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折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10-09 06:56:24

预防骨折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骨折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症的临床正确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骨筋膜室内压的监测,观察100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病例在应用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呋塞米肌注降低骨筋膜室内压的效果。结果100例病例中92例经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肌注呋塞米后,骨筋膜室内压均明显降低,正常前臂骨筋膜室内压为9mmHg,小腿为15mmHg,8例骨筋膜室内压降低不明显而行手术切开减压。结论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症 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005-02

骨筋膜室由筋膜和骨形成,人体四肢的肌肉和神经都处于其中,由于不同原因造成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增高,局部循环障碍,均可导致肌肉缺血坏死、神经麻痹等征候群,若处理不当则会造成缺血性肌挛缩等严重后果,统称为骨筋膜室综合症(Compartmentsyndrane)[1],最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我院骨科通过在骨筋膜室内压监测下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脱水减压,以及细致地观察和针对性护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与经济负担,且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1月~7月在我院的胫腓骨骨折择期手术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2岁,平均35.6岁。所有病例入院后的生化全套检查均正常范围。

2方法

2.1将患者应用甘露醇+呋塞米保守治疗。先用Acllson 12p/10超声诊断仪(5.0MHZ,13mm探头)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仪,分别测得健侧、患侧小腿中下1/3处小腿前室宽度及骨筋膜室内压。然后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2小时后再给一次,此后,2次/日,持续3天。同时给呋塞米针10mg肌注,2次/日,持续3天。通过观察有无5P体征,诊断是否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而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切开减压。

2.2观察指标:“5P”体征主要为:小腿剧痛呈进行性加重,足趾被动牵拉试验阳性,肌无力,皮肤感觉减退或麻木,皮肤温度降低,动脉搏动消失,应加强生命体征、患肢皮肤温度、末梢循环情况、运动及感觉的观察。[2]

2.3评价标准:临床上以“5P”体征明显减轻为显效;“5P”体征减轻为有效;“5P”体征无减轻为无效,作为评价标准。

3结果

100例病例中,通过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其中63例显效,29例有效,未发生缺血性肌挛缩、肌体坏死等并发症,有效率达92%。其余8例无效患者均由于骨筋膜室内压无明显降低出现严重的缺血性肌挛缩而行手术切开减压治疗。见表(1)

4讨论

如表1所示因突如其来的意外损伤,病人的生理与心理遭受了双重打击,因此给予患者细心的观察和及时的护理是至关重要。

4.1心理护理骨科病人突然的刺激会使病人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变化。因担心要不要手术,会不会致残,有没有生命危险等切身问题,而流露出烦燥不安、感觉过敏或夸大伤痛等情绪。护士应根据应激、适应及支持系统的原理,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因势利导,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整洁、舒适,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治疗环境,认真倾听;针对患者的特殊心理状态,通过自己恰当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关怀去安慰病人,有针对性的耐心解释,取得病人的信任,使病人了解和认识病情,并适当运用鼓励,以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4.2观察病人及时应用甘露醇+呋塞米(20%甘露醇250ml在15~30分钟内滴完),同时密切观察病人有否出现“5P”体征,[3]如:

①疼痛:由疼痛转为无痛,应慎用止痛剂,尤其在水肿高峰期应抬高患肢。②苍白:皮肤及指甲颜色变白、发绀。③感觉异常:表浅神经受压或神经功能受损,肢端有麻木感。④肌肉瘫痪:可因肿胀加重引起血循环受阻、神经缺血引起。⑤肢端脉搏减弱或摸不到等情况。以监测效果明显与否。

4.3肢体肿胀治疗:“RICE”原则和主动训练是骨折后肢体肿胀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4]“RICE”是预防和治疗肢体肿胀的四项原则: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适度加压包扎)elevation(抬高患肢)。休息有助于病人的组织修复,减轻肿胀和疼痛。冰敷可以有效地降低肢体肿胀疼痛的程度,使用时应尽量使冰袋温度保持在0°C,以免冻伤或起不到冰敷作用,每次15~30分钟,可反复使用。适度加压包扎一方面可使损伤组织内部压力增加,促进小血管闭合,减少出血;另一方面可减少渗出,减轻肿胀。抬高患肢应将患肢置于心脏平面以上,使重力转化为动力性因素,促进肿胀消除。已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应将病人肢体放平,解除固定,禁止热敷和按摩,根据病情配合医生行紧急手术切开减压。

4.4疼痛护理疼痛既有生理原因,又有心理原因。其护理就是运用护理手段,为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氛围,使病人感受到被理解和关怀的温暖,听取患者对疼痛的主诉和要求,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同时全面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性和程度及伴随症状,采用松弛疗法、音乐疗法,妥善固定制动;根据医嘱口服镇痛药或给予度冷丁50mg肌注,及时解除疼痛,评价镇痛效果。[3]

4.5功能锻炼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不断修订计划,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到强。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主要进行患肢肌肉舒缩运动,有节奏缓慢进行,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及踝关节的跖屈背伸活动,可从轻度收缩开始,无痛时逐渐增加用力程度,直至最大力量的收缩,每次收缩持续数秒钟,然后放松重复训练,每小时可训练5~6分钟;中期(2周后)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可开始练习轻度蹬床、直腿抬高等动作,但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旋转大腿,因这时的大腿旋转会传达到小腿,影响骨折端的稳定导致骨不连;后期主要加强患肢关节的活动范围以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为主;以病人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3]

5小结

正确地做好对骨折病人的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还能早期发现骨筋膜室综合症,及时给予护理和治疗,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参考文献

[1] Whitesides TE,Haney TC,Morimolo K,et al.Tissue pressure measurements as a determinanl for the need of fascitomy.Clin Orthop,1975,113;43~48.

[2] 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35~149.

[3] 服部一郎,等.《骨科护理学》[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335~337,437~439.

[4] 董建文,谢进.《实用骨伤科》[M].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41~254.

上一篇:口服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症一例患者的护理 下一篇: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