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特征分析

时间:2022-06-29 07:54:54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特征分析

通过对15名大学生淘宝网创业者的实证研究,分析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基本结构,提取了其创业应具备的典型胜任力特征。研究表明:大学生网店创业者的典型胜任力特征包含基础范畴、执行范畴、竞争力范畴3大能力范畴、9项能力内容、26项胜任力特征。

大学生创业创业胜任力特征分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透露,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为680万人,总数比去年增加20万人。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不少大学生走上了创业道路以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目的。在众多大学生创业项目中,网店以其风险小、门槛低、方便快捷、易上手的特点成功吸引了不少大学生。据统计,全国85所高校中,有1400位大学生在开网店,其中高职、大专层次学校学生占62.23%,本科院校学生占31.48%。然而,数量庞大的大学生网络创业者,其创业成效如何?影响大学生网店开设效果的最直接因素是什么?对该问题答案的追寻促使我们不得不将研究焦点聚集在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方面上来。

一、大学生创业胜任力

胜任力,又称胜任特征、胜任素质等。最初由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MeClelland教授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引入,通常指在一个组织中绩效优异的员工所具备的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1993年,Chandler和Hanks在其研究中首先运用了“创业胜任力”这一术语,并将其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看作是创业的核心能力,会随着创业者对市场的熟悉程度而不断加强。

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是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够胜任创业过程实现所创事业发展所必需的知识、素质和技能等,是大学生识别、捕捉商机,将创业项目付诸实践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和人生价值的能力。本文通过对优秀大学生创业者胜任力特征的梳理,提取出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共包含基础范畴、执行范畴、竞争力范畴3个能力范畴、共9项能力内容、26项胜任力特征。

二、大学生网店创业者胜任力特征

1.研究过程与方法

(1)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提出的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简称“BEI”),对大学生网店创业者个体层面的胜任力进行剖析,并对其关键特征进行提取。研究首先根据事先编制《大学生网店创业者BEI访谈提纲》,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被试者进行行为事件访谈,要求被试者分别描述在开网店的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成功事件和失败事件各3件。主试根据被试的描述,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剖析。为防止遗漏有价值的访谈信息,主试在访谈中对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编码。访谈录音最短时间为41分钟,最长为63分钟,平均访谈时间为45.5分钟,访谈时间长度合理。

(2)取样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在淘宝网上开店铺且业绩较好的15名大学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其胜任力特征进行提取。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共发放访谈问卷15份,回收问卷15份,有效率100%。其中男性11名,占被试的73.3%,女性4名,占被试的26.7%。开网店年限最长4年,最短为年2年,平均年限2.5年。网店经营内容涵盖服务业、母婴、小家电、虚拟、美容护肤、文化娱乐等。

(3)访谈结果编码

课题组首先将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形式并反复核对、确认录音内容。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采取实证性内容分析手段,以句子作为分析基本单位对整理内容进行分析。并随机选取3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组成正式编码小组,阅读所有录音文本,对文本中关键事件进行独立编码分析,提炼基本主题,并以Hay集团编制的基本胜任力词典和管理胜任力词典为基本素材对15份访谈文稿进行正式编码。两胜任力字典共包括27项胜任力特征。初次编码时,3名编码人员按统一编码词典对认可的胜任力特征进行尝试性独立编码,经反复讨论后取得胜任力词典一致认识后,分别独立对15份访谈记录进行内容辨析。数据分析采用频次统计法。

2.研究结果

(1)大学生网店创业者胜任力总体特征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分析结果,对访谈过程中大学生网店创业者提到的胜任力特征进行频次统计,并按照提及人数的多少进行排序,得到关于大学生网店创业者创业胜任力指标项目26项,并根据每个胜任力特征的频次进行排序,结果如表1所示。

(2)大学生网店创业者9项重要胜任力提取

本文根据以上访谈结果,以胜任力词典、Hay集团编制的基本胜任力词典中的词汇为基本素材,编制形成《大学生网店创业者创业胜任力词典》。该词典包含对上述26项胜任力特征的定义、分级描述及对应等级分数。详见下表2所示。大学生网店创业者创业胜任力可归纳为沟通协调、学习发展、排除疑难、弹性与适应、敬业、以客户为中心、市场导向分析、资源整合、战略思考这9项能力内容。

