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其防范机制研究

时间:2022-10-08 11:43:40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其防范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055-01

摘要:本文对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 投资 科学性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对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1、资金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消息,2005年上半年,169家中央企业中净资产同比增长不足1%或下降的有69家,资本积累严重不足;过度负债的有52家。不少企业流动比率不足国际警戒标准(200%)。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达80%以上。还有的甚至超过100%。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中国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2、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2005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1.42万亿元。占流动资金的36%。在全部中央企业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金比重超过50%的有37家。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声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二、中国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1、企业的理财活动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中国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中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3、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中国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

4、企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风险意识任何系统的运行,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企业的理财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受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还不能在更大程度上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笔者认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准确、及时地识辨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讲,企业财务风险的识辨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运用“阿尔曼”楱型建立预警系统。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

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趋势的恶化来进行预测和监控。通常,按照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及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能力的大小,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主要有:①现金债务总额比。它等于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负债总额。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②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③资产净利率。它等于净利润除以资产总额。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④资产负债率。它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

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一环。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2、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①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比如参加社会保险)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②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③可以在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④可以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还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各部门要明确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及被赋予的相应权力。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上一篇:汽轮机油膜振荡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 下一篇:汽车手动空调和自动空调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