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黑瓷鉴赏初识(下)

时间:2022-07-06 01:56:28

为适应当时社会斗茶之风的需要,定窑烧制了一种专供斗茶之用的“茶盏”(图6):盏口径5.7厘米,盏托外径8厘米,总高4.8厘米。歙口,折肩,圆弧腹,盏内施满釉,外部施釉不到底。造型古朴典雅,风韵盎然。釉色处理颇具匠心,口沿及盏托边沿呈羊脂白色,弧腹处呈棕黄色,余皆乌黑。色泽蕴润如玉。整器釉色,层次丰富。歙口、阔腹,以保持茶温不易散发,造型设计很有科学道理。观其特点,朴实无华,看似简单,文化内涵却十分丰富:盏口、弧腹、托口、托沿、底各为一环,五环叠加,含意深沉。真可谓“雕琢处见艺术,于无声处听惊雷”。其深厚的文化风韵,非有一定阅历、才智、学识,很难玄揽心悟。可见,此时定窑黑瓷的烧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莲花型熏香炉(图7):为北宋中早期。高12.5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约10厘米。小直口,折肩,圆弧腹,束腰,喇叭形双阶式高足。炉体外周,贴有一圈八瓣仰莲花瓣饰。莲瓣圆肥丰满,整个炉体,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此器应为佛前或祭祀用品。

这件黑定莲花炉最具艺术魅力的莫属其色泽。通体宝光内含,如脂似玉,口沿及莲瓣莲缘及高足双阶处,由于釉薄,其颜色由玉白渐趋蜡黄至深棕色。莲瓣外缘及高足弦纹处,带有一缕缕青色,通体满釉乌黑而蕴润,色似黑玉。釉层深处,呈血红色。能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呈现白、青、黑、红、黄五种颜色,恰与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可谓神奇巧合,意境深邃,令人不得不折服我国古代匠师们的聪明智慧和精湛工艺。通过大量实物标本印证,这种神奇颜色,并非偶然而成,而是当时匠师们已熟练掌握了釉色在高温下的演变技术。

双系水注(图8):为北宋中晚期。器高8.2厘米,足径7.5厘米。直口、短颈、鼓腹,下为平底,有圈足,肩部有对称关系,前有短流,后有手柄,造型端庄,丰满稳重,器形小而大度。胎质洁白,修胎工整,胎薄体轻,制作精良。釉色乌黑如金,气韵深穆。看得出是匠师们有意减少釉料中钙的含量,使得器身釉色十分稳重,不见流淌痕迹,且施釉均匀,器底除洁白的圈足外,作皆满釉。其造型、釉色、工艺、比例,恰到好处,彰显古朴典雅,为文人雅士文房用具之精美作品。 我们不能不叹服古代匠师们的审美之高雅,制作工艺之精湛。

乾隆皇帝曾有诗云:“抵论越州与汝州,朴无矩度有神道。恰似高士倪黄画,不以工求以韵求。”这首诗原本是借越窑、汝窑之风韵咏官窑两耳壶的,但对宋代诸窑精品名瓷,也可以说是一个综合的评价。宋代名瓷,朴元矩度,以造型秀美、釉色独特而取胜。它是凝固的音乐,无言的歌。如同千古皓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代名瓷,给人的感受,是无限的美,富含文化韵味的美,柴、越、汝、官、哥、钧、定,莫不如此。

定窑原系民窑,后被北宋宫廷看中垄断为官窑,一跃成为五大名窑之列,个中原因便毋需多述。本文虽然只介绍了几件作品,但见一斑而知全貌。在品味古代文化精美之余,谁又能不为我们伟大民族的文明历史和先人的聪明才智而感到自豪呢!(全文完)

(作者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上一篇:中国嘉德秋拍精品预览 下一篇:网络艺术品交易为何热呼冷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