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报在教育领域中如何合理应用

时间:2022-10-09 05:14:45

手机报在教育领域中如何合理应用

自2001年《扬子晚报》推出“扬子随身看”短信新闻后,手机报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传统报业跻身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目前,手机报在承载内容、呈现形式、运营方式等方面均有了突破性发展,并在重大事件的传播和报道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近几年学界竞相研究的焦点。

与传统报纸不同,手机报的创办主体不再单一,而是由内容出版商、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三方共同构建。简言之,手机报就是依托手机媒介,利用WAP和短信、彩信等新技术,将传统媒体或网站的相关内容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户通过手机即可阅读所需要的相关内容,实现信息价值的提升。

古往今来,众多的名人专家对教育的目的均有过概述。在此,笔者认为教育的目的主要由以下两个层面构成。

教育应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育人”。教育通过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传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稳固政治秩序,并使人与社会在这种稳固的政治秩序中得到和谐的发展。在经济方面,教育则通过“为经济发展的各部门提供一支有足够数量、较高质量和搭配合理的人才队伍”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应加强文化的传承

教育是一项代代相传的活动,而教育的元素却在传承中不断变革和发展。不管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内容,都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会通过各种载体和手段,选择、传承、创新、促进着各种各样的文化――通过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了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性;通过横向的文化借鉴吸收表现了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性。

手机报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优势

手机报因其技术性、时效性、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有着传统报纸无法比拟的优势。笔者认为,在教育领域中合理地引入手机报,能够加强教育功能和教育目的的实现,能够加速人类的发展,推动人类文化的传承。

(一)能够加速人的发展

1.能够在共享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加速人的发展。

手机报可以利用报纸、电台、自有服务厅、短信、彩信、WAP等多种渠道向广大客户传递信息。手机一般又是用户随时、随身携带的,所以,手机报中的信息也能第一时间为用户所知晓。而且,手机报所发送的是多媒体数据包,它包含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可涵盖4开8版报纸的全部内容。这样,用户可以充分调动视听器官,实现对新闻的多维阅读。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成分复杂,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远,这必然造成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尤其是西部的一些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如果能合理地发挥手机报的作用,把教育信息资源及时发送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甚至是每一位学生或者家长的手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这对改善落后的教育状况大有裨益。

2.能够在“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下加速人的发展。

传统报纸的一大弊端是缺乏与受众之间有效、即时的互动,其信息的反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时的,极大地影响了传播的效果。而手机报兼具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点,其信息传输是双向的、及时的。用户不仅可以接收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发出信息,可以与手机报的编辑进行有效的互动,传播者和受传者也可以不断交换角色,真正体现信息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传播。

将手机报引入教育领域,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客观上提高了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促使教育工作者良性、有序地进行学习、交流,共享经验和成果。这为发达城市及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关注教育发展的人群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组成多元化的网状“教育共同体”,切实借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的发展。

(二)能够推动人类文化的传承

1.能够作为文化保存的良好载体。

手机报的制作背后一般都伴随着信息资源库的建立。信息资源库的建立有利于记录历史、体现时代精神、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将手机报引入教育领域,建立“教育资源信息库”等教育信息网络平台,有利于传承各个地区、各个阶段的教育成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新的载体,有利于促进区域教育的繁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2.能够加快文化传播的速度。

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文化的传播。手机报采用的是点对点的传播方式,手机的信息到达率几乎可以达100%,这使得手机报的信息产品比传统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产品更容易传播到受众当中。此外,手机报在传递过程中,信息渠道的噪音系数较小,更容易达到快速传播和有效传播的效果。

在教育领域中手机报如何合理应用

随着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手机报迎来其发展的春天。将手机报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另一条可供选择的良好途径。如何促进手机报与教育的融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笔者认为,在教育领域中合理应用手机报,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把握受众人群的心理特点

目前能够收发多媒体短信的手机,一般一个屏幕只能显示200字以内的汉字,要想看完一份手机报,读者需要翻阅十几页,阅读起来较麻烦。此外,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在3秒钟内只能记住不相关的7个符号。因此,为了使学习者掌握更多的知识,在短暂的时间内,更应该传递的是相关性较大的信息,且信息的发送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让受众受扰而心生厌倦。因此,手机报内容的编订必须根据受众人群的特点进行设定,发送的时间也应该有所讲究。

(二)应注重内容的选定

要使手机报具有生命力,要注重其内容的选择。面向教育工作者传递信息的手机报,要求编辑人员拥有丰富且实用的教育信息,以满足不同教育工作者的个性化需求。手机报的内容必须高质量,使教育工作者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的内容。因此,编辑人员必须利用各种途径,竭尽所能地搜集相关的教育信息资源,并对所收集到的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分类、筛选、整理,使手机报充满生机。

(三)应积极搭建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平台

与传统报纸的宣传方式不同,面向教育工作者的手机报,更应注重与受众的交流。与其他类型的手机报相比较,教育类手机报面对的人群大部分为教育工作者。教师的专业及素养提高的要求,需要为其营造一个互通的平台。教育类手机报应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教育者提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这既能满足教育工作者自身发展的要求,也能够利用这一平台扩大受众人群,提高手机报自身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出版社数字出版发展阶段及对策 下一篇:方正电子“数字出版创享之旅”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