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数学课堂的探究

时间:2022-10-09 07:17:51

高效数学课堂的探究

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问学生最喜欢什么课,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劳技、音乐等课程。当问及原因时,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上这类课能让人身心愉悦。但谈及数学时,他们多半感觉枯燥乏味,做不完的题目更是不胜其烦。试问,若学生觉得数学无趣,如何要求他在数学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又试问,数学一定就是枯燥乏味的吗?

美国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有一种教可使人身心愉悦。试想在数学课堂中,师者若能营造出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势必大大提升。那如何营造这种氛围呢?笔者从教学技巧化、用语艺术化这两方面进行探究,使教学氛围不仅能给学生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有益于他们能力、态度、情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给教师带来成功的喜悦。

一、教学技巧性――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1.注重“生活数学”,引人入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而学生的认知活动又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呈螺旋式上升。所以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从直观的、学生印象最深的内容入手,以引发其内心的共鸣。苏科版教材每章节起始部分的主题图便抓住这一特征,由学生最熟悉、最直观的事物展开。

案例1: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引入图是活动的立体支架,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通过活动支架,学生还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还可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像学校的移动校门、从侧面观察到的窗户等等,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了解,从而导出其概念及性质。

当然,教师同时还可以挖掘身边有趣的素材,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知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案例2:《勾股定理》一课的引入,台北市内一栋高楼的12层突发大火,消防队员见一对老年夫妇在窗口求救,随即搭乘云梯上前救援,但消防车上所配置的云梯长度只有32米,距离待救老人还有一段距离。不料屋内此时发生爆炸,这对老年夫妇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大火吞没。这个案例一出,马上引起学生的一片叹息,叹息的同时,学生也急迫地想求出云梯究竟多长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教师顺势构建数学模型,导出勾股定理。

这样的案例引人入胜,马上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受前面课程影响而产生的思维倦怠,同时又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活动数学”,引导学生“做”数学,提升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它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能力,更重要的是便于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思想和方法。而教学活动内容可利用苏科版教材中的“数学实验室”,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强化实践性,拓宽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让学生在“做”中感受数学,探索知识和结论。

案例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中位线》中的数学实验室,导入情景为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重新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此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数量关系,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将三角形与四边形建立联系,从“做”中发现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思路。

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手做,多方面参与数学活动,从而提升了学习兴趣。

3.注重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数学学习是学习者的一个主动构建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并在他们所参与的数学活动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所以“探索”处于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说,抓住了“探索”就抓住了主动权。

案例4: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第一课时,探究“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啊保收呱柚昧肆礁鎏骄俊?

探究一――画图、度量、计算

请每个学生在课堂笔记本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内角的度数,并求它们的和。

这一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直观地发现无论三角形如何变换,其三个内角和都为180埃杂诟枚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探究二――探索、推理、验证

教师:根据学过的知识,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180埃?

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平角度数是180埃涣街毕咂叫校阅诮腔ゲ埂?

教师:那如何制造平角呢?

学生:可延长线段BC到M,得到∠ACB+∠ACM=180啊#ㄈ缤?)

图1

教师:那如何说明∠ACB+∠A+∠B=180澳兀?

教师特意用∠ACB+∠A+∠B=180袄粗复叭切蔚哪诮呛臀?80啊保蛭ACB+∠ACM=180埃ACB+∠A+∠B=180罢饬礁鍪阶永啾裙鄄欤菀卓闯龆四摺=幼沤淌翁媒桓睦嗷ヌ致郏梢酝ü赐嫉姆绞郊右运得鳌?

教师的引导恰到好处,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课堂讨论氛围浓厚。在诸多方案中,教师选取了较为典型的一种。

某生回答:根据∠ACB+∠ACM=180耙っ鳌ACB+∠A+∠B=180埃恍枳っ鳌ACM=∠A+∠B。教师提醒可以用拼图的方式,(如图2)将∠1沿着红线剪开,再将其沿着BC方向平移BC线段长度得到∠2,∠1和∠2数量关系相等,位置关系为同位角,运用之前所学的平行线的判定,可得到AB∥P’C。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又可得到∠A=∠ACP’,从而得证。

图2

证明过程言简意赅,但无不充满智慧的火花,特别是在证明过程中用到了之前所学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该生注重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此巧妙,引得同学们连声叫好,课堂氛围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4.注重教学例题设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例题设计是教学环节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例题可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例题的选取要针对教学目标,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每课时的重难点;例题的选取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多层次、小坡度,这样将难点分散教学,更有助于学生掌握;例题的选取要有精炼性、代表性,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案例5:苏科版七年级下册中的动点问题。

在直角梯形ABCD中(如图三),AD∥BC,∠B=90埃AD=24cm,AB=20cm,BC=28cm,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s速度向D点运动,动点Q从C点出发以2cm/s速度向B点运动,已知两点同时出发,问:

①过多少秒后,四边形PQCD成平行四边形?

②过多少秒后,四边形PQCD成直角梯形?

③过多少秒后,S四边形PQCD=S梯形ABQP?

图3

分析:整道题中问题的设置是相互衔接的,第一小问是铺垫,主要是巩固四边形中动点问题的一般处理,根据性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来列出等量关系PD=CQ;第二小问难度提升,但沿用一问的思想仍建立等量,只是此时的等量需建在与之相邻的矩形ABQP上;第三小问,难度更大,但思考中不难发现,二问其实给了暗示,四边形PQCD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它都是一个梯形,利用梯形面积求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整道题目的问题设定是环环相扣的,前一题的做题思路为下一题作铺垫,学生在做题时可以先从常规题下手,然后不断往深层思考,在做题的同时体会探知的乐趣、思考的乐趣。同时,这道题不仅展示了动点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法,还巩固了特殊四边形的相关概念。

这样的例题设计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强化重点、难点,便于提炼解题规律和方法,达到有效巩固知识的目的。

5.适时小结,画龙点睛。

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刚建立的知识体系往往还不太稳定,容易产生概念混淆、理解不清的问题。因此,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这里的小结主要分为错题小结和章节小结。

错题小结,对于例题当中学生所产生的典型错误,不可就题论题,而要透过表面抓本质,确定学生出错的关键原因以及思维的障碍所在,总结规律,使其今后少出或不出类似的问题。章节小结,将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强化,帮助学生提炼数学思想,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规律入手,再深度挖掘教材,教学效果便可事半功倍。

二、用语艺术性――构建欢快、趣味的课堂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重要法宝。准确生动的教学用语,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能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作为严谨的数学学科的教师,教学语言更要规范、准确、简练,表达要自然流畅,声调若是能抑扬顿挫,时而增加些诙谐幽默的语言,便可为数学课堂增色不少。

作为教师,我们还要牢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将自己的思想及情感都贯穿到自己的话语中去,用语尽量亲切,富有情感,才能使得“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真正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深深的感染。

总之,数学是一门科学,而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所以,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研究教学的技巧性、用语的艺术性,使得学生可以寓算理于情趣之中,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点燃智慧的火花。

上一篇:教师媒介素养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美学研究 下一篇:浅谈基于思维导图的生物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