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爱国主义分层研究

时间:2022-10-09 08:33:33

心理学视角下爱国主义分层研究

【摘要】爱国主义的心理过程分为爱国心、爱国情和爱国行。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并由低层向高层逐步升华。爱国主义对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的行为规范,明确不同行业的爱国主义要求,把爱国心和爱国情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

【关键词】心理学 爱国主义 分层

从本质上讲,爱国主义是集思想观念、情感和行为于一体的、反映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全面价值体系。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爱国主义是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在认识祖国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爱国情,由爱国情转化为保护、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通俗地讲,爱国主义就是人们的爱国心、爱国情、爱国行依次转化和反复循环的过程,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根据人的身心特点,爱国主义对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要求。

爱国心是爱国主义的前提和基础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爱国心就是对国家的认知,通过多种认知方式获得。一是通过感觉和知觉获得国家形象的感性认识,如在工作生活中认识骨肉同胞,从图形、颜色去识别国旗、国徽等。这些认识是所有人应该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二是通过系统学习获得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历史是一个国家的记忆,通过历史,人们回忆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三是通过思维获得国家制度的理性分析,即对国家间接的、概括的认识。这是具有较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应有的认识。这种认识中应有对国家的基本认识,如国家的起源、要素、体制的认识,特别是对国家基本制度的认识,还应有对国家与个人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和使命的认识等,从认识上去明确人为什么要爱国,如何爱国。四是通过想象获得国家发展前途的心理预期。普通人都会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简单地描述国家发展蓝图,国家发展规划则是通过政权表达的对国家未来的想象。

爱国心是产生爱国情和落实爱国行的基础,因为情感总是伴随一定的认知过程而产生,并且随着认知的深入而不断增强,对人的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针对人们的身心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认知教育,提高人们对国家的认知。

爱国情是爱国主义的“催化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②爱国情反映的是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故土家园、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寻求归属感是人的天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都害怕孤独寂寞,希望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从中获得帮助,消除或减少孤独感,获得安全感。从制度上讲,国家归属感以国籍为依托。国籍是公民获得国家帮助的法律保障,也是忠于国家的约束依据。相同的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从心理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国家之间的距离。实施《国籍法》、推广普通话、重视风俗习惯、加强道德建设等,能有效提升人们的国家归属感。

国家认同感是人们对国家的政治权威、政治制度、政治价值和政治过程等方面的理解、赞同、支持和追随的情感。当前,国家认同感面临着三方面的挑战:一是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全球化把世界变成了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以市场接受程度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弱化了国家意识。二是港澳台的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挑战。近几年,港澳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有大幅度提高,但还需努力。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问题紧迫而艰巨,随着老一辈离世、新生代崛起,两岸民众的认同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考验。三是民族分裂势力带来的挑战,“”和“”的肆意喧嚣,影响着人们的国家认同感。国家认同感是动态发展的,随生活体验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高国家认同感,最重要的是让国家与个人的利益水融,是巩固国家认同感的根本举措。

尊严感指个人拥有的应有权利,并且这些权利理应被尊重,是不容侵犯的情感,包括自尊和他尊。国家和领土的完整、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尊重是国家的基本尊严。国家尊严体现在国际往来中,与国家的综合实力密切相关。在国家层面上,国家的尊严既需要增强国力,捍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也需要采取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营造良好的外交环境;还需要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同损害国家尊严的行为作斗争,帮助和保护本国公民不受迫害。在个人层面上,公民有义务维护国家尊严,在国际交往中不做有损国家尊严的事,理性对待国际矛盾。

荣誉感是指社会团体对成员履行义务的行为进行的肯定和褒奖,个人因意识到这种肯定和褒奖所产生的情感。国家荣誉感就是人们为国家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情感。国家发展壮大,国民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能强化国家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

爱国情不是自发的,它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受国家认识的影响,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并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爱国情是爱国主义的“催化剂”,它能增强爱国心,推动爱国行。

爱国行是爱国主义的目的

爱国行就是把爱国心和爱国情落实为实际行动的过程。爱国行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它有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这种规范既有对公民的普遍要求,也有对不同行业的特殊要求。国家由领土(河山)、国民(同胞)、政权三个要素组成,而文化则将前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爱国就是要爱国家的河山、同胞、政权和文化。

爱大好河山。河山本指一国的国土疆域,延伸为国家疆域内的能源、矿藏、物产和风景等。河山是国家、人民财富和民族发展的物质载体。爱河山是爱国行最基本要求,分为保护和建设。保护就是要使河山免受外来侵略和内部破坏。要防止和抵抗外国人入侵,必须积极发展国防事业。保家卫国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使命。另外,当今,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防治入侵刻不容缓。质检、环保、林业、农业等部门是防治入侵的主要承担者,而普通公民尤其是经常出国的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各种防治。搞经济建设要兼顾环保问题,环保部门对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同时需要企业、公民积极参与环保。

建设河山主要是增加物产和改善环境。物产数量的增加依靠工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物产品质的提高需要改进生产工艺、培育生物新品种和研发新技术。环境的改善则需要每个公民都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

爱骨肉同胞。在我国,各族人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都是骨肉同胞。骨肉同胞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家园的守护者和文化的传承者。爱骨肉同胞,是对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是爱国行的集中体现,分为三个层次:平等、尊重和帮助。平等对待骨肉同胞,不分民族、职业、性别等,人人平等相待,这是爱的前提。尊重骨肉同胞,就要尊重彼此的民族传统、等,求同存异,这是爱的基础。帮助骨肉同胞,物质的和精神的帮助都可以。爱骨肉同胞是每个公民的美德、责任和义务。从国家层面看,对骨肉同胞的爱就是民生,主要有社保、教育、就业、分配和稳定五个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每个公民都能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便是对骨肉同胞最大的爱。

爱国家。政权是国家的核心要素,是国家的灵魂。政权通过国家基本制度的运行,实现对内的管理、分配和协调,对外的防御和交往,保障领土和完整、百姓安居乐业,维持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拥护现行政权是爱国行的根本要求。爱国家有三个层次:接受、拥护和建设政权。除了要拥护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外,更应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建设。爱国家是对全体公民的根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党政机关、武装力量和社会团体都是政权的直接建设者,应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爱灿烂文化。爱灿烂文化是爱国行的必然要求,按其境界分为四个层次:了解、应用、创新和推广。首先,了解是爱的前提和起点。不学习文化,就不能正确认识祖国文化,更谈不上热爱。其次,应用是爱文化的目的。学习文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运用。再次,创新是爱文化的升华。根据时代要求,创新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为正在进行的国家建设服务。最后,推广文化是爱文化的另一种升华。推广文化,一方面要对本国人民进行文化教育,帮助人们学习和掌握本国文化;另一方面是向世界推广本国文化,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本国的了解,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每个公民都应积极学习和应用本国文化,力所能及的创新和推广本国文化。文化教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专职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理应承担起创新文化、推广文化的职责。

爱国行是在爱国心的基础上,在爱国情的推动下产生的,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只有爱国行才能保护好和建设好祖国。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只要对待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在生活中尊老爱幼、乐于奉献,对待社会公益事业尽心尽力,就是在行动中诠释爱国主义:爱国就是爱岗、爱家、爱社会!③(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

注释

①徐国亮:“理国:爱国应恪守的重要原则”,《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第16期,第23~26页。

②《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③刘云川:“爱岗与爱国”,《求是》,2009年第19期,第61页。

上一篇: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状况分析 下一篇:村企社会关系结构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