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天空

时间:2022-10-08 08:59:56

心灵的天空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或亲戚抚养管理的未成年人。这些儿童的父母在外拼闯谋发展,由于时间、距离和经济等因素的困扰,他们对自己孩子在校、在社会的表现缺乏了解、很少过问,甚至有部分家长不知孩子在哪一年级哪个班,更不用提了解孩子老师的姓名及孩子的表现了。这些儿童因长期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成长,形成具有个性化、自卑、逆反、封闭等不健康的心理,对他们的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今教育一个比较突出的课题。心病还须心药医,找出“留守儿童”的心理缺陷及成因,并适时、适当地加以引导,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及成因探析

古希腊哲学家希波格拉底曾说过:“了解人怎样得的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必须先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找出他们的心理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转化工作。

我校虽地处大竹县城,但在我校就读的农村孩子也比较多。其中,留守儿童1561名,占学生总人数的17%,双亲都外出打工的学生1236人,占留守儿童的79%。因此,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健康成长,对学校的发展、家长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我校心理咨询室的调查表明,多数留守儿童在上级领导、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监护人的共同关怀下,心理健康、发展良好。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家庭处境,能和其他同学友好交往,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锻炼上,遇到难题能主动寻求帮助,遇到自己解不开的心结能坦然找心理咨询师咨询。但仍26%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表现在:

1、心理问题严重:有部分留守儿童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遇到烦心事或困难会闷在心里。

2、性格出现扭曲:有部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脾气暴躁,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他们在家常和代为抚养的监护人发生顶撞,稍有不满意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

3、意志力薄弱,坚持性较差:有部分儿童在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留守儿童在受到挫折时,有4.7%的孩子感觉生活没意思。

留守儿童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可能影响到一批人,将来对家庭乃至社会将产生不良后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

1、亲情的缺失。家庭是青少年成长期间的避风港,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懦弱、性情孤僻、行动粗暴,缺乏同情心。据心理咨询室的调查显示,60%的留守儿童家长半个月或一个月和孩子联系一次,10%平时很少联系,只在过年过节时回家看看。很多“留守儿童”在学校期间,由于集体生活的温暖会让他们暂时忘却一些烦恼,可一旦回到家里,那种特有的孤独感就油然而生。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一些心理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2、监护人的溺爱或放纵。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到溺爱,走上另一个极端。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监护、父亲或母亲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其中以隔代监护为主,占所有监护人的55.7%;其次是单亲监护监护,占26.9%。单亲监护和同辈或自我监护类型的监护人压力最大,家庭成员的外出增加了他们的劳务负担,他们要承受照顾家人和从事更多农业生产的双重负荷。隔代监护下的儿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最严重,由于祖辈的年老、较低的文化程度,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过度溺爱或放纵。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够,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在心理等各方面的不良发展。

3、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不高,自我评价偏颇。“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往往会产生不成熟的“自我评价”。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便认为自己脑子笨;有些学生一开口说话就面红耳赤,结结巴巴,便认为自己表达能力差;有些同学见自己的独立能力不如别人,又由于没有主见,看不到自己独立能力差的产生原因,便自我认定自己生来笨手笨脚,因而苦恼、困惑,造成自信心的丧失,甚至自暴自弃。

4、学校教育的无奈。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健康心理、良好品性的外部动因之一。但许多家长有“反正子女交给你学校教育,你们给我教好就行了”的思想作祟,他们只看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家庭教育同样重要。有些家庭风、迷信风盛行,一些成人影碟保管不妥,有些大人不知其害,甚至让子女参与其中,严重地污染了子女的心灵。有的家庭出现了不该让子女干的、不该让子女看的、不该让子女听的,都让他们耳闻目睹,插手染指了,这些孩子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就暴露出一些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呵护,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呵护,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积极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他们树立成长的信心。近年来,西方的心理学家特别强调成就动机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看,赏识教育就是通过赞赏,使受赞赏者感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赞扬,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激励功能。处于青春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迅速增强,独立性越来越强烈,这是一种进步,应给予肯定。对留守儿童教育负有重要责任的人员,如老师、祖父母等,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例如,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讲课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讲授,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的重难点。做好课外辅导、查缺补漏,对这些学生的进步,要认真发现、总结,并及时表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2、加强家校联系,促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是一个网络,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学校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让务工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要认识到孩子读书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家长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而且应该提供心理、思想上的支持,应该鼓励子女与亲人、同学、老师交流,应该对子女保持合理的期望值。敦促一些家长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要敦促家长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在沟通时间上,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联系一次;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我们在调查中就发现,许多学生习惯通过书信、日记来抒发和宣泄内心感受。还要敦促家长主动和学校,特别是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保持经常的联系,以便了解孩子的动态。

3、办好“留守儿童之家”,让学生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学校开辟一片特殊天地,温馨、温暖、舒适的留守儿童之家。让这些学生学习之余,在这里谈天说地,交流思想,畅谈理想;让学生可以在这里上网浏览,了解精彩的外面世界;让学生在这里看电视看报纸看杂志,知悉天下大事;让学生在这里可以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向父母述说自己成长中的喜怒哀乐;让学生在这里,可以结识新朋友,寻求心灵蔚藉。总之,留守儿童之家就是学校提供给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学生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4、做好个别心理辅导,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服好务。学校心理咨询室应给留守儿童建立心理档案,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开展心理讲座外,还应做好留守儿童个别心理咨询工作。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把学生心理成长纳入健康轨道。

总之,我们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把爱的目光投向需要更多关爱的留守儿童,让他们心灵的天空更纯净,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让他们顺利成才,也让家长放心和社会满意!

上一篇:《对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研究》初期调... 下一篇:温州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