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教学

时间:2022-10-09 01:51:38

语文教学中的优化教学

语文教学是门创造性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分析,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认知规律的把握,把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本身渗透了教师对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独特观念。教师要想方设法更好地贯彻教学意图,提高学习效率。由于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则必然会有一部分“后进生”出现。我们现在倡导的素质教育即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一方面,要把成绩差的“后进生”进行转化,使每位学生都不落伍;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优秀学生的进一步提高和继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进行优化教学。

一、优化教学过程

(一)优化课堂教学

1、优化导入。中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转变的过渡时期,他们基本具备了成人特征,但还不十分完善;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对趣味浓厚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记忆深刻。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堂导入就应首当其冲。如,讲《黄河颂》一课,让学生搜集与黄河有关的诗句通过工具书和读课文理解, “颂”有什么含义,“颂”什么呢?课文是怎样歌颂黄河、赞颂黄河的?

2、教师讲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方面尽量放心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孩子们自由活动的乐园,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要充分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打通学科的界限,实现综合性学习。讲课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力争把基础知识讲透、讲细、讲活,使每一位学生每一堂课都能听懂,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基础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讲《黄河颂》一课时,把如下问题分类提出:

a.为什么把“黄河”比作中华民族的摇蓝?

b.为什么在演唱前安排一段朗诵词?

c.诗歌最后两句为什么重复?

d.诗歌用“啊,黄河”把赞黄河分为三个层次。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说它有“千万条铁的臂膀”?

e.在赞颂黄河之前为什么还要“望”黄河呢?

f.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优化考核,及时评价

对学生进行一个学习阶段的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老师检验自己教学情况的一把尺子。组织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考试可以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所以,我们组织的每一次考试,老师对学生的答卷都要作出详细地分析,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都必须达到要求的质量;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组织补考,我们不要求考前的满分,但考后每个同学必须达到满分。

二、加强课外辅导

因为教学科目内容较多,知识点也多,知识的系统性很强,教师在讲课时,免不了有些小的遗漏,及时进行课外辅导可以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完善的补充作用。作为教师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优等生的,不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两极分化、分层并存的现象。正如孔子的三千弟子中,圣贤者也只有七十二人。那么是不是后进笺智商低于优等生呢?美国学者罗森塔尔等人的实验清楚的说明,即便是学习很一般的学生,只要像古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期待他雕塑的少女变成真人那样去期待后进生进步,差等生是完全可以变成优等生的。所以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尤其是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改变“差等生”非常重要,所以课外辅导不容忽视。

三、实施小组教学

教师把全班学生根据学习成绩的不同,搭配起来,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每个小组中开展以先进带后进,以先进帮后进,以后进促先进等活动。对于基础知识薄弱、底子薄的学生,要求他们紧扣课本,狠抓基础。对于课本习题,要求做到举一反三熟练掌握,并通过课外时间进行基础知识讲解,个别答疑,补缺补差。通过提问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这一层次的学生最后的学习力争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对于以掌握基本知识,能力一般的学生,强化基础知识,要求这类学生对教师课堂所讲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解题时着重思路的清晰和规范化的训练,阅读课本时,着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及比较,进一步提高解题及分析问题的水平。对于有较强钻研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成绩优秀的学生除进行一般的教学规范外,还满足他们更高要求,给他们更多时间阅读资料、思考问题、解较高难度的阅读分析题及探索性实验,以使其智育在运用和活化中得到巩固充实和提高。各小组之间通过解题、答题竞赛以及考核评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一门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学科。

实践表明,运用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上一篇:浅谈文言文教学需要重视的问题 下一篇: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