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代教师的价值使命

时间:2022-09-25 01:55:32

浅议当代教师的价值使命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16-01

在当代,每一个人都要经过大约20年的学习历程,包括在家庭中学习,在学校里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其中主要是在学校里学习,方才有一技之长,有谋生的本领,得到一个职业,为人民服务,同时,也逐步实现自己追求的理想。在近20年中,是教师使我们懂得了使命,知道人为什么要活在世界上?人怎样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怎样才能协调地得到可持续发展?

生命是可贵的,使命更为可贵。所有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具有生命,但是,惟独人才懂得使命。是生命给予了使命以根基,是使命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没有生命,使命难以实现;没有使命,生命就显得平庸。生命具有自然属性,使命具有社会属性。“生命和使命”价值是统一的。对于教师而言,使命的价值更高。

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位教师,他首创私学。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伦理原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译成现代白话文即是:“你自己想生存,也帮助别人生存;你自己想发展,也帮助别人发展。”这一伦理原理已被全人类所接受。我们中国人认为,基本的人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正是来源于孔子的伦理原理。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主张: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应该受到教育,不区分类别,不分贫富、不分高低,一律平等。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正是基于他提出的伦理原理的自然引申:你自己想受教育,也帮助别人受教育。孔子被推为世界十大思想家的第一位,当之无愧,名正言顺。

教师的使命之一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真做到“有教无类”。这是师德中最首要的一条。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教师的使命之一是:热爱学生,一视同仁。

孔子告诉各位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对于学习要永不满足,努力学习,决不厌弃;教育他人要永不疲倦,认真施教,情绪饱满。荀子在《劝学》这一名篇中,第一句就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明确提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上述孔子和荀子的话,其意思就正是当今全世界都认同的一个教育思想终身学习。

教师的使命之二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不可以已”要“终身学习”,并努力促进学生们“终身学习”。这是师德中最重要的一条。每个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教师首先要学,然后才能教;学好才能教好,善于学才能善于教。为教之道与为学之道是一致的。为学之道是什么呢?儒家经典名篇《大学》开宗明义就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句话的意思很明确,即:学习的规律,首先要明白做人的美德,亲近民众,回归生活,努力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这正是教师的使命。“明德”“亲民”“至善”成为师德的标志,成为教师这种职业的要求。

儒家经典名篇《中庸》里将学习的基本程序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广博地学习,认真地请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踏踏实实地实行。“学、问、思、辨、行”五者要统一起来,一以贯之,永不停止。

教师的使命之三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努力实践“明德”、“亲民”、“至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八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师德的更加深入的阐发。

上一篇:教师的师德与使命 下一篇:谈音乐欣赏课中的情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