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09 06:55:29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摘 要】在所有的语言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关键的语言特征,是自然语言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外语学习者的一大难点。通常情况下他们是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个单词每个义项的意思,或者是根据语境来揣摩单词意思。这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弊端,死记硬背比较耗时,根据语境有时候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并不能很好的帮助记忆。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后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长期以来,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多义词进行的研究表明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通过隐喻等认知原则相互联系的,多义词的义项可以构成词汇网络等多种结构等等。本文从认知语言的角度,对英语词汇多义习得进行研究,选择一定的研究对象,对此问题展开实证分析。选取英语专业平行班的50名大学生,对大学生英语多义词习得能力进行探究,认为对当代大学生有重要的存在意义,并且对大学生英语习得道路上的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在英语词汇多义习得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忽视关键性词汇的重要性,不能对隐喻和转喻进行有效得运用,本文的研究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

【关键词】认知语言;大学生;英语词汇;多义习得;实证研究

1 认知语言学的含义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乔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及朗奴・兰盖克(Langacker)创立的,它是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学学科,涉及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认知语言学把认知能力作为人类获得知识的根本,认为语言的创建、学习和运用都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得以解释。认知语言学的流派可大致分为“认知语法”、“认知语义学”、“认知语言学”三个流派,他们虽然理论不同,但是基本假设和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认知语言学主要对世界的感知、经验以及观察事物的方法怎样影响人们的语言习惯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在相同的条件下怎样选择不一样的词汇来表示客观固定的现实事物。

2 实证研究

2.1 研究问题

本文对认知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对以下研究问题作出研究:

一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多义习得状况怎样?此项问题的设置目的在于了解所研究学生目前的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状况和水平,对于结论得出更有帮助。

二是,从认知语言视角下对英语多义习得进行研究是否有利于学习?提出多义词关键义项与边缘义项,哪一项更加有利于大学推测英语句型中的相关义项?此项问题的设置目的在于了解所研究学习英语词汇多义词的习得方式,看他们比较适用的英语词汇多义词习得方法有哪些。

三是,什么原因是影响多义习得的重要因素?此项问题的设置紧扣研究主题,通过实地研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2.2 实验对象

本文以50名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是在总体名单中随机选取的成绩中等,英语水平都属于一般平均水平,这属于整体抽样调查。此外,这些大学生所使用的英语教材是全校统一的教材,学生也是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3 实验步骤

首先,第一份测试卷给出了英语词汇的关键义项,要求大学生按照词语的意思选择该词语在第二句中的意思;第二份试卷是给出英语词汇的边缘词汇,要求参与测试的大学生在第二局中写出这个单词的意思。以”canvass”为例:

调查试卷一:

S1.He spent the whole month canvassing for vote.拉选票

S2.People are being canvassed for their views on the proposed

new road. _________

调查试卷二:

S3.The proposal is currently being canvassed.讨论

S2.People are being canvassed for their views on the proposed new road. _________

为了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两份不同的调查试卷均在正常得课堂上完成,两份试卷的调查者为同一人,并且测试时间规定在10分钟之内。两次测试的时间间隔是1周,以此避免受调查者受到第一份测试试卷的影响。

2.4 研究结果

在将50名大学生的测试试卷收回之后,用SPSS17和Excel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试卷的评判标准是意思和答案相同或者接近都认为答案正确,每题1分。回答错误或者未填写都是0分,即每一份测试试题的总分是0分到10分。

3 分析与讨论

实证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中能够发现,两份调查试卷均未出现0分的情况,说明接受测试的大学生都具有习得多义词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还还并不强,需要一定的方法来进行提升。观察表2可以发现,两组数据的成绩都有统计意义上的明显差异,折旧表明给出多义词的关键义词项更加有利于调查者准确猜测英语词汇的意思。

从受调查者的访谈中可以发现,从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以习得能力的提升更加依赖于在词语基础上进行联想的方法,但是当两个英语词汇意思相差较大时,这种方法有时反而更加约束学习者的思维,进而忽视了关键义词的重要性。对于单词的隐喻和转喻等的了解还有所欠缺,不能够有效的运用这些技巧来揣摩单词的意思,因而也达不到很好的记忆效果。受参与者并未充分利用英语词汇的有效认知手段方法,很多人会猜测语境中相同词语的含义,但是他们也反映这种方法效率不高,也不能达到很好的长期记忆的效果,往往是可能当时揣摩出了单词意思,但是后来就很快遗忘了。

从受调查者的访谈中可以还发现学生的用词量与识词量之间存有巨大差异,在学生所掌握的词汇中,消极词汇的比重大大超过积极词汇。这既不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数学生对新单词的理解只基于“复用”的层面。尚未能达 “活学活用”灵活运用的要求。二是,由于缺乏持续不断的加大词汇量的重复性练习。所以经常操练巩固,以期从根本上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扩大认知语言的角度,了解英语词汇多义的方式和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4 结语

认知语言学发展至今,受到了多方关注,相关文献和著作也有很多,但是运用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多义词是英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很多学习者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本文从认知语言的角度对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影响原因进行探究,以5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本文认为对当代大学生有重要的存在意义,并且对大学生英语习得道路上的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在英语词汇多义习得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关键性词汇的重要性,不懂得利用关键词汇来获得不熟悉的意思,不能对隐喻和转喻进行有效得运用,因此多义词的记忆和习得效果不佳,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一定的阐释,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多义习得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石洛祥.中国英语学习者惯用语块习得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张绍全.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陈丽为.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多义短语动词习得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初良龙.中国英语学习者同义词使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5]田艳姿.初中英语词汇概念加工的具身特征与教学启示[D].延安大学,2013.

[6]杨让.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对通感式多义词的习得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

[7]周心诚.认知语言视角下的多义词研究以及对词汇教学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

[8]李兰兰.隐喻认知视角下的英语多义词习得[D].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

[9]赵秋敏.原型范畴理论下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10]卢烈宏.基于原型理论的多义词教学对多义词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3.

上一篇:基于IRT和XML的考试系统构建初探 下一篇:某核电站硼伴热系统的安装调试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