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与美术

时间:2022-10-09 07:20:24

浅谈电影与美术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影工业作为艺术传播的一个表达方式,不断地飞速发展着。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电影给予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的提升。3D电影的出现,标志着数字化电影时代的到来。电影的视听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但无论电影工业如何发展,美术元素在电影制作中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本文通过对电影和美术两个层面的探析,得出这两个艺术形式的更深层次的认知。

[关键词]电影;美术;发展

一、电影的发展以及电影美学的发展

电影业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在社会商业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电影业飞速发展着。从某种角度看,电影工业就是商品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

电影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从产生直至现在,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5~1926年。电影诞生并开始成为艺术形式的一种。由于历史原因,受当时的物质媒介的视听记录手段影响,只有黑白的无声影片。拍摄的影片也仅仅体现出艺术家各自不同的美学观点。直至20世纪20年代初,法、德先锋派运动兴起之后,电影艺术才开始有自觉美学方面的探索。

第二阶段:1927~1945年。在这一阶段,电影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有声片和色彩片相继出现,物质媒介的视听记录功能也逐步趋于完备。早期电影人通过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总结,建立了具有系统性的美学思想的电影。

第三阶段:1945年至今。电影艺术趋于成熟,物质媒介视听记录功能日益精密,无论是“二战”后电影的发展还是电影史上同流派的电影创作,都在很大程度上从人文的角度去深入发掘,在当代人文科学的指导下,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研究,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电影美学流派,并且建立了不同哲学基础的电影美学体系。

二、电影艺术中的美术元素

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从听觉、视觉、感官上给观众以享受,随着人们品位的提高,人们对电影的欣赏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故事情节发展,而是上升到对音响、音乐、色彩、画面、造型、光影的细节层面上的高要求。无论在国内,甚至国际上,电影工作者们都越来越注意选择从这些细节层面大做文章,以此来增强电影的艺术性和欣赏性。美术对电影色彩、光影、造型等方面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美术在电影中的表现,是在电影美术师的创作基础上,通过摄像机和胶片和后期制作来实现的。美术创作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电影,从这个角度看,美术对电影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三、美术对电影的作用

美术是一门古老而悠久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刻、工艺和建筑。从世界范围看,在旧石器时代的美术遗迹中就可以看出当时绘画、雕刻的审美水平的不俗。而电影艺术可以说,是依附于美术的发展而形成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出现于19世纪。即把完整的运动过程分解成多个画面,然后在一定时间逐个展现在人眼前,产生动感,这就是电影。

(一)美术为电影形象的典型性和艺术性的表现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对观众来讲,接触到的最直观的层面就是形象(包括人物、动物、景物、器物等)。从这个角度讲,形象是电影艺术中的最基本的因素。对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来说,内部的形象要求是非常高的,通过高品质的艺术形象所体现出的美感,会让观众在观影之后印象深刻。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霸王别姬》《冰山上的来客》《大红灯笼高高挂》《少林寺》《黄飞鸿》等众多的优秀电影作品中,典型而生动的艺术形象都让观众难以忘怀。这些艺术形象,是导演和演员在剧本的基础上,对形象艺术化、美术化的再创造的结果。

理想化的形象的塑造,除了演员的气质要求以外,还有对演员美术化的改造。电影中美术处理的过程与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很相似的。电影制作的美术工作者自身应有很高的美术素养,创作过程中遵循美术的客观规律。因为,只有这样创作出的形象,才会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不同于普通影片,动画片的形象不受演员自身条件等因素制约,完全是美术工作者直接创造的结果。动画片中的每一个形象都是画家亲手完成的,这样的电影作品质量的高低完全受制于作者的美术修养和技术水平。好的动画片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让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充满愉悦的情感。

随着科技的进步,美术的技法也在不断提高。但美术对影视的艺术化表现的影响是不会改变的。

(二)美术为电影场景空间和衣服道具的艺术美感的有效表现提供了可能性

在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领域中,人物活动的范围通常有一定的固定性。因而在故事片中,场景空间就显得异常重要。由于场景需要随着人物身份、性格、活动时间和活动变化的变化而改变,场景的选择、设计、加工工作要做好相应的配合,而这些工作在片场通常由美术工作者来完成。相互协调的人物、环境、道具,是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这样的作品会让观众增强对艺术美感的享受。

美术通过对电影环境和道具的有效表现,对电影的可视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三)电影中的光、色、意境的表达离不开美术

