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所制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时间:2022-10-09 11:37:12

浅谈研究所制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中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实施教学校院二级管理已经多年,强化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使之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不仅是学院领导最主要的本职工作,而且是全面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教学工作二级院校管理水平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中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实施教学校院二级管理已经多年,强化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使之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不仅是学院领导最主要的本职工作,而且是全面提高学院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增强各高校的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以教育部文件为指导,以省教育厅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为依据,制定相应的目标管理方案,通过目标管理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评价是确定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也是确定为达到目标而持续、有效地改进的过程。近年众多学校进行了机构调整,对原来教研室为单位的基础结构进行整合,以学科为方向,将多个教研室进行合并,构建了以研究所为单位的机构,为了加强对研究所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监控,提高学院教学管理水平,我校以基础医学院为试点,构建研究所制下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并在具体管理中加以实施运用,规范教学日常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背景

教学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要治教又要治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存在于高校管理这个大系统之中,形成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配套的规范严格、运行有效的日常教学管理模式,坚持以教学为本,既要符合现代经营管理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高等教育与教学管理本身的规律。因此,明确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掌握教学管理的基本规律,认清教学管理的要点与重点,把握好教学管理与运行的体制和制度,全面推进教育管理高效机制,不仅利于顺利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也易于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二、实施方案

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务、教学、教材、实验室建设管理、质控等多个环节,根据教学环节大类分日常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果、教风、安全管理五大模块构成一级指标,各类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日常教学管理占总评价体系50%权重,下设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两个二级指标,教学组织过程中对各研究所教学计划任务落实、研究所负责人参加教学工作会议、组织教学科研活动次数及二级督导听课情况根据相应记录、台账进行评议;教学管理注重各研究所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与管理,包括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检查、教学资料归档、教学计划执行等情况。教学建设与改革占总评价体系30%权重,下设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获奖三个二级指标,考察各研究所精品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教改、教学奖项等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安全管理等一级指标共占总评价体系20%权重。师资队伍建设主要考评各研究所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和学历学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师资培养,重点考量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参考学评教成绩和学院教学督导听课评价反馈。安全管理考量各研究所、实验室责任人责任事故情况。

三、评价实施

为了规范管理成效登记,学院对各类会议采用签到制,日常管理采用学院督导抽查的方式进行监控。此外,还采用计划加月报方式要求各研究所每学期初提交学期工作计划,每月提交教学日常管理报告一份,学院对照计划检查、督促各研究所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将各研究所教师精品课程建设、网络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教改、教学奖项等情况数据化,进行人均积分排名进行测评,通过目标考核调动学院教师参与教学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提升学院、学校办学实力;为每位青年教师聘任导师,制定相应的考核要求,通过听课、备课等方式帮助新进教师仅早适应教师角色;学院聘请有经验的退休教师参与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对青年教师采用培育性听课形式,跟踪促进教师的成长,安全管理方面学院给每个教学实验室设立安全责任人,出台安全管理措施,采用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方式,将责任落实到人,规范学院安全管理。

除此之外,学院定期、系统地开展综合性教学管理评价活动,及时总结教学管理的经验、肯定成绩、反馈评价结果、研究和解决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有利于促进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学院每年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会议一次,形成规范性的评价机制。主要步骤包括:研究所根据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并完成自评报告;学院成立考评小组对各研究所自评报告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公布、反馈,表彰先进单位。

基础医学院通过学院教学管理评价指标的构建和实施,提升了学院的教学管理水平,在全校教学管理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列第一。通过对各研究所教学管理考评,也间接反映出了学院、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暴露出了存在的不足。在目标考核管理体制下,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机制,调动学校、学院、研究所的一切力量,以目标为对象,积极开展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将大力推进学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有利于学院、学校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姚周辉,杨丽君,刘雪梅等.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教研室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观察与思考,2011,(2).

[2]闵敏.当前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1,(3).

[3]于永刚.关于电大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J].北京教育,2006,(3).

上一篇:高职高专英文写作教学的影响因素与方法 下一篇:适应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