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航天产品化工程的科技队伍配置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08 09:52:03

基于航天产品化工程的科技队伍配置模式研究

摘 要:根据航天产品化工程要求,科技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基于型号任务驱动的人员配置模式。本文从产品化工程对于型号研制科技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出发,分析了研发产出活动类别及相应的队伍职责定位,提出队伍发展通道建设思路,明确了推进科技队伍分类配置实践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产品化工程;科技队伍;配置模式

产品化工程要求逐步构建型号与产品并重的科研生产体系,形成一套满足型号高强度研制交付需求的、适应未来产业化发展要求的组织、研制和经营新模式。转变传统的基于“任务驱动”的科研生产方式及科技队伍配置模式,适应型号研制任务加重和客户需求转变。

一、产品化工程对于型号研制科技队伍建设的要求

根据产品化工程要求,采取以专业产品选用和系统集成创新为核心,以型号研制项目管理为主体的模式。建立与型号研制并行的专业化的产品开发队伍,系统规划队伍发展通道和配套机制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提升资源调配能力。

二、基于研发产出活动的专业化队伍配置思路

1、明晰型号线和技术资源线的配置关系,实现产品开发与型号项目队伍分离。突出型号线的产出,突出技术资源线的专业。型号线对产出和质量负责,而技术资源线对技术积累和人员培养负责。型号研制按项目方式运作,实行人员配的矩阵管理。对于基础成熟公共平台的型号,采用“弱矩阵”项目管理模式,将从事技术和产品开发的资源线科技人员从型号项目队伍分离出来。对于新研的、技术复杂的型号,可采用“强矩阵”项目管理模式,配置完整的型号项目队伍,并按型号研制阶段动态调整人员配置。

2、区别管理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实现技术预研与产品开发队伍相对分离。技术开发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以及部分无产品平台的定制项目的技术开发,强调组织自主研究并掌握业界的成熟技术,构建技术平台,发现新的技术增长点;建立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划,形成核心技术以主动引导客户,并在技术上领先竞争对手,同步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以技术研究或承接技术攻关作为资金或利润来源;为核心产品提前提供成熟可靠的技术。

产品开发主要包括平台开发、内部共享模块及平台产品开发。产品开发强调立足于市场需求,要求准确、快速、低成本和高质量;以成熟技术和平台快速、低成本地满足客户的要求;在周期、成本和可靠性以及可生产性和可保障性上领先对手,在市场和财务指标上构建核心竞争力。

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的任务目标不同,技术开发着眼于技术和原理研究,而产品开发着眼于客户需求和产品质量。科技队伍建设鼓励加强技术预研和通用产品开发队伍配置,避免大部分科技人员在解决型号具体问题投入经历多,在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将缺乏内在动力,从事通用产品、共用模块研制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3、提高验证测试工作专业化,实现验证测试队伍与型号项目队伍相对分离。组建专职队伍,转变设计人员研发、设计与测试全程参与的职责分配模式,从重复性、程序化的测试工作中抽离出来;组建面向产品的,而非面向型号的测试队伍,强化测试设备的通用化、测试方法规范化、测试功能集成化。加强测试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保证对测试技术和方法研究工作的时间精力,转变开发设计人员更注重于产品本身设计,忽视测试系统设计的问题。

三、科技队伍职责定位和通道建设

1.科技队伍职责定位。新模式改变了型号系统、分系统与产品研制的接口和责任关系,从型号队伍中释放单机型号设计人员并集约配置,重新调整验证测试工作的活动分配,各支队伍主要职责如下。

型号项目队伍的主要职责是以型号产品为核心开展的工作内容,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型号技术指标,完成跨产品或跨领域集成的总体方案设计,分解任务指标、参与技术方案评审、产品验收和交付。

产品开发队伍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开展新产品开发、更新换代产品研发和引进产品的国产化,并进行成熟度培育,并负责管理产品的核心技术,组织制定产品技术方案;按不同产品层次将发明、创新、研究和开发取得的技术成果、试验品转化为质量可靠、可稳定重复的货架式产品;根据型号研制任务要求,从技术货架上选取成熟技术,准确、快速、低成本地形成产品,并承担产品型号规划、新产品开发、产品成熟度提升等相关工作,为无共享产品或模块的新项目定制产品,组织开展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预研队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先进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探索、研究与攻关,负责新产品发展路径规划及其应用技术开发,以形成技术和产品储备;依托重大背景型号项目,从事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课题研究,负责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工作。

验证测试队伍的主要职责是主要负责测试与验证的工具、样例和环境开发,承担型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装配、测试、集成测试技术及故障诊断等工作,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技术参数、发现潜在质量问题。

2.科技队伍通道建设。基于专业化的队伍配置模式,人才发展通道以产品研发为主线,通道共设为六级,产品开发队伍由产品总设计师、产品副总设计师、产品主任设计师、产品副主任设计师、主管设计师、设计师构成,并划定职位晋升发展和队伍间人员流动规则。产品开发队伍新入职设计人员,需要熟悉技术方案和产品性能,优先从事产品测试工作,期满后再承担产品开发设计岗位;产品副总设计师原则上要求具有型号主任设计师或主任工艺师任职经历。产品开发队伍也是型号项目队伍总体设计师和主任设计师的主要人才输入来源,型号主任设计师和型号指挥原则上要求具有产品副主任设计师任职经历。

四、推进科技队伍分类配置实践的核心任务

1.强化任职资格管理,构建基于专业的发展通道。以任职资格体系建设为基础,系统地构建技术队伍发展通道。强调以专业为主线,以加强专业或产品领域人才的培养、储备和选拔为导向。通过明确各职层的关键活动、任职条件,对科技人员进行等级认证和分级聘任,体现研制工作的层次性。明确个人发展的职位经历要求,形成跨队伍的流动规则,强化系统级工程师的培养,为队伍配置奠定基础。

2.基于产品工程流程重组,推动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模式转变。结合产品工程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优化,以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稳步推进型号项目队伍与产品队伍分离,梳理并明晰型号研制中的产品技术方案决策、协调和状态控制的责任,新技术、新产品在项目中应用的审定责任,产品平台建设责任等。以薪酬导向为手段,逐步建立起导向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价值贡献的薪酬激励机制,鼓励具有高技术水平的型号设计人员更多地从事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投入。

3.明确责任,完善评价与考核体系导向作用。根据型号项目管理责任,明确项目管理在总体和分系统集成研制、产品选用的职责与权力范围。强化项目经济责任,增强人力资源使用责任意识。引导型号项目关注重点的转移,将从目前的事无巨细转变为重点关注型号系统平台建设。根据产品供应单位的责任调整,进一步明确产品交付责任、产品质量责任、产品保障责任。建立对产品供应单位各技术资源部门的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强化技术资源部门关注平台建设和知识积累,提升技术和产品成熟度;关注提高专职从事技术开发人员比例,提升科技人员任职资格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周辉.产品研发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71-177.

[2] 袁家军.航天产品工程[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1:51-60.

[3] 郝照平,曾东,赵新国.大力推进产品化工作 打好火箭百发批产基础[N].北京:质量与可靠性,2012:1-5

上一篇:河北省健身气功练习者练功的基本特征分析 下一篇:高原训练对高水平残疾田径男运动员血象指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