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奥林匹克

时间:2022-10-08 05:27:50

电影中的奥林匹克

《奥林匹亚》――最具争议的奥运纪录片

《奥林匹亚》由《国家的节日》和《美的节日》上下两部构成,完整纪录了1936年德国夏季奥运会的盛况,是第部关于夏季奥运会的纪录片。此片因为与纳粹的天然联系,历来存在着众多的争议。才华横溢的女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也因为此片以及其它宣传纳粹的影片在二战后遭到众多诟病而息影多年。对于此片,有人认为它如同当年的奥运会本身一样,是被纳粹利用的宣传工具,因为它在拍摄过程之中得到纳粹德国宣传部门无限的支持,所表现的古典美学也具有纳粹的意识形态性质,也有人认为艺术就是艺术,不应该用政治的眼光去审视它,还导演本人以及影片以艺术的名分,因为影片确实将人体之美展现到了极致。在各方争论妥协之后,此片经过删减于1952年重新获得公映。正因为如此,这部旷世之作才不至于被埋没,而成为历来拍摄体育运动影片的航标和范本。

影片开头是一段叠化的蒙太奇场景,雅典卫城的残垣断壁在浓烈的光影效果中不断的变幻。就如走入了最古老的奥运历史,一个个静态的废墟犹如一塑塑展示力量与美的雕像。几个德国男女运动员雕像般的动作和真实的雕像之间不断切换。这明显地表达了奥运精神的内涵:“健康的躯体中蕴藏着健康的灵魂。”运动员在运动中如同雕像般的神,是美与力量的象征。紧接着影片展示的是奥运火炬传递仪式。笔者认为这场传递仪式的前半部分是搬演的而非真实的纪录,因为火炬从残破的雅典卫城出发,前几个持火炬的人都是的,赤条条的奔跑在荒蛮的废墟上与自然的海边。然后火炬手身上的衣服渐渐多起来,当火炬到达农村的小路边时,火炬手穿上了短裤。当火炬到达城市,火炬手穿上了整套运动服(此时的影片就是真实的纪录了),直至人声鼎沸的柏林大都市。评价纪录片的艺术性,并非只有真实纪录这一条原则,而是看影片是否完美地表达了所要纪录的事件。这段火炬传递虽然有搬演的成分,但是它表达了奥运会从历史的废墟中路走来,走进了文明世界,表达了一种文明的奥运精神。以后的影片大部分是纪录比赛的场景,单就体育纪录来说,的确显得冗长而略显枯燥,但是它真实的纪录了运动员比赛的一系列动作,尤其是用升格摄影拍摄运动员爆发一瞬间的动作、表情甚至眼神,真可谓将人体的运动之美表达到了极致。那缓慢犹如舞蹈般的动作、身体部分紧绷的肌肉、动作结束之后缓冲的弹跳、一脸期待瞬息万变的神情都令人称奇而欢欣鼓舞。艺术之于政治,犹如优雅遭遇了蛮荒。然艺术之花之所以长青,正因为它能不断的抛弃蛮荒揭示了美妙的优雅。此部影片正是这样身陷囵圄的走过荒蛮又现身优雅的,甚至至今关于体育运动的艺术性纪录片都无法超越它所达到的成就。

《火战车》――最经典的奥运电影

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美国影评人举行了奥运影片评选,名列第的正是这部《火战车》(charits of Fire)。影片由科林・韦兰特编剧、休・赫德逊导演,是一部迎合英国人对历史回溯的怀旧心理的英国影片。影片完成于1981年,获得了第5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乐四项大奖,同时还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影片根据真人事迹改编,片中人物充满奋斗信念和进取精神,在竞争和公平之间表现出良好的体育竞争精神,成为了既影响电影艺术又影响体育运动的经典。

一直以来关于此部影片的评论主要集中在片中的两位主角身上,这无可厚非,因为影片正是根据两人的真实经历所改编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主角之一的爱瑞克,他作为传教士的儿子出生在中国,比赛之后又回到了中国继续传教,最后死于二战日军的战,营中。他一生忠于自己的信仰,曾帮助过众多的中国贫民。而笔者认为这部影片是讲述了三个为了不同目的而奔跑的人,在不同的目的之下奔向同一个目标――奥运会,奥运体育精神由此得到彰显。亚伯拉罕是犹太人,深受种族歧视之苦,决心以赢得比赛来为家族和种族增光,所以他在影片中是最富于进取的个,他高傲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的心,给人一种用极度的高傲来填充自己缺乏自信的内心,爱瑞克是出生于基督徒之家,他的奔跑是为了上帝,所以他往往被看成天才,具有可以在短跑中即使摔倒也能超越别人的如神一般的信念而安迪这个和亚伯拉罕一起打破剑桥700年无人能破的短跑记录的人,既不是为了种族,也不是为了信仰,而是为了自己的爱好在跑,没有亚伯拉罕的急功近利,也没有爱瑞克坚定的信仰,就如影片中他对亚伯拉罕女友所说的那样,他只是很满足于眼前的这一切,可以说他为了自己爱好而奔跑。正是这些抱着不同目的而奔跑的人,以国家的名义站在了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相互鼓舞庆贺,使奥运精神和人性相结合,谱写了一曲奥运的人性之歌,遂成经典。此部影片的经典之处还在于它的音乐。这甚至是一部被人称为音乐重于影片内容的电影范本。在所获的奥斯卡奖项中就有最佳音乐奖。为本片谱曲的范吉利斯(Vangelis)可称得上是八十年代的电子合成乐的典型大师。他所谱写的《火战车》的主题音乐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以至于后来被反复在广告、电视以及其它电影中复制。音乐主题响起时,影片开场精神的象征之一。

