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操作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手段

时间:2022-10-09 04:34:24

实践操作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手段

摘要:实践操作作业是初中数学作业必不可少的补充,它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启迪智力、形成牢固的模型印象、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践操作;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07-01

操作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被数学教师广泛认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可以促使他们的眼、手、脑、口并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之上,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数学要领的理解,帮助他们掌握有关的数学原理,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操作活动,能够启发学生更快地发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提升学生素质。

一、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促进自我发现

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问题情境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其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去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发现学习方法。一些数学现象看似很简单,但是要说说清楚,让学生理解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如:三角形是有三条边组成的,但是否任意三条线段都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要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探究这一问题并不容易,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这就显得很简单了。让学生事前准备2cm、3cm、5cm、6cm的小棒各一根,让学生摆摆看,是不是任意三根首尾相连接都能摆出三角形?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四根木棒只能摆出两个三角形。因为用四根木棒首尾相连接摆三角形共有四种情况:①2cm、3cm、5cm;②2cm、3cm、6cm;③2cm、5cm、6cm;④3cm、5cm、6cm.学生在动手操作发现③、④可以摆出三角形;①、②则不可以。然后让学生把木棒转换成线段,再用圆规、直尺来画一画、量一量,哪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哪三条则不能。由于有了实际操作的实践感知,学生很快会发现,三根小棒中较小的两根和不大于最长的第三根,就不能组成三角形。并总结出一般规律: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比如“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都是利用拼图、作图等多种探究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从直观的几何图形感知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让学生在操作中互动,促进合作交流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师生互动,学生之间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除接受性学习之外,要求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有充分时间与空间进行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探测、验证等活动过程。在教学“平行与旋转”内容的时候有这样一道题“用一张半透明的薄纸,覆盖在画有任意AOB的纸上,在薄纸上画有与AOB重合的一个三角形。然后用一枚图钉在点O处固定,将薄纸绕着图钉(即O点)转动一个角度45°,薄纸上的三角形就旋转到了新的位置,标上A'、0、B',我们可以认为AOB旋转45°后变成A'OB'。问在这样的旋转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展开小组协作学习。在活动过程中,由于AOB是任意的,旋转的方向也是由学生自己定的,所以得出来的图形是各种各样的,作为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及时对学生的各种图形作出正确的评价呢?只要学生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体验感受图形旋转的主要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并根据图形的运动变化,能够得出原图形经过旋转后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课堂教学中一系列的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的“做数学”过程,充满了学生对数学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有顿悟的欣喜,有困惑的焦虑,有受挫的沮丧,有尝试失败后的痛苦,当然也有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丰富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三、让学生在操作中猜想,促成类比思维

看到“铁锹铲地”产生联想类比,从而改进了建筑工地上的抓斗机。通过操作猜想进行类比,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类似或是相同的特点,猜想出它的类似或相同的规律或性质的一种数学方法。在教学等腰梯形的性质“同一底上两个底角相等”时,完全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学习等腰三角形性质时的方法:先让学生观察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后联想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情形,用量角器测量、对折重合等方法,从而通过“类比 -- 猜想”来得到等腰梯形“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又如,学生学习“等腰梯形中位线定理”时,只要让学生一操作,马上会回忆起原先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的情形,从而促进新定理的学习。教学中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体会“观察 -- 联想 -- 类比 -- 猜想”的思想方法,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让学生在操作中猜想,促进直觉思维

初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性质、判定等知识,对于正处于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转化的初中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让它们通过观察具体图形或实物模型和动手实验,根据自己的观察实验,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猜想,对加深学生认知与促进学生的直觉思维是相当有益处的!

例如,教师在讲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对两个底角的关系进行猜想。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反应马上得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在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声中,学生们跃跃欲试,又通过动手操作:有的拿出了量角器来进行测量,有的通过对折来看这两个角能否重合……很快他们就找到了验证自己猜想的方法,并自然而又深刻地掌握了这一性质。又如新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学生们在了解了“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之后,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看一看”的操作来猜想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与测量得到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并饶有兴趣地进一步推理论证该定理。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着知识本身的魅力与内心的喜怒哀乐,同时又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操作情境,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动手操作为基础,以体验乐趣为动力,以猜想为翅膀,飞向更广阔的蓝天。鼓励学生参与学习、体验学习,从而获得成功之后的满足与愉悦。让学生们真正自主地、快乐地学习数学!

上一篇: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感悟 下一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