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因素

时间:2022-10-08 08:11:03

谈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因素

积极的心理情绪促进体育课质量的提高,高质量的体育课又能使学生心理更健康。

在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体质教育思想”、“技能教育思想”的影响,片面强调掌握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的目标,忽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目标;片面地强调体育运动的认知和身体练习过程,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与兴趣爱好。这些都是学生喜爱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甚至逃避体育课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建立和谐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学习目标与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非智力因素认识的不断深入,情绪价值在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新课标在谈及教学目标时,无论哪一学科,都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教学实践也证明,充分利用好“情绪与上课的关系”,教学质量就显著见效。所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一环。

学习情绪指对体育课的爱好,注意力的集中,有旺盛的热情与坚定的意志。怎样才能激发学习情绪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首先要使学生敬重老师,信任老师,亲近老师。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有充沛的精力。病态的教师怎么教体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病态的、萎靡不振的老师怎么振奋起学生的精神呢?你看电影里的打仗,连长手枪一响,“冲啊”,带头冲了上去,战士们便如潮水般涌上去了。所以体育教师要带头,注意锻炼和保养身体,早操要带头,平时衣着要得体且富有特色,保持矫健的运动员式的生动形象的体态。幽默风趣的语言,矫健敏捷的技术动作,以及对教学活动的全身投入的敬业精神,这些都会感染学生情绪,使之精神振奋,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说起敬业精神,这应是一个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是使学生亲其师的一个亮点。你没有实际本领,或者只会纸上谈兵,学生是不服你的。尽管现在的教师普遍高学历化(一般都是体育专业毕业的),但如果自己放松了对教学能力的巩固,退化到只会纸上谈兵,那就不行了。你是教书法的,必须写得出一手好字,而不只是教学生怎么写,自己不动手,不“显山露水”是不行的。你是教语文的,教学生写作文,怎样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用词造句等等,自己却从来写不出一篇作文给学生看看,这对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发是相当有限的。曾有一个体育老师,指导学生投篮,技巧讲得烂熟,学生说,请老师示范几手,这老师长久疏于练习,导致投篮命中率很低,学生的情绪怎能高涨呢?又有个体育老师,他读书时是体育爱好者,教学时也是体育爱好者,比如他教学生投篮,学生要他示范,他以优美的投姿,熟练的动作,连连投中,看得学生目瞪口呆,赞声不绝。他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了球友,这样的老师上课,学生的情绪怎能不高涨呢?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氛围属于环境范畴,环境对人的心境的影响,从理论上是来源于心理学的研究,从实践上是人们的经验形成的共识。比如,阴沉的天气,吵闹的环境,肮脏的场面,不和谐的群体等都可以造成人的消极心理——厌恶、无兴趣,沉闷、焦虑等。晴朗的天空,平整清洁的活动场地,井然而和谐的上课氛围,使人产生激情的特殊场景画面等都能使人产生愉悦、振奋、激昂的情绪。所以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除了考虑以上因素的扬长避短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强化这些氛围。比如课堂体育课(这种情况一般是下雨天),可以放电视、录像、幻灯片等,以这些媒体展示运动健儿竞赛的场面,那种勇猛顽强、优美矫健的运动姿态、高超的运动技巧,以及场外观众助威的情景,飘动的彩旗都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特别是领奖时的荣誉感更能激发他们为某个体育项目奋斗的雄心壮志。

三、挖掘教材的情绪因素,实施灵活新颖的教法

体育也是一门艺术,教材中必然蕴藏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大量的情、理、趣等要素,正等着教师去开发并进行再创造,作为体育课的精神美食。体育教学中,健美因素是首先要开发的。很多现象学生们平常熟视无睹,或习以为常,并没有特别的感受。这不能怪学生感官麻木,是教师未点石成金。比如,体育服装的设计上,服饰上的整齐美,服装颜色的搭配美,服装样式的矫健形态美,使穿上它的人也显得格外精神。教师可以对服装加以口头描写渲染,或让学生列队拍照留影,能给人以参加体育活动为荣的振奋感。又如体育课内容中,各种运动姿势的形态美,也很激动人心。广播体操开始了,那灵活多姿的动作,随着铿锵有力有节奏的喊操令,准确、整齐地进行。整齐的动作,整齐的响声,时而像大雁展翅齐飞,时而像鱼龙出海,时而像刀枪劲舞,时而像舒胸展臂,产生一样群体的振奋感和愉悦感。再如打乒乓球,小球在绿色的台桌上往来穿梭,似流星闪耀,运动员则伸肢展臂,左右开弓,时进时退,不仅使进行的人心情紧张而兴奋,就连观众的心情也与运动员同呼吸,共欢娱。再加上老师讲点当年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搭起了友谊的桥梁,就更赋予了这项运动的美感,给人以兴趣的激发与心绪的振奋。

总之,发掘体育课的心理因素,是上好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待于我们去开发研究。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树人中学)

上一篇: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下一篇:点击“问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