难。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太能有效地调动起来。

四、 启发学生的实验精神

实验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一种间接而又基本的方法。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发现,勾股定理的证明,几何体的性质、侧面积、体积的研究等均可以用实验法进行。除此以外,在解题的思维过程中,也要实施实验探索法,如几何证明要不要添加辅助线?添四一条?需要试一试。这些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益处。

五、 启发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对事物的特征通过视觉获取信息并运用思维、从而发现规律和性质的方法,观察是思维活动的第一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可通过一题多解的观察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成功源于不懈努力,通过启发他们的观察力,激发他们不断进行观察的兴趣,同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六、 开展合理的学习竞争

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竞争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所有学习竞争都采取正向引导,绝不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课堂上让他们提出一个问题,或是解决一个问题,或会做一道计算题时等对他们做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或是作业批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这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对学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尽力体现在思维情境的创设、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兴奋点的捕捉等方面。重视对学生的启法、启迪,使学生多动脑、多猜想、多发现、多创新,把握学生心理,发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晓玲.发展学生求异创新思维势在必行[J].教育艺术,2009,(8)

[2]钟日宗.初中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刍议[J].试题与研究,2009,(16)

[3]贾爱芳.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J].商情2009,(15)

[4]胡长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学问2009,(8).

上一篇:如何在生物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