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地方基本思路探析

时间:2022-10-09 05:27:00

高校服务地方基本思路探析

[摘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服务地方,是高校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服务地方,是高校肩负的使命与面临的发展机遇,是高校办学的基本理念。高校服务地方,重在创新。

[关键词]高校服务地方基本思路创新

服务地方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大学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服务地方,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是高校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推动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 服务地方,是高校肩负的使命,又是高校面临的发展机遇

服务地方,是高校肩负的神圣使命。目前,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兴衰、强弱,既取决于经济实力、政治实力,也取决于科技文化实力。一方面,科技文化实力的提升,无论是知识、技术等智力因素的提升,还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审美观等精神因素的提升,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尤其是要通过高等教育的引导来实现。另一方面,各国在其发展战略中,都在努力探索科技文化、教育与经济有机结合,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与途径,加快科技文化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抢占知识经济的制高点。这些都说明,作为观念、智慧、知识、技术人才之源的高等学府,在提升综合国力竞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服务地方,也是高校推动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在高校新一轮创业的大好形势下,如何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用好用足机遇来发展自己,是新世纪摆在每个高校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而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而更好地获得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各界人士的支持,则是高校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在承担完成服务地方使命的实践中,可以了解市场的需求,可以从中发现自身发展的机遇,挖掘发展潜力,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发展融合在一起,获得地方的大力支持,从而抢占事业发展的制高点,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 服务地方,是高校办学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

服务地方,是高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创有特色的发展道路的重大抉择,也是学校的基本办学理念之一。它具有深刻的内涵:

高校服务地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进行了阐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告诉我们,以人为本,就是以全体人民为本。这一论断,既体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最高目标,又强调了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既显示出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充分注重,又突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高校服务地方就是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充分利用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图书仪器设备,以人才和人的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水平,充分发挥人的无限智慧和创造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

高校服务地方,必须坚持统筹协调。高校在服务地方的实践中,促进社会各子系统之间有序联系、协调一致,而使社会大系统在运动中不断保持良性循环的活力与生机。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发展,解决区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尽量求得均衡发展。高校在服务地方的实践中,要了解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在观念、智慧、知识、技术、人才上的潜力与优势,在人才培养、重大科研项目、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龙头和协调作用,围绕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调整科研方向、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把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领域,促进教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推进教育经济的发展,创建学习型社会。

高校服务地方,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高校在服务地方的实践中,要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高校服务地方,不仅要搞带来现时效益的教育、科技、文化服务项目,也要搞那些具有长远效益的服务项目。任何服务项目的开展,都必须坚持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相统一,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相统一,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高校服务地方,还要发挥高校人才信息中心的优势,吸引海内外高层次科研与管理人才,建立新型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创新和创业的良好氛围,培育孵化高科技企业,转化高科技成果。在高校服务地方的进程中,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 高校服务地方重在创新

1、目标创新:社会进步发动机。高校以成为社会进步发动机为己任,要成为支柱产业所需要的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一个重要创新源和辐射源,成为知识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力量,成为高水平政策咨询、软科学交叉研究的智囊机构,成为全面提升地方综合竞争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实现这样的目标,一方面要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地方的发展之中,走有自己特色的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进程的、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加大培养力度,在培养“创新性、综合性、复合型”人才上下功夫,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

2、组织创新:创办大学科技园,构筑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办大学科技园,是整合高校与地方官、产、学、研、资、贸等方面的资源与优势,转化科技成果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科技园里,高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新思想、科研成果、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社会各行各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政府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土地、政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同构筑科技成长转化新平台,吸引、聚集、扶持、鼓励、调动各方积极性,兴产创业,转化科技成果,孵化、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实践中,高校又要重在通过孵化高科技企业、建成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目标。

3、体制创新:有限公司制企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从成果项目的选择到成果转化方式和转化主体的选择,都必须按市场规律来办事,其运作的形式必然是有限公司制,才能使政、事、企真正分开,摆脱行政等非经济的干预。这样,由市场选择的项目,才是有转化价值的项目;由市场选择的转化方式,才是最适合转化项目的方式;由市场选择的转化主体,才是最适合转化的项目主体。比如,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官产学研资互动会议,投融资项目现场,投资人项目点评与科技企业融资策略与方式“讲堂”;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产学研工作会议,介绍产学研合作成功事例,企业技术难题,高校科技成果和技术资源等;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高校产学研工作交流会,探讨和交流实验室、研发中心科技资源如何与市场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步伐等等。地方与高校互动共同促进完善高校服务地方的体制创新。

4、政策创新:鼓励横向合作,促进成果转化。为了调动本校教职工开展横向合作科研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争取更多更充裕的科研项目资金、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各高校应根据本校校情和当地经济、社会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如股权激励、工作量减免、编制保留、职称聘任、风险资金资源支持等多方面的鼓励与扶持措施,充分发挥人才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作用,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途径创新:多渠道全方位服务。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齐全、文理工交叉优势,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服务地方创新。比如,承接软科学研究项目,为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的规划、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增强其决策和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其组织管理水平、执政能力。又比如,参加区域经济研讨会,在广泛调查研究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系统工程等科学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为地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思路、科学发展举措等,出谋献策。

参考文献:

1、.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4.5.

上一篇: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