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秋拍精品预览

时间:2022-10-09 09:09:42

中国嘉德秋拍精品预览

在近现代的中国画坛上,吴昌硕(1844-1927)与黄宾虹(1865-1955)无疑是两颗夺目的星,然而吴昌硕在世时,已是画名播宇内,而黄宾虹却在生前寂寞多年,真正的艺术知音并不多见。

由于吴昌硕篆刻造诣深厚,篆书石鼓文功力超凡,所以他的写意画虽然题材稍嫌狭窄,而颇有笔墨功夫。此处所选《墨梅轴》(Lot1611)便为一件精品。梅花是文人画家喜画的题材,自元明而后代有高手画梅,皆寓孤高之意。而吴氏此梅,为其惯用的竖幅式,圈华点蕊,疏密俯仰,穿插虚实,无不妥当,用笔极具“篆籀气”,长款诗题,字画相应,文雅之气扑人眉宇,是其佳作。查“庚戌”年为1910年,时吴67岁,个人面目已成,为合手之作无疑。此外,《紫藤屏条》(Lot1796)也为吴氏的代表性作品,此作1988年11月曾以港币30万元由苏富比拍出。吴昌硕一生主攻《石鼓文》,行草则肆力于李北海与王觉斯,其晚年之画,熔草篆于一炉,尤长于表现藤蔓之类花卉,举凡紫藤、葫芦、葡萄皆以繁笔密体出之,盘纡缠绕,乱而不乱,颇得野致,最能体现其书画相通之长。此件紫藤,花左下而蔓右上,磅礴充沛、气势甚大,右边一行长款直线,使得构图十分安稳,允推力作。相较而言,齐白石画藤蔓之属是逊色于缶翁的。当年笔者请教李可染先生:百年之内论笔墨何为最?先生说:吴缶老不用说了,齐(白石)老师、黄(宾虹)老师,再就是苦老(李苦禅)了。我曾再问:您呢?先生说:论笔墨我不如苦老。可见在李可染先生心目中的笔墨功夫排次是:吴、齐、黄、李。而且,李先生还说当年白石老师批评他画法求脱太早时,便曾说吴缶老是用“草篆书”作画,而谦称自己是尚且用“行楷”作画。《集元遗山句联》(Lot1876)书法是一件难得的吴氏行草书精品。吴昌硕书法属雄浑茂密一路,用笔粗犷、用墨浓重,字句紧而行气密,若非联作则时有满塞之嫌。而此联因形式开朗,一气呵成,笔力千钧,令人有风樯阵马之慨。集句为流水对,风格甚为大方沉厚。

与吴昌硕的粗放雄强不同,黄宾虹则为阴柔蕴藉一派。吴是刚中有柔,黄是柔内含刚。吴霸而黄敛,各具千秋。我尝言:世有两种人物可以不朽,一为开风气者,一为独立于时尚之外者。黄翁其后者焉。便是今日,黄翁之艺,仍有不解者在。可是,近年收藏界与学术界毕竟日益瞩目这位“道艺双修”的老人,且作品价值飚升,同时也难免真赝混见。此处《山水扇》(Lot1254)为其1941年78岁时之精品。山青绿画法,画溪山楼阁,杂树掩映,远山以淡墨为之,山光岚气,意境悠远,长题画论,阐述独见,笔致精详、设色雅逸,堪称上品。盖黄氏之画,早“白”而晚“黑”,中后期居京时期之作,沉潜细腻,秀逸温润,正是孕育胎养时期,七十七、七十八岁时始见鲜明个人风格。实则吴、齐、黄三位巨匠无一不是大器晚成,而终成正果,尤以黄成熟最晚。此次所得拍品中,有两开小册页,令我叫绝。 《湖山春晓》(Lot1649)与《新安江行》(Lot1650)甚是精彩。

黄宾虹的画,到了89至91岁这几年,硕果累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臻于笔墨表现之画境。89岁这一年病目而有粗豪之气,90岁目疾愈而画返精微温和。《山村图》(Lot1645)即91岁时精品。此作原藏于香港私人,1995年我赴港文化交流,适逢香港艺术馆举办虚白斋藏黄画展,曾有幸得睹此作风华。今此作又现目前,不禁叹喟艺苑珍品不可能永远藏诸名山,其命运变数甚大。然正如宾翁此画题所言:“立德功言三不朽,千秋图画照丹青”。妙品流传世间,才使我们有此眼福。黄翁晚年之作满意者喜钤“黄山山中人”或“冰上鸿飞馆”阳文印,此即是。该画山峰林石茂密,以青绿色点写于水墨之上,墨色焕然,山中屋宇参差,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喻南山之寿意。远山以苍腴之淡墨写出,淡而厚重,颇见功力。黄氏之画,浑厚华滋,返朴还真,一生谨守作画如书写之诀,故以笔墨独成孤响。然欲识其画妙,必当问津其书法渊源。黄宾虹精通文字学,深究金石碑版,金文书法20世纪为艺林第一。其书法古意盎然,瘦劲浑韧,笔笔中锋,《壮士幽人联》(Lot1849)即一杰构,是作于1945年抗战胜利之年,高古有《散氏盘》、《中山王》之致。正因其书法品格之高,方使其画如锥沙屋陋之笔意加之氤氲浑莽之墨韵,而成自家面貌。故中国画家不可不从文化修养以及哲思、诗意、书骨诸方面深造,始可拔升画作的品格境界也。

总之,中国嘉德即将拍卖的吴昌硕、黄宾虹的几件佳作,开门见山,面貌典型,是可遇不可求的收藏妙品。赏玩之,可以让我们再三回味中国艺术的特殊意味。

(限于篇幅,此文较作者原文有删剪)

上一篇:一尊菩萨 一段情缘 下一篇:定窑黑瓷鉴赏初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