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省际生态枢纽小城镇建设发展定位

时间:2022-10-09 06:00:17

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省际生态枢纽小城镇建设发展定位

[摘 要]2013年2月23日,湘鄂赣皖四省省会城市达成《武汉共识》,联手打造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依托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此后,四省共谋一体化发展的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在四省合作磨合过程中,合作建设省际枢纽城镇成为中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重要一环。枢纽城镇如何抓住机会,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推进产业融合和构建特色城镇,发挥自身应有的枢纽作用促进中三角的快速融合,成为中部关注的问题。小池镇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点,本文通过对小池镇周边居民的就业能力及收入结构的调查,并结合小城镇的生态特征和区域优势,探讨了小城镇发展定位需要考虑的因素。

[关键词]城乡统筹;生态枢纽;小城镇;建设;发展定位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28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0 引 言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小城镇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问题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给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者们提供一个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逐步实施和中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中部四省小城镇建设带来了新的战略定位和契机,同时,在推动中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地理枢纽小城镇建设乃至中等卫星城市建设成为区域一体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经济及政治体制创新的平台和试验区。研究对象湖北黄梅县小池镇地处鄂、赣、皖交界点,无疑是这一角色的典型代表。研究黄梅县小镇发展策略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统筹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枢纽城市建设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现实理论和实践意义。

湖北黄梅小池镇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点,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1995年6月小池镇被国家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试点”,是湖北东大门,也是驰名中外的黄梅戏的故乡。

1 湖北黄梅小池镇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池镇地处生态环境优美的大别山尾南缘,所处区域是长江以北平原区,南临长江,东望云雾缭绕的庐山,并有鄱阳湖、太白湖、龙感湖三湖携手相拥,与中部明珠古城九江一江之隔,并与之东西有两桥相连,实为宜居生态之城。

然而,正因为城镇周边内湖与长江水系相连,毗邻庐山风景区和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当地生态比较薄弱。但经调研,发现在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生活服务、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天然气管网尚未开始建设,公共绿地比较缺乏;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环卫系统等环保基础设施均未动工,导致产业园区内的生活污水处于散排状态,园区内企业的工业废水仅只经过简单沉淀后排入东港,最终排入龙感湖。

1.2 工业园区开发不合理

一是由于各种因素,产业园招商引资项目时没有严格按开发区发展规划进行,当前产业结构与规划存在不协调之处,使区域整体环境与当地经济发展处于不能同时兼顾的两难境地。在执行过程中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不仅给路网及市政设施布局带来了一定难度,而且使进园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实施;存在着居住区处于工业企业的下风向,与工业地块无绿化隔离,未拆迁的居民和正在建设,运行的企业发生环境矛盾等现象,将可能增大由于布局的不科学带来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特别是九江炼油厂储油仓库毗邻新开发楼盘,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二是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供水、供汽设施,各种配套管网,统一污水处理设施和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的建设存在较严重的滞后现象,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未能实现同步发展。园区企业的绿化率没有达到规划要求。

三是产业园环境管理相对薄弱,没有专职的环境技术和管理人员。

四是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活安置问题突出。近些年,随着小池镇加快开发步伐,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四周的部分耕地变为工业用地,部分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无所适从,目前耕地补偿款尚能维持短期生活,但并不能解决长远的生活问题。应该加强失地中青年农民工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他们融入到城镇化建设大业中来,利用土地征收补偿款为老年失地农民购买养老金保险。

2 湖北黄梅小池镇的发展定位需考虑的因素

结合对小池镇区域发展现状调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小池镇的发展定位要充分考虑以下四个方面因素。

第一,充分重视和发挥枢纽小城镇的区位地理优势,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城镇建设,打造商贸特色小城镇。

小池镇地处长江、京九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长江中游区域中心港口城镇。长江是中国最大、最长的东西向水上大通道;京九铁路是我国最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南北向陆上运输大通道,两条大动脉在此交汇。小池成为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汇点。另有105国道、沪蓉、福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九、合九铁路在此交汇,两座长江大桥飞架天堑,水路临江达海,空运毗邻九江机场,素有“九省通衢”、商贸旅游“金三角”之称。