影片是通过声音和画面来表达主题的,通常一部影片的光和色可以准确表现出影片要表达的情感基调。由此可见,光和色是构成电影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在一部电影中,光和色通常都统帅着任务、环境以及道具。从另一个角度讲,光和色还会烘托剧情气氛,引发观众情感的共鸣。光和色通过对影片色调的改变,引领着剧情的情景发展。电影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视觉享受成为观众的首要要求。这就要求电影的美术制作者,在整体上把握好色彩和色调的协调问题,使影片在整体色彩方面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电影《红高粱》中色彩的运用可以说是色彩美在电影中运用得很成功的代表。在整部影片中,导演张艺谋都在用艳丽的红色调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影片中场景画面、场景的每一次转变,都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而是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色彩美的美感。那种迎面而来的绚丽的红色,不仅给观众视觉上以极强的冲击力,其中也融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和对人性、对突破陈旧思想枷锁强烈渴望的勇气,对主人公敢爱敢恨、朴实无华的性格特征很有表现力。

电影中的美术效果是作品内在意境美的主要体现,它与电影中的外在感官效果(形象、道具、服装等)构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才会使影片更好传递出它要向观众表达的内在含义。

四、美术技法在电影表现途径上的功效

从美学的角度讲,电影是一种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等一切艺术手段通过丰富的表现手段,高度凝练的表达方式,辅以时空的不断转换来呈现于银幕的美育教科书。

电影发展到今天,视觉的表现力变得非常重要。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的画面,都是服务于电影要表达的艺术情感的。这就对电影的美术要求变得非常高。随着电影工业分工的日益细化,电影美术成为了一种专门的艺术活动和一项职业。

美术在电影艺术中主要就是一种表现手段,是电影视觉语言的基本工具。它为组成电影动态影像的每幅固定画面构建框架、色彩,创造视觉美感,根据剧情中人物性格和地域特点提供影片需要的典型环境。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影技术也不断发展着。其中,美术技法在电影中的应用,对电影客观观赏性的影响也在发生着变化。面对行业的高要求,电影美术师也在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一)美术效果增强了电影画面的直接视觉冲击力

在美术领域,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追求着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动态特征,甚至试图在静止平面上表现物体在时间延续中的运动。可以说,电影美学的历史是绘画史的概括总结。

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电影美工制作对美术的追求在形式上与以往已经大不相同。电影制作者常常希望通过冬天的镜头去表现物体相对静止的形态以及色彩,通过这种方法来艺术化地还原现实。在这个过程中,美术制作产生的视觉冲击力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在电影《哈里·波特》系列中,影片的美工制作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影片的道具和布景上,这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很轻易就被画面带入到影片中去,

(二)美术通过对画面的渲染对观众的心理特征产生影响

一个成功的画家,会通过作品的画外音来引发观赏者的联想,达到由景生情的效果。电影的美术工作者通常通过画面描绘的意境来营造电影需要的气氛,而这种效果是音响表达不出来的。这样的氛围更容易感染观众,引发观众个性化的思考空间。

镜头画面是电影美术的直观体现,电影美术工作者要通过镜头来将画面与画面很好衔接起来,从而丰富原有的布景。电影通过美术构造的表达效果,扩大了要表现的维度,在精神内涵和文化延伸上也得到了超越。

(三)美术手法可以赋予银幕形象新的含义并辅助表达主题

电影艺术是一种多元化的载体形式,它对形象的含义确立除了画面以外,还会借助情节的发展来推动形象鲜明化的进程。从而让形象更好服务于影片要表达的核心精神。

(四)美术服务于影片的空间节奏,体现主旨并奠定情感基调

电影的表现环节主要依赖色彩、光影等美术技法创造出的氛围。和谐而又具有整体性的色调对影片情感基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电影的主旨立意的角度看,色彩具有说明性、寓意性和评论性。

色彩、光线的变化也会使影像体现出多层次的效果。这种画面构成也很有利于影片对时空的划分。但是无论怎样,全片的色彩基调要保持统一,变化符合电影美术的客观规律。

(五)添加复杂绚烂的美工弥补情节单薄的不足

电影工业的日益商业化,使得电影工业的运作模式趋于“文化快餐”。美术技法的运用是服务于情节发展的需要的,运用的过程应该是自然的。但是部分影片情节不够丰满,时间、内容跨度过大,从而过度依赖美术创造出的画面,来弥补故事情节的单薄。这种宏大的场面,绚丽的色彩,是无法引起观众的认同的。

[参考文献]

[1] 约翰·S·道格拉斯,格林·P·哈登.技术的艺术——影视制作的美学途径[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77.

[2] 周登富.电影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3] 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

[4] 周登富.电影色彩的表现功能[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4(02).

[5] 程荒煤.当代中国电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6] 波布克.电影的元素[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7]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于丹(1979—),女,满族,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中级实验员,主要研究方向:美术教学。

上一篇:电影海报文字图形化设计 下一篇:乡土云南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