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时间:2022-10-09 05:26:3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摘 要】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其能力的高低与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学生其他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基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逐渐走进了广大教师的视线,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进行一些深刻的探讨,并对其策略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关键词】 文本细读;小学语文;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逐步开始向文本细读方向发展,教师应在教学中理解文本的构思脉络和深刻群,这样才能完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引导下能够细细品读文本,在斟酌字句和语言表达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因此,文本细读值得推广和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学生的优异成绩是以全天候的学习为基础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大量操练这一个途径来提高,一些教师的思想仍然被以分数和成绩为重的应试教育所捆绑,坚守着“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思想,在学生的日常作业中布置大量的阅读练习,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分数,这种不正确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的认字量无法匹配阅读教学的内容,容易导致恶性循环,使得学生的语文成绩呈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两极差异导致低端的学生利用更多的课外时间去完成大量语文阅读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疲于应付,以阅读操练代替阅读能力培养取得的短期效应也荡然无存,长远上来看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1.在多元化细读中尊重文本价值

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视角只有多元化才能让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有丰富的阅读体验,教师在细读文本时,要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进入文本的情景,用心去感悟和体验文本语言描绘的场景,并借助自身的阅读经验读出文本原意,重新构建文本新意,其次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视角品读文本,在一望而知的语言中发掘学生的阅读盲点,感知学生在阅读中凭借自身能力能达到的阅读高度。

在教学中,我有目的地将《鲁滨逊漂流记》影片选段和原著选段出示对比学习,让学生不仅直观感受鲁滨逊独居荒岛的惊险,也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想象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们阅读兴趣提高了。此时,我再引领学生学习杨红樱对《鲁滨逊漂流记》一书故事的概括,通过诵读感受作者运用文字的精炼、准确,也就水到渠成了。之后,我组织开展了两个语文活动,一是分组讨论“为什么父辈们要把这本已经泛黄的书传给儿子,而不是重新买本新书送给他呢”,二是让学生辩论“这本书,女孩子有没有必要读”,通过活动的探讨和交流,学生们很快就明白了作者的意图是希望青少年们能传承鲁滨逊身上所展现的人格精神。

教师通过两种不同视角对文本进行品读,获得了不同的文本价值,前一种视角是教师作为读者在享受阅读过程中获得各种各样的体验,其中体会到的文本价值更具有文学鉴赏的意义,后一种视角可以让教师在阅读中体会学生的得失难易,具有深刻的教学价值。

2.在整体化阅读中潜心细读咀嚼

正如朱光潜先生的名言所说“慢慢走,欣赏啊!”文本只有在慢慢地品读过程中才能读出味道来,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目光聚焦于文本的细部,在反复咀嚼中提升阅读品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本细节叠加的部分不等于文本理解的全部,纠缠于旁枝末节不等于文本内涵,在细读过程中要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首先对于整体,要做到把握全文脉络线索,并关注整体人物形象。对于部分要做到扣住关键字词段落进行分析并注意挖掘文本内不起眼的空白处。通过同时对整体和部分的仔细咀嚼,才能让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进入细读的境界,整体把握篇章结构,在文本完整的语境中使学生潜心进入文本细读,实现阅读价值最大化,避免学生陷入随意肢解文本的误区。

3.在深入浅出中遵循教学规律

一个准确的文本解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带入情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和基础。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找准文本的教学价值,引领学生逐渐深入情境,深度挖掘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一些文本的中心思想因为小学生还没有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而难以被解读,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将其一步步分解,使文本中蕴含的感情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完整理解文本。

古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在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时,在初读古诗的基础上,我话锋一转,问大家:“你们知道杜甫写这首诗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吗?”看着学生们兴致盎然的样子,我以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们拓展“安史之乱”的历史,其间,把杜甫这个角色渗透故事之中,故事尾声,我突然来个情境代入:隔壁张三跑到杜甫家中,大喊:“杜先生,杜先生,安史之乱平定了,咱可以回家了!”马上追问:“同学们,此时杜甫是怎样一个心情?他最想干什么?”之后的诗句理解水到渠成,而诗文朗读则声情并茂,所有学生都能用诵读表现出诗人欣喜、迫切回家乡的心情。

4.在结合课外时掌握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中也发挥了无法取代的作用,在课堂上学生积累的语文学习经验为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了细读的温床,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眉批、旁批和尾批等方式提升自己细读文本的品质,使阅读由浅入深,获得自主阅读的能力。

自2014年起,每周三的语文早读,我都要求学生们共读一本优秀的课外读物。在近30分钟的阅读之后,我都要求学生们在当日所读的内容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连贯语段摘抄在“采蜜本”左半页上,并用红笔圈画出关键词、句,再在右半页上结合圈画词句,联系生活写写自己的感受。利用当周一节语文活动课,分组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再推荐几位同学全班交流。等到这本课外读物读完,我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采蜜本”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相互交流。一段时间后,学生们自主阅读的能力明显提高,写作水平也大有起色。

目前,文本细读正在慢慢渗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细读体验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文本细读转化为阅读实践,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然而文本细读的发展中,一些新的困惑和误区也不断涌现,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使文本细读得到健康地发展。

上一篇:特色小镇 根在“特色” 下一篇:特色小镇的“生命力”之开发架构及投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