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校合作,实现依法治校

时间:2022-10-09 11:13:38

加强家校合作,实现依法治校

【摘要】沈阳市于洪区东湖学校作为农村学校,为进一步发挥家校合作的教育合力,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形成了加强农村学校家校合作的有益经验,主要包括:建立“班级家委会”,健全班、校两级沟通平台;解决“家长学校”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丰富农村学校家校沟通形式,进一步健全沟通机制等。

【关键词】家校合作 农村学校 班级家委会 家长学校 家校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10-02

2012年1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对家校合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要求中小学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接受家委会的监督,让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来。在本政策的影响下,家校合作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一、家校合作是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于洪区东湖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03年1月由原市163中学和原东湖小学合并而成,目前学校共有30个班级,1135名学生(2005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时,学生180人,班级11个)。在这些学生中,来自农民工家庭的学生约占全体学生的80%,他们来自13个省份,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家长文化程度处于高中及以下水平,其中一半左右的家长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水平。为了生计他们将大多数时间用于工作中,对孩子教育的时间投入不够,方式方法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家校合作是当前我校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合校初期,很多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孩子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家校合作。具体表现是,一方面,很多孩子在刚入学时没有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有些孩子不讲究卫生、衣着不整,如上学不洗脸、不洗手、衣服长期不洗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很多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薄弱,成绩较差。有些孩子回家不写作业,抄别人的作业;有些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交头接耳,与别人说话,干扰了学校和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为了改变孩子不良的习惯,学校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学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家长与学校的通力合作。

很多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对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样的家长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不重视家校合作,没有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二是重视家校合作,但有些力不从心;三是重视家校合作,但不知道如何做。

二、家校合作的探索研究

1.建立“班级家委会”,健全班、校两级沟通平台。建立健全班级、学校两级家委会,尤其是建立“班级家委会”,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搭建一个沟通平台,有助于落实家长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利于中小学教师获得家长的支持,与家长建立伙伴关系,共同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校从2012年起开始了建设班级家委会的尝试,先在几个班级试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各班班主任的意愿,我们最终选择五年级(2)班和七年级(2)班两个班作为试点班级。班级家委会常务委员会是家校合作的具体执行机构,由6名家长委员组成,包括主任、副主任、沟通委员、安全委员、文体委员和生活委员各一名。各成委员职责不同,但在工作中相互沟通与合作,其目的都是服务于班级建设和孩子的成长。

2.解决“家长学校”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我校的家长学校工作呈现了以下特征:一是注重常态化。二是教育内容针对性。三是家长教育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我校在开展家长学校活动的时候,把对家长的教育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结合起来,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我校奉行“快乐学生,幸福教师,和美学校”的办学理念,以“道德文化”作为我校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所以,我们在培训家长的时候,将道德贯穿于整个教育之中,培养有道德的家长,使家长学校与整个学校的文化有机统一起来。

3.丰富农村学校家校沟通形式,进一步健全沟通机制。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我校在班、校两个层面丰富了家长和学校沟通的形式,健全多个有效促进家校沟通的机制,主要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和校讯通。我们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和校讯通三个方面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尽管这些沟通手段早已不新鲜,但这些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实践中真正起到加强家校沟通与联系的作用。一是家长会制度化;二是“家长开放日”常规化;三是“校讯通”沟通及时化。校讯通为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小小一条短信,运用得当,在家校联系中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家校协同教育,使我校的教育方式与模式变得越来越科学化、越来越人性化。

三、家校合作的未来工作方向

家校合作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是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体现。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我校在家校合作工作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努力,加强家长教育的系统性增进家校合作的深度,不断满足家长需求,保护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权益,促进家校合作,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维平等. 山西省中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 23-26

[2] 陈娟. 美国家校合作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10(6): 155-157

[3]覃学健. 家长委员会是中小学家校合作方式的诉求[J]. 教学与管理,2011(2):3-5

上一篇:试谈儿童的养成教育 下一篇:狂人说梦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