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语言课堂上慎用的三句话

时间:2022-10-08 07:35:19

跨文化语言课堂上慎用的三句话

【摘要】本文分析跨文化课堂上常用语潜在的文化内涵,从微观的角度讨论英、汉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语言;文化内涵;文化差异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of Most Often Used Classroom English

ZHONG L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3 most often used classroom English, and discuss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from micro viewpoints.

【Key Words】inter-culture, connotation, language, 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116-03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语言有着密切的影响”[1] 。Kramsch指出“当语言用于交流情景时,它一定会与文化发生多种复杂的关联”,“反映文化的真实性,使文化真实性具体化,并象征文化的真实性”[2] 。语言表现为显性形态,文化则通常为隐性形态。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其词、句等显性特征,而且要知道其隐性特征。这种隐性特征就是文化内涵。

语言的文化内涵往往不容易从它们的字面意义了解到。因此,不少外语学习者(包括部分外语教师)在使用哪怕是最常用的词句时,或由于不清楚其字面以下的文化内涵,或因为自身母语的影响势力太强,造成尴尬局面。

跨文化语言课堂上,在以下常用语句的使用中,这样的情况略见一斑。本文以英、汉语为讨论对象。

1应当慎用的第一句话-Of course

英语课堂上,我们常能听到,学生向老师提出“Is/Are...?”之类问题,中国老师往往会回答“Yes. Of course”。老师表达的是赞誉之词。得表扬的学生会为自己的领悟能力不错,而倍感自豪。

但在一次对外汉语课堂上,一位美国留学生受此殊荣后,脸,唰--就涨红了,显出非常不自在的神情。课后聊起此事,该留学生仍忿忿不平,说就算他提的问题很简单,老师也没有必要当着那么多同学,批评他故意扰乱课堂,让他下不了台。

经探讨才发现,汉语的“当然”≠英语的Of course。“Of course”,一般词典中只注释字面意思certainly或“当然”,不注明其文化内涵和使用语言场合,更不注明它在英语文化中有“明知故问”的贬义内涵。

该留学生解释,英语文化中,对别人提出的请教性问题,最好不要用Of course来回答,否则问话人会认为回话人把他当傻瓜。例如,A向B问路,“Is this the way to the cafeteria?”,B回答“Of course”。A再问,“Should I take the first right turn?”,B答“Of course”。这时,A认为B很不礼貌,就不高兴了。因为B老是以“Of course”作回答(言外之意是“你明知那个地方怎么走,你还来烦我!”)。这种情形下,B最恰当的回答应当是“Yes. You are right”。

该留学生将英语Of course中贬义文化内涵简单地替代了汉语“当然”中的褒义文化内涵。如果那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能了解到汉语“当然”和英语Of course的不对等,这个误会也许不会产生。

如何恰当使用Of course呢?别人请求帮忙,你非常乐意,而且要表达帮他是“责无旁贷”、“理所当然”的,可以说Of course;或者向别人描述有逻辑关系、必定发生的结果时,也可用Of course。

比如以上问路情景,A问“Can you show me where the cafeteria is?”B答“Of course”。

2应当慎用的第二句话-Do you understand?

这是中国英语老师常用的另一句话。当讲解告一段落,老师多喜欢加上一句:“Do you understand? ”之类。可对英语本族语人士而言,这句话的文化内涵是“对牛弹琴”。和“简直比猪还蠢!”没太大差别,不过比较委婉、动听罢了。只有最粗俗,最没教养的人才会这样问。它是对人最基本智商的挑衅。

这样的问题对英语本族语人来说,的确很尴尬难堪,但在中国人看来,却是习以为常的。因为,汉语“你懂了吗?”并不带英文Do you understand?的贬义。一般情况下,老师在课堂上问“懂了吗?”,只是想确认一下学生对刚刚的讲解是否理解透了,该继续往下讲解,还是该给学生时间消化整理。

在上面提到的那个对外汉语教学班,我做过一个小小的口头调查。那些英语本族语学员最讨厌授课教师的一句口头语就是“你懂了吗?”英语中,老师用来询问学生是否理解所讲的内容,这样的句子很多。比如说,外籍教师常说“Did I make sense?”“Did I make myself clear?”,即“我讲清楚了吗?”这样,即使学生真的没懂,听上去老师是把过错归咎给自己。学生不理解是当老师的能力有问题,水平不高,解释得不到位,而不是做学生的理解能力低下。这样的做法更合乎Brown、Levinson[3]和Leech[4]等关于语言礼貌原则的语用学理论。

即使,对那些实在差得出奇的学生,外教们也会非常谨慎的选用诸如Can you follow?,Catch me?或者Are you on the same page with me?等较委婉的字眼儿。

3应该慎用的第三句话-I know

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当要表达对老师的讲解或要求清楚了、明白了的时候,学生们喜欢使用的一个句子I know。

可是,在外教的课堂上,说I know可千万要慎之又慎。外教讲课中,如果学生一边点头,一边不停地说I know. I know。那个外教一定会被气得半死。因为外教不会认为,学生是在说“我明白了,”他会以为学生在告诉他,“我早知道了”、“我早明白是这么回事了” 。这里,“我早知道了。”“我早明白是这么回事了。”就是英语I know的文化内涵。

想想,作为老师,站在讲台上,辛辛苦苦地讲了一、两个小时。而讲台下的学生,却一个劲不停地对说,“讲什么讲,你讲的东西,我们早就知道了。”你会做何感想?这与英、美课堂中,学生对老师不住地说I know. I know.的效果同出一辙。

在英语文化特点的课堂上,另一种情况也不能随便说I know. I know,即在小组讨论时。为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最后终于得出结论。半天不发言的你,这时,若冒出一句“I know”,小组的其他成员即刻会群情激愤,“你早就知道,你不说?害我们吵了半天,才弄出个所以然来。这不是成心害我们浪费时间吗?”

在这种场合下,学生要表示已经领会了老师或同学的意思,最恰当的回答莫过于I see. Got it.它的文化内涵才真正是:“这下我终于知道了”,或“我整明白了”。这时,就算不说I see,一边点头,一边em, em地回应也能很好地表达对他人意思的理解。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了语言交际能力四要素,即语法性(possibility)、可行性(feasibility)、得体性(appropriateness)和现实性(actually performed) [5]。其中得体性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能使用不同的得体的语言,它是直接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上述三种情况都属于不得体。学习外语,如果对这些常用语的文化内涵不甚了解,又如何在交际中做到得体呢?既然不得体,尴尬难堪“Of course”再所避免了。

这就要求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和学习者不仅应当注意“Of course”之类的字面意义,而且更应当注意它们的文化内涵,注意他们的使用场合与对象。

参考文献

[1]张安德、杨元刚 英汉词语文化对比 [M].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Claire Kramsch 语言与文化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陈融 面子、留面子、丢面子 [J]. 和 英语的礼貌语言 [J]. 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束定芳 试论Geoffrey Leech的语言观和人际交际修辞理论 [J]. 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Hymes, D. H.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J. B. Pride &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收稿日期:2007-09-29

上一篇:英语语言中的模糊现象 下一篇: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