(3)大学生网店创业者创业胜任力的整合

心理学将创业解读为某些人类特质的函数,主要包含成就导向、敢于冒险、自我实现的内驱力以及超人的忍耐力等。正因为大学生网店创业者具有利用机会的才能,才能使其具有勇敢地直面竞争,以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超人忍耐力。事实上,创业胜任力(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就是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大学生网店创业者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众多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就需要具备良好的创业胜任力。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网店创业者的沟通协调、学习发展、排除疑难、弹性与适应、敬业等9项能力的分析,发现大学生的战略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分析能力能有效增加创业主体把握外部环境、拓展市场空间的机会,有利于经营者优先占领资源与空间,这对于改善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应属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范畴。另外,大学生的敬业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排除疑难及适应能力能促使大学生按既定战略,调控各种资源实现原始目标,属于大学生执行力范畴。而大学生的沟通协调与学习发展能力是大学生根据现实环境、内部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变化进行持续改进的能力,属于基础能力范畴。竞争力、执行力、基础能力这三大范畴虽处于大学生创业者胜任力的不同层面,但三者互为作用,共同影响。基础能力是保障大学生网店健康发展的前提,而执行力则是使大学生网店正常运营的关键,竞争力是促进网店持续发展的核心。只有充分认识三者的有机性、系统性与整体性,才能从不同层面辨识大学生网店创业者最关键的胜任力特征。

三、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典型特征解读

1.敏锐的市场把握能力

消费心理学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求新、求美、求名、求廉、求便的消费动机。因此,优秀大学生网店创业者一般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和市场研判能力。例如,本次调查显示,66.67%的受访者认为市场敏感性即网店经营者选择商品的眼光和预测畅销、滞销产品的能力极其重要。因为,网店创业者只有做到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才能找准网店销售商品的准确定位,才能有效引导客户有的放矢地选取合适的产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规律下,网店创业者需要时刻把握市场最新动态,多渠道获取市场信息,积极关注市场,才能赢得竞争主动权。

2.顾客至上的营销理念

事实上,以客户为中心是所有商业经营成功的关键。而在网络创业中,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显得更为重要,这是由于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实效性使客户的评价影响力和覆盖范围巨大,而不良的评价会影响其他消费者对店铺的认知及认可程度,从而大大降低店铺商品销售量。反之,买卖双方积极的双边关系会给网店带来具有叠加效益的好评,进而增加销售额。

3.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基础。只有保持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才能保持创业者自身成长和网店的持续性发展。优秀的网店创业者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与发展能力,并能将学习内容内化为自觉行动。受访大学生小张即认为:“良好的学习意识是使自己网店连续盈利的秘密武器”。网店经营是一项牵涉信息技术、时尚资讯、经济动态、市场营销、顾客心理等不同专业知识的系统工程,创业者只有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拓展视野范围,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特定商品多样化、深层次需要。

4.积极有效的沟通能力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主要通过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的直观感受获得对商品的认知,从而产生美观、漂亮、新奇、香甜等种种感觉,以引起积极的消费心理活动。而网络购物这种新颖的购物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消费者对商品特征的感知是非直接的,而是间接性地通过图片、商品介绍、用户评价等图文形式加以了解。买家一般是通过销售商对商品的介绍和其他消费者的口碑确立对商品的认知的。在消费者的理智动机下,他们需要对商品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后才能决策是否实施购买行为。因此,大学生网店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及时、积极的双向沟通对店铺商品的营销效果非常重要。这也是访谈中不少网店创业者的共识。受访者小李说:“我除睡觉和学习时间外,大部分时间都会挂在网上,以便及时回答和解除消费者的各种疑惑,随时为顾客提供更加详细的商品信息,以提高销量”。可见,积极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增加买卖双方之间的信任,而未来企业家之间的竞争,则是信用的竞争,谁信用越好,谁越会成功。

参考文献:

[1]冯华,杜红.创业胜任力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2]刘泽文.胜任力建模——人才选拔与考核实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戴卫东,刘鸽.消费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张炜,王重鸣.中小高技术企业创业者组合模式与胜任力特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3).

[5]甄月桥,王裕豪等.农民工就业通用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人类工效学,2008,(3).

上一篇:关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自我教育研究 下一篇:任职教育环境下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