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放歌》与《大江南》作品特色之比较

时间:2022-10-09 09:32:51

《西部放歌》与《大江南》作品特色之比较

【摘 要】

本文分析比较了作曲家印青的《西部放歌》与作曲家赵季平的《大江南》这两首新世纪的男高音经典声乐作品。认为唱出了西部人的豪爽、喜悦、奋发向上的豪迈气概与江南人富足的自豪之情。两首经典之作百唱不厌,两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形成了默契的呼应,但却各具特色,它们的“特”在于作品主题鲜明、作品结构恢宏,它们的“色”则在于民族地域性音乐元素的恰当运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

声乐作品;主题结构;地域特色;音乐元素;异曲同工



在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一曲气势恢弘、荡气回肠的《西部放歌》给现场的所有评委以及全国的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由王宏伟演唱的一曲《西部放歌》力压群芳、一举夺魁,荣获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并荣获“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总政歌舞团著名作曲家印青的这首作品融入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音乐元素,尽显其粗犷奔放、高亢悠扬、令人荡气回肠之韵,这首作品最终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国家级文化大奖。作品在内容上反映了大开发为西部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从旋律上展示了高超的声乐技巧及其豪放深情的西部风格、铿锵热烈的时代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听众。《西部放歌》现在已然成为我国民族男高音在各类声乐大赛中经典曲目之一。

随后,同样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舞台上,又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大江南》唱响。此曲是由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先生执笔谱曲;这位生长在黄土地上的乐坛奇才,用大禹治水般的气魄,谱就了一首大气恢宏的《大江南》,众所周知,江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重地,总是以生机勃勃的姿态引领着全国的经济发展,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怎不自豪,怎不讴歌;赵季平先生虽然生长在西北,但他用自己特有的创作方式为世人展现了江南作为经济发展“龙头”特有的气质和气概;《大江南》毫不逊色的带给了人们同样的震撼。

两首作品历经了时间的砥砺,依然以其鲜明的主题、创意的新颖鹤立鸡群。本文对异曲同工的两首作品进行结构分析、元素比较,力求通过解读歌曲的立意、特点、对比,获得对优秀创作的再认识,并寄希望于未来的音乐创作者广开思路、勇于创新、讴歌时代,以期待更多优秀上乘的作品问世。

一、弘扬主题之相同

两首作品的主题皆是讴歌新时代,描绘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大江南北经济建设给国人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作曲家切准了时代跳动的脉搏,用乐笔谱写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到青藏铁路的通车等等,一系列的举措都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给西部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一政策的实施实现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使西部逐渐脱贫致富、南北经济发展均衡的初步目标。作曲家印青一曲气势恢宏的《西部放歌》,用音乐的形式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写出了西部黄土地上人们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这是时代的强音,更是西部老百姓的心声。把握时代脉搏,与祖国的前进步伐协调一致,这是印青歌曲创作的一个法宝。印青说过:“要创作成为时代精品广为流传的歌曲,不仅要求作品具有崇高的境界,而且要温暖人心、贴近百姓”。[1]《西部放歌》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的词切准了时代的脉搏,它的曲体现了西部的特色,而它的音乐则更是技高一筹。

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被文人墨客称颂至极的地方,如诗如画的人文风貌,是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山水情人”先生曾经说:“江南文化是一种意境文化,一种诗情文化,一种画意文化,一种韵味文化,一种秀美文化。江南文化是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江南留给人们的是一个不断变化、富于进取、引领前沿、不甘寂寞的印象,江南往往引领着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 回望歌曲《大江南》的开篇以庞大的手笔向世人展示着一个开阔灵性之江南,“天上看江南”是何等的气魄?把人们带到了更高的境界。“别说小桥是个呦驼背的老汉,却能挑起古往今来的重担”。聆听歌词,我们不难看出,作曲家意在如今的江南不单是小桥流水之景,而更是浓墨重彩之卷。江南依然担起重任扬帆前行,全曲首尾呼应,它的词同样反映时代,它的曲具有江南韵味,它的音乐更是独具匠心。这一南一北,主题如出一辙,生动描绘了大江南北、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场景,抒发了共同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二、乐曲结构之相同

两首作品都采用引子+主题+尾声的结构布局,常见的A+B+A′形式;简单明了,首尾重复加入了画龙点睛的亮点,使作品有了特色的神韵。

1、引子比较

《西部放歌》一开始以“黄河水、黄土地的儿女、太阳”等写实手法,将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浪潮艺术铺开,配器与交响乐伴奏首先以弱中声区将老区的苏醒勾画出来,并在多种色彩的宏大气势烘托下,男高音的演唱脱颖而出。《西部放歌》运用人们熟知和陕北民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将陕北的信天游风格散板手法科学合理的应用到作品中,风格把握非常精准。

第一句“哗啦啦的黄河水”中,以“re”音的一个高八度变奏,轻松地掀起了全曲第一个高音冲击波;衬词“哎”连着3个”mi”音的衔接,巧妙融入了地道的信天游甩腔,在气息自然有力的推动下舒畅地推出了“日夜向东流”,接着第二句“黄土地的儿女跟着那太阳走”的叙述中,以“so”音的高八度变奏,掀起了第二个高音的冲击波,占领音乐制高点的同时,形成黄河水流居高临下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爆发出一种来自西部的强烈震撼!将全曲漂亮的引子、嘹亮豪放的抒情基调一锤定音!歌曲引子部分的创作形象生动,鲜明地描绘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万钧雷霆之势。

聆听《大江南》,不难发现,此曲的创作技巧、创作风格与《西部放歌》有着同工之妙,比如作品首尾呼应:

“天上看江南,江南是一条开不走的大船”。

“天上看江南,长江拉着一根长长地绳,把它栓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哟”。

这一句配器并没有将交响乐全盘托出,而是用弦乐的音色轻轻地衬托歌唱者,此句的最高音为小字二组的降E,这个音是男高音挑战其唱功的一个关键地方,作者的目的旨在于发挥歌唱者的水平,以此表达出江南婉约之景,紧接着间奏交响乐出现,此时加入合唱声部将歌曲推向全曲的第一个高点。“天上看江南哟,长江拉着一根长长地绳,把它栓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哟”,用一句形象的比喻沿用开始的创作模式,如此大气之作将以往江南在人们心目中的抒情小景改变了。

上一篇:浅析企业现金流量管理 下一篇:拓宽途径 创新载体 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