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6 02:03:56

[摘要]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足月儿败血症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观察组两组疗效及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 败血症 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033-02

新生儿败血是新生儿时期常见重度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血中IgG水平低,败血症的发生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常出现严重的心、肝、肾损害及感染性休克等并 发症,病死率较高,目前较多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但往往难以控制病情。我院应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自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足月儿败血症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胎龄37~41周,早发性25例,晚发性35例。血培养阳性27例,其致病菌为大肠杆菌11例,表皮葡萄球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革兰氏阴性杆菌2例,血培养阴性33例。均有典型的败血症表现。

1.2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两组胎龄、体重、胎龄及血培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青霉素、头孢哌酮抗感染,同时保暖、供氧,保证足够水分和热卡,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卫生部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的静注丙种球蛋白,每次 600~800mg/kg,连续应用2~3日。

1.5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

析。统计方法采用秩和检验和 检验。P

2结果

2.1 疗效比较

采用以下标准,显效:用药7~l0天后症状、体征消失,末梢血白细胞恢复正常,血培养阴性;有效:用药l0天后症状好转,体征减少或消失,末梢血白细胞基本正常,血培养阳性或阴性;无效:用药后病情无好转,甚至进展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结果见表1。

治疗组显效率为33.3%(10/30),有效率为53.3%(16/30),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显效率为16.7%(5/30),有效率为50%(15/30),总有效率为66.7%(1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病情变化比较治疗组平均体温稳定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较常见感染,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儿的1~10%,病死率达 l3%~50%,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因子和吞噬细胞活力不足,细菌在血液中繁殖,革兰阴性菌释放出内毒素,IgM、IgA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IgG仅在孕后期才大量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且随胎龄增长,胎儿体内的IgG含量呈线性上升关 系,当严重感染时,新生儿体内的IgG可被大量消耗,体内产生IgG及其亚类的能力受到抑制,更加重了血清IgG及其亚类浓度下降。

丙种球蛋白是从大量的供体混合血浆中分离制出的,可提高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灭细菌能力,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调节T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提高B淋巴细胞功能,提高血清IgG水平,对抗细菌的粘附性,有助于排除细菌,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状态有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而且体温恢复较快,住院天数较少,说明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捷,魏克伦.静滴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临床的应用[J]. 新生儿科杂志.2001.16(5):235.

[2] 于文红,刘瑞霞.新生儿免疫与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应用[J]. 国外医学儿科分册,2000,27(2):29.

上一篇: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处理技巧 下一篇:眼科新护士的带教方法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