《九月的某一天》――记录奥运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九月的某一天》(One day in September)出自英国导演凯文,麦克唐纳之手,于1999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此片尽管没有公映但历来受人关注,其主要原因除了影片本身的艺术魅力外,更为重要的是它尽可能真实的再现了奥运史上最黑暗的一天――1972年9月4日。这一天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二十届奥运会的奥运村中,巴勒斯坦名为“黑色九月”的潜入以色列选手居住区,杀害了2名以色列运动员,又劫持了另外9名运动员和教练作为人质。在同德国和以色列当局谈判未果的情况下,要求用一架飞机送他们和人质一起离开德国。在机场,与德国警察交火,造成2名德国警察、5名死亡,以色列人质则全部遇难。这一天也因此也被称之为“慕尼黑惨案”。

一个风景迤逦的小山坡上矗立着奥运圣火塔,早晨的光线映照着一个略带慵懒而高贵迷人的女人,她躺在孤立于山顶上具有欧洲华丽风格的床上,缓缓的醒来起身接过绅士味十足的侍者端上来的早餐,接着镜头转到了繁华而美丽的慕尼黑,忙碌的人群,清爽的建筑……影片这个梦幻般的开头尽情展现了慕尼黑的和谐与美丽。因为慕尼黑是德国的天堂,然而就如影片中所说的那样――“没有人会预见以后发生的事情。”影片通过两条线索并行的方式再现着当时的场景,叙述着这悲惨的一天。一条是美好和缅怀线索;另外一条线索则是罪恶和黑暗的生发。正如影片为两条线索配的不同音乐一样,美好与缅怀是激昂而温暖的,罪恶与黑暗则犹如野兽的蓄势待发。遇难教练的妻子面对镜头充满的悲伤,在政治的夹缝中得以逃脱的却冷静而骄傲。整部影片在两条线索之间交替发展着,虽然没有故事片那样的惊心动魄,但是在静态照片历史影像资料以及血腥场面和奥运会场的反复切换中张力十足。尤其是最终揭示出人质全部遇难之后的一系列回放式的快切画面,更能震撼观众的心扉,使人感 到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奥运史上最黑暗的日子,面对的混乱、政治、无措血腥、死亡是那么的真切,历历在目,犹如眼前。体育运动尽管情系着国家、民族的荣耀,但是依然应该是去政治化的,但是将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世作为政治砝码的事件比比皆是。西德政府为了给世界一个新的民主国家的形象而放松的戒备,借机潜入以扩大声势,德国政府以及奥委会冷漠的态度,致使所有人质罹难,为了躲避其它对德国的袭击,其政府又略施伎俩释放了抓获的。这一系列事件都是和政治挂钩的,就如影片中穿插的对慕尼黑原市长谈笑风生的采访镜头,和当时他在职时所发生的惨剧相比,讽刺意味极浓。可以说《九月的某天》再现的就是奥运政治化的悲惨结果。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中国第一部奥运题材的影片

“那是在解放以前,我们只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参加奥运会,他是个短跑运动员,叫刘长春,他是坐船到美国的,他的身体已经很疲劳了,他代表中国虽然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就是这一个人参加奥运会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以上是2003年总理在哈佛大学讲演《把目光投向中国》中说起的故事。200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配乐诗朗诵《百年圆梦》中,首先述说的也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一个人所代表的国家队。这一切似乎都在呼唤着这位中国奥运第一人的事迹走向大银幕。2008,奥运年,百年圆梦年,以刘长春为原型的影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终于喷薄而出。此片由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题写英文片名“The One Man Olymplcs”,你可以说这是一部励志片,也可以说是一部体育片,甚至可以说是一部传记片,但是它最大的光环还是来自于它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奥运题材的奥运电影。

影片从在东北大学短跑名将刘长春力克日本对手开场。在拒绝代表日本扶持的洲国参赛之后,躲避追杀,艰难进京,在少帅张学良8000大洋和赠送《关公单刀赴会图》的支持下,远涉重洋,孤身前往美国洛杉矶,轮船甲板上与美国人打赌获胜,赢得众乘客支持以调整航线,如期到达目的地,在海外华人的帮助下,站在了第10届奥运会短跑的赛场上。在这一条艰辛的奥运之路上,影片融入了亲情、爱情、友情。父亲修鞋时的叮嘱、发妻站台的送别、友人师长的支持与馈赠……他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甘屈辱,奋发自强的声音。影片运用了两条线索交叉叙事的手法,着重写的是刘长春参加奥运会艰难的历程。这个历程同样也是整个中国人的,中华民族的,饱含着数代中华儿女奥运梦想的艰难历程。最终,他代表了四亿中国人站在奥运赛场上,虽然壮志未酬,但是影片定格在他奋力拼搏的赛道上,引人深思,发人振奋,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人类追求更高、更远、更强的奥运精神的另一种体现。在2008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里,《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已经超越了它作为一部电影所表达的内容,而是承载了中国百年奥运梦想,激发国人奋力前行。尤其在其首映之时正处于汶川大地震的国难之际,对于民族、国家的鼓舞和励志之情可谓恰逢其时,尽管影片自身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遗憾,但是依然不会影响它青史留名。

上一篇:奥运,一只美味的法国可颂 下一篇:DV影像的美感