在小城镇自身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加强专业物流园区建设。多年来,尽管途经小池的物流运输流量惊人(具大桥收费站统计,仅九江一桥2014年日平均通行达到4 500车次,九江一桥不堪负荷,每五年桥面整体整修一次),但是由于地方物流园区建设滞后,车辆多是过境不留或短期逗留,应该从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筹措资金,合理规划,构建中三角东部物流集散中心。并要大力发展城镇商贸物流服务业,加强物流园区企业与长三角、珠三角企业物流联盟,加强九江经济圈龙头企业的物流合作。

第二,聚焦中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经济背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轻工业小城镇。小池镇是中三角鄂赣互联的黄金节点,是华东经济圈与华中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大武汉经济圈、皖江经济圈、环鄱阳湖经济圈的交汇点,是湖北的东大门。

应该大力吸引三省优质企业落户小池镇。但小池镇毕竟是小城镇,容纳有限,故要精益求精。结合环境承受力有限的现实,应该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纺织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筑企业进入。之所以偏重劳动密集型纺织产业、农副产品特别是蔬菜加工业、建筑企业,主要考虑有以下几点。

首先,通过对小池镇周边农村调查(如图1所示),棉花目前仍然是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次是蔬菜种植的收入。

其次,小池镇居民外出劳动力谋生的技能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和建筑业(如图2所示)。近些年沿海纺织业由于成本压力较大有向内地转移的趋势,应该抓住机会,借助多方力量,做大本地纺织业,并加快原材料及加工业一体化进程,提升纺织业竞争力;小池四周湖泊众多,水产品丰富,蔬菜基地规模大,交通便利,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潜力巨大;小池能工巧匠众多,但本地却没有一家一级以上建筑企业,建筑人力资源没有充分整合,农民工大多散兵游勇散布全国,缺乏龙头企业在高端率领他们争夺全国市场。

当然,本地人才匮乏可能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吸引有搬迁和扩张实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城乡产业融合,使新型小城镇协调和谐发展。

第三,重视、节约集约、产城融合、生态宜居为基本特征的新城镇建设的政策背景。

第四,关注区域自身的人文基础,努力构建地方文化特色小城镇,发挥中三角东三省(湖北、江西、安徽)旅游枢纽中心作用。

小池镇地处湖北黄梅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纯朴,文化底蕴深厚。黄梅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圣地,这里诞生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黄梅县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是鄂东红十五军诞生地,还是闻名全国的“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武术之乡”。深厚的儒家和佛家思想在此交汇。小池镇地处大别山东南麓,与大别山风景点紧密相连,禅宗的佛教圣地四祖寺、五祖寺都建于大别山南麓群山之中,更有世界第一漂的玫瑰谷,绿茶圣地挪步园风景区,南望庐山、鄱阳湖旅游经济圈,东有安徽黄山、九华山、大别山主峰等旅游圈,小池镇地处三省交界点,处于枢纽中心地带,应大力发展旅游业,规划好三省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旅游配套和枢纽作用。而发挥枢纽作用的内驱力是其厚重的人文基础。

3 结 语

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打造中部明星小城镇的目标,笔者建议将处于三省交界的小池镇发展定位为:商业物流小城镇、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小城镇、生态文化旅游小城镇及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小城镇。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海鹏,曲婷婷.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家庭经营模式创新[J].经济学家,2014(8).

[2]山丹.基于城乡统筹视角下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3).

[3]许明.小城镇主导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

[4]陈继宁.美国发展小城镇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5(5).

[5]金钟范.韩国小城镇发展政策实践与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4(3).

[6]黄汉权.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4(1).

[7]顾文选.中国城镇化的战略问题[J].城市问题,2008(3).

上一篇:凯拉索斯电影公司售后回租税基评估的争议 下一篇:对重庆市农林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