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教学理论构建

时间:2022-10-09 04:31:09

谈高中数学教学理论构建

数学课程标准中新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就徒有形式而无精神,许多数学教师往往从口头上认同而行动上背离,甚至让应试教育穿上新的外衣粉墨登场,冠冕堂皇地称之“穿新鞋,走老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理念到行动到底有多远?为什么教学理念的转变会有这么难?是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不符合实际,还是总结出的经验不符合现实?细细一想,其实都不然。而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真正接纳、内化的时候,人们已经热衷于模仿外在的操作。教师看到后并运用的是新课程的躯壳,却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灵魂。

其实,数学新课程的实施远远不是停留在外在形式的改变,而在于一种新的思想理念的产生、接纳、转化、运用。长久以来,数学教育仅体现了数学作为一门科学而侧重工具性和功利性,对立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数学教师的教育哲学是由自身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文化习俗等建构而成。它缄默不语,但植根于数学教师的心灵深处,它像一只无形的手,它常常远离外在的数学新课程却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依照新课程,设计好每节数学课

每个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知识、备普通的教学环节,更要围绕学生来备、围绕新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益来备。如,教学设计中不能只是考虑教师活动应该如何安排,而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怎么做”为中心来设计,同时兼顾学生现有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挖掘各种能力培养和数学思想、德育因素的结合点与切入点等。教师在备课时明确一堂数学课的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艺术性地追求这些目标的达成,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展示”。

例如:(1)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沦为“操作工”,动手操作、动手实践成为了教师的指令性操作,学生只不过在教师的指挥下按部就班,学生没有自主,没有创新,学生沦为操作工。动手操作确实要有明确的目标,但有时更需要隐性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己摸索、体验、发现的过程,而不是仅仅为了结果,动手实践注意合作的方式、操作的方式、整理探索结论的方式的指导。(2)使“自主探究”成为“自流活动”。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自主探究中如果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教师只做事后评论员,不及时参与学生自主的全过程,会导致学习活动出现东扯西拉的混乱局面,反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其实,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在教师精心设计下进行的,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给予必要的指引。(3)使“合作交流”成为了“无思之说”。合作交流,就是要学会合作,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它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期望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二、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反思的关键是学会思考。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总结课堂得失,反思教育教学成败,清理工作思路,只有多思、爱思,才能善思、深思。经验+反思=成长,教育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让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常态,除了能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外,更主要的是培养自己自我反思的习惯,养成反思的意识,明确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始终保持一种敬业、开放、发展的心态。

1. 对教学行为的反思:用批判者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把思考的注意力由外显的教育教学行为转到教育教学行为背后隐含的教育教学目的、教育教学理念上;比较分析各种教育理论的特点,善于对各种观念提出质疑,并在权衡各种对立或非对立主张的基础上,选择以正确的观念来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从多种角度出发进行清晰而透彻的分析,并提出具有独创性的,恰当的解决方案;决策时不把自己的思想拘泥于某一点,而应想到还有哪些可供选择的行为和方法,并在情境变化时及时调整和改进原有的决策、行为;要思考教育教学行为本身可能带来的社会和个人后果,以及教育教学行为的伦理价值。

2.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特征和个人风格,习惯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分析和揭示偏好这些方法背后的教育理念以及使用这些方法的条件;记述教育教学生涯中成功、不足和困惑的地方,分析它们对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和影响。

三、构建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每一个数学教师个人的观念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是从历史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倡导“师道尊严”的儒家文化都占据着社会主流文化的位置,这样一个大的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塑造着教师个人的观念文化,同时也在影响着新课程推进所需要的种种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数学教师要增加接触各种各样文化和观念的机会,做一个文化的自主选择者。数学课堂文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因此,数学课堂文化的重塑也必须注意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和重视。它不是建立在命令和控制之上,而是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意蕴,让课堂和教师成为其应成为的“样子”,要增加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意蕴,淡化对数学课堂过分的功利性的期望,在一种文化的分享和创造中愉快、从容地到达共同向往的目的地。“在活动中学”,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数学课堂文化的体现。

富于文化的数学课堂活动应是真、雅结合,快乐而有实际意义的。为了真,数学课堂活动既应与现实生活相贴近,又不与数学知识相背离;为了雅,数学课堂活动应精心设计,精致而巧妙。而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数学活动中不仅应有师生、生生之间外显行为的互动,更应有内在的心灵互动。顺序与生活相交融,心与心相契合,文化便油然而生,自然弥漫于课堂之内。

正确的数学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只有重新构建数学教师的个人教育哲学,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学才能从理念真正走向行动,才能让新课程的思想理念成为教师身上的一部分,才能在行动上得以真正的改变。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召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上一篇:标准答案标准吗? 下一篇:职校文